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进细节去“磨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进细节去“磨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磨课,是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高频词之一。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磨理念、磨细节。其中,课堂细节是磨课的重要环节,一般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语言、资源选用、板书设计、教师激情等方面。

关键词:磨理念;磨细节;激情

随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上精品课、上好课成为学校对教师的普遍要求,成为一个上进教师的追求。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要进行大量的课程研读,必要知识准备……磨课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因此,磨课,也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高频词!一大批教师在“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的磨炼中,积累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媒体资源等,有了这些成长记录,许多有思想的教师便撰写经验总结、教研论文、教学叙事等,使自己成为会讲(讲课)、能说(说课)、善写(写反思)的优秀教师。究竟如何磨课?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磨理念

这里指的是教师是否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课程理念。结合课堂,就是看教师是否走进了学生内心深处,是否走进了教材的本质。走进学生,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应该没有距离,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中来,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师生交融,气氛活跃。走进教材,要求教师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定位,对教材的内涵与外延了然于胸,既要深入领会教材本质,又要跳出教材教教材,辩证地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磨细节

1.磨教学设计,环环相扣

教师的备课,要依据《纲要》《课标》和教材,但是不能唯《纲要》和《课标》、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二次开发教材,要发挥出自我,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你的课堂有无穷魅力,让听课的专家、领导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找到有悟性的您”。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预设、问题及过渡语预设、板书设计等。同时,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还应该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有深度。教师能紧扣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能深度分析学生的学情,找到教材与学生的链接点,准确定位“学习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流程,恰当地选用教学资源。

(2)有新意。能跳出大多数人的思考模式,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来设计教学环节、问题和板书,让听课者能从中发现教师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和思维方式。但“新”的前提及最终目标是:能较好地体现学科教学特点。

2.磨教学语言,回味有余

教学语言主要是指一个教师授课语言的修养和艺术。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的投入,可以催开新花蕾,可以谱就新华章,可以铸造新辉煌。它像一根火柴,能点燃学生的希望,点燃学生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梦想。它似一把扇子,能把学生的激情扇起来,能把学生智能的火花扇起来。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我认为,在磨课过程中,要重点磨教师的过渡语、评价语言和问题设计。过渡语要承前启后,巧妙链接,简洁明了,一语中的;评价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如磁石般,让学生回味无穷;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表述准确、清楚,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问题的提出,不能让学生产生歧义。

3.磨资源选用,恰到好处

资源选用的作用应是辅助课堂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导致教师“围绕课件来进行教学设计、围绕课件的展示来进行课堂教学”,让课堂“见物不见人”,成了课件展示的交流会,学生的参与度大大缺位。所以,资源的选用应是恰到好处,必须要用的地方,有选择性地用,有针对性地用。资源的制作应力求设计精美,繁简适度,不宜过于花哨,以防分散学生注意力;资源演示,教师课前必须反复演练,做到能熟练地操作相关电教设备,准确地定位资源内容。

4.磨板书设计,工整优美

课堂板书,要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不宜太多太杂。课堂板书应做到以下两点:(1)内涵,真正让板书成为教学内容的“眼睛”,学生能透过板书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精髓;(2)美观,通过漂亮的造型和工整的书写,渗透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5.磨教师激情,张弛有度

课堂需要激情,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教师的激情,必须张弛有度。因为“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引导、点拨和促进的作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曾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要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滴水不漏的课,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可以让听课者刮目相看,但很难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质疑追问的机会。这样的“好课”展示的是教师,学生只不过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教师可将这种激情转变为随机应变的能力,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学习的情绪推向高潮。我认为,激情是投入,激情是爱的释放。

(作者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武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