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探究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都要凭借语言。探究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操作、尝试、交流的机会,而且还会在探索玩乐、分享交流、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萌动幼儿探究兴趣,激活幼儿的求知欲望,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关键词】探究活动 促进 幼儿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133-02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都要凭借语言。蒙台梭利认为,要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教师就必须为幼儿提供一个使其能够自由发展的语言环境。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以在探索玩乐、分享交流、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萌动幼儿的探究兴趣,激活幼儿的求知欲望,拓展幼儿的语言思维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如何抓住探究这一活动契机,给予幼儿更多语言发展的机会呢?
一 透视童真,寻求真谛――在探索玩乐的兴趣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走进儿童心灵”透视童真,充分展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而学好语言的关键就是对活动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才会调动全部智慧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才会在探索玩乐的兴趣中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才会引发幼儿“爱说”的源泉,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如探索活动“搬水”。
我班探索区是幼儿光顾最少的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了解到,大部分幼儿都喜欢玩水,于是,我在探索区里准备一个装了水的盆,还有若干颜色鲜艳的毛巾、纸船和海绵。
这天,小亦和其他几个幼儿首先光临我精心设计的区角,显然,他们对那盆水、毛巾、纸船和海绵产生了兴趣,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再次走向他们时,看出他们有些无聊,于是我拿来一个空盆,笑着说:“孩子们,你们试一试,能用毛巾、纸船、海绵把盆里的水搬到另一个盆里吗?”他们目光相互交流了一下,响亮地答道:“好。”我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的动静,只见他们不停地在两个盆间跑动,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古灵精怪的小亦跑来拉着我的手说:“陈老师,好玩,您也来玩嘛”,“好”,我爽快地答道。随着“搬水”的次数增多,思思惊奇地发现,并大声地喊道:“快看,一舟的纸船漏水了,水撒了一地。”我马上问:“为什么纸船会漏水呢?”快嘴的东东不加思索地回答道:“一舟的纸船没有折好。”聪明的思思说:“不,纸船是纸折的,当然要漏水哟!”此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向他们提供了广告纸、报纸、白纸等不同厚薄的纸,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纸的秘密”。
探究活动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提供材料,满足幼儿玩水的愿望,让幼儿在玩中发展语言。操作中,教师关注了解幼儿的探索过程,看见幼儿有些无聊时,及时补充材料,提出新的要求,激活幼儿玩水的兴趣,让幼儿在“搬水”的互动中发展语言。当幼儿玩水兴趣转移时,教师又及时捕捉教育契机,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让幼儿在探究“纸的秘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这样,教师不仅给幼儿的探索活动指明了方向,倾注了新的活力,而且,让幼儿在探索玩乐、尝试交流的兴趣中,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 语言引导,把握时机――在探究交流的碰撞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探究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主要的学习和活动方式。认知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幼儿的知识建构必须由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来完成。”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适时介入,给予启发引导,而且,还要鼓励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同时,还应引导幼儿发现自己与同伴探究结果的差异,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从而引发幼儿“敢说”的源泉,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如,探究活动“神奇的车辆”。
探索区里投放了牙膏盒、香皂盒、纸杯、吸管等材料和工具,还布置了一个特别精致漂亮的作品展示台。幼儿想到自己的作品能放到那么漂亮的展示台上去展览,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来。噍!有的幼儿用纸杯制作小兔、熊猫、电话;有的幼儿用牙膏盒、香皂盒等材料制作“车辆”。他们个个都全神贯注地制作各自喜爱的玩具。突然,我听到幼儿的争论声,巡声而去,原来是瑞瑞和弘弘为制作车辆的材料而争吵。瑞瑞说:“用牙膏盒制作的车子,好看”,弘弘说:“用香皂盒制作的车子好看”。俩人相持争论,我见状立即介入,说:“你们俩人都开动小脑筋,设计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子好吗?”俩人相互瞧一眼对方,点头而去。
我留意观察瑞瑞和弘弘的动静。瑞瑞选择牙膏盒制作了一辆“公交车”。最后,选什么材料做轮子呢?他迟疑了一会儿。他先选择橡皮泥做轮子,在地上滑一下,掉了,不结实。用剪刀剪了四个纸板轮子,用小棒穿上,桌上滑一下,轮子没有掉,可滑不快,摇一下头,不怎么满意。最后,他向“百宝箱”跑去,惊喜地发现几颗算盘珠子,换上算盘珠,小棒两头用橡皮泥粘上,在桌上、地上滑来滑去,满意地笑了。
此时,展示台上日渐增多的作品吸引着幼儿的目光,他们对这一活动充满兴趣。恒恒与红红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营营制作好望远镜正向教室四处不停地张望,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望远镜放在展示台上。我见此情景,便引导幼儿进行经验交流。瑞瑞眉飞色舞地描述他的得意之作――“公交车”,同伴也认真地倾听,尽情地享受制作带来的乐趣。突然,弘弘手拿一辆警车跑来,幼儿的兴趣点又集中到弘弘制作的警车上,他们发现弘弘制作的警车特别逼真。他用香皂盒、烟盒、红陀螺等材料自制而成。由于幼儿都有制作车辆的经验,所以他们在赞扬弘弘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建议。琪琪说:“警车上面用吸管做两个无线电接收器。”阳阳说:“可以把门做成一个活动的,用橡皮泥捏一个人,好像司机坐在那儿开车”……等等。弘弘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修改了警车。而更多的幼儿又投入到新的制作中。
探究活动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种游戏活动。活动中,幼儿之所以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智慧,完全是因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了活动并发挥了其主动性,且在操作――尝试――分享的过程中教师特别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二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找到了介入点,较好地把握了语言引导的时机,使幼儿的探究活动得以深入,幼儿的语言随之得到发展;三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幼儿在探究交流、观点的相互碰撞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 材料摆弄,贴近生活――在童趣化的材料摆弄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材料是幼儿发展的载体。童趣化的材料不仅能给幼儿探究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赋予物化的材料具有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幼儿在摆弄材料中会情不自禁地与材料对话,引发幼儿“想说”的源泉。如,探究活动“瓶娃娃”。
探索区里摆放着几个形状奇异的护肤霜空瓶,瓶上端分别粘贴着幼儿的照片,就像一群可爱的小矮人,一旁的篮子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毛线。丹丹被有趣的小矮人吸引住了,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还情不自禁地用额头去碰一碰小矮人的头。“该做什么呢?”只见丹丹眨眨眼睛,点点头,“有了,秋天来了,他们该穿上漂亮的毛衣了。”丹丹开始为贴了好朋友的照片弘弘的瓶上绕毛线。给弘弘绕件什么颜色的毛衣呢?丹丹在篮子里挑了一个紫色的毛线,沿着弘弘的脖子一圈圈往下绕,中间还加了一段黄色和绿色。不一会儿,“毛衣”绕好了,她歪着脑袋笑眯眯地问弘弘:“你喜欢吗?”“喜欢,谢谢你”。得到同伴的称赞,丹丹很高兴,“洋洋,我也为你绕件毛衣好吗?”洋洋点头笑一下,“好,谢谢!”
探究活动是滋润幼儿生活的一种游戏活动。活动中,教师使原本无生命且有些单调乏味的活动材料,以拟人化的手段粘贴上幼儿的照片,使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而幼儿的语言、文明礼貌语言、非语言在绕毛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学习与再现。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幼儿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将材料物化,让幼儿自主摆弄,自我构建有益经验,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利用幼儿的探究天性和语言发展关键期,将幼儿的探究天性与幼儿语言发展进行有机地整合。透视童真,贴近生活,关注了解幼儿的需求,让幼儿在探究实践中自然地运用语言表述探索发现的过程与结果,从而激活幼儿的求知欲望,拓展幼儿的语言思维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