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起源中心”的海上秘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起源中心”的海上秘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岛群国家,广阔的国土、热带气候和群岛地理使得这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占据世界第二,生物多样性不仅让印尼拥有了“百万物种”国的美誉,同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更成为了哺育当地民族生长的摇篮。巴瑶人是一群以海为生的土著人群。几百年来,他们安静地生活在大海深处,而大海的韵律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节奏。

生命起源中心

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岛群国家,拥有多于1.75万个岛屿,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故又称为“千岛之国”。广阔的国土、热带气候和群岛地理使得这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占据世界第二。尽管该地区的土地面积仅占世界总面积的1.32%,但却拥有了非常丰富的生物种类。

印尼的森林面积占世界的10%,这使得印尼的森林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在保证多种生命形式延续的过程中获得了经济、社会以及生物学上的诸多收益。作为同时坐落于亚澳大陆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带和华莱士过渡区的群岛国家,印尼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亚澳地区和其过渡区域物种丰富的特性。印尼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在世界排名前5,拥有3.8万多个物种,其中55%是特有植物,同时世界10%的开花植物也生长在印尼。

而除了陆地物种的丰富,印尼的海洋也包含了最为丰富的物种数量。

印尼大部分水域属于珊瑚三角区。珊瑚三角区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之间呈三角形的水域,是全世界海洋生物最丰富的区域,甚至生物专家认为,这里可能就是“生命起源的中心”。同时印尼的海岸线长达8万公里,如果围海岸线绕行一圈,几乎可以囊括世界大约一半的珊瑚和鱼类物种。这里的珊瑚种类和数量比夏威夷都还丰富,而其鱼类也比澳大利亚大堡礁丰富。

水中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龟、蛇鳗和豆丁海马等,令人目不暇接,而且长着层次丰富的珊瑚,在太阳光影的照射下,幻化成绚丽光景,令人陶醉。珊瑚虫是珊瑚三角区的主要物种,它们种类很多,是海底花园的建设者之一,当无数珊瑚虫尸体腐烂以后,剩下群体的“骨骼”便是珊瑚。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海参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动物,它在地球上的繁衍比原始鱼类更早,是现存最早的生物物种,有海洋活化石之称,海参不仅是巴瑶族当地民族的美食,也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这些民族向外界兜售的珍品。在印尼,辽阔的海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美味,那就是金枪鱼,金枪鱼又叫鲔鱼,肌肉呈现红色,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海产食材。然而渔民的过度捕捞,已经严重威胁了它们的种群数量。

生物多样性不仅让印尼拥有了“百万物种”国的美誉,同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更成为了哺育当地民族生长的摇篮。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就有100多个民族。各个民族的繁衍,都离不开他们生长的自然环境,大自然给他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源。

依海而生的土著文化

巴瑶族人是一群以海为生的土著人群。巴瑶人生活在东南亚广大的珊瑚三角区,因此在印尼海域,尤其是苏拉威西岛一带,常见他们的身影。“巴瑶”(Bajau)在印尼语里意为“海上之民”,这个古老的海洋游牧民族又常被比喻为“海上的吉普赛人”。

传统的巴瑶宇宙论揭示了人与海洋的复杂关系。对他们来说,海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生命活体,水流、潮汐、珊瑚礁乃至红树林都是有灵魂的。他们有一个关于自己祖先的美丽传说:很久以前,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公主,在一次洪灾中被冲走。她的父亲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之中,便派遣他的部下出海寻找,并命令他们找到公主后才能回来。后来,那些奉命寻找公主的人,因为找不到公主而只能留在海边,这些人就成了巴瑶族的祖先。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巴瑶人渐渐适应了海洋环境。巴瑶人不是普通意义的渔民,因为除了以捕鱼为目的海上劳作外,他们的生活也全部都在海上。这是一个游牧民族、航海民族,他们拥有发达的海上贸易和自给性渔业。他们住在建于水中的房屋中,没有陆地拥有权的巴瑶人,常年在大海上自由地游弋。大海与巴瑶人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他们不认为为自己是自然界中借住的居民,而是自然界本身。几百年来,巴瑶人安静地生活在大海深处,他们恬淡平和、无欲无争,就像他们祖辈漂荡在大海上的小船和海上村庄一样,远离尘世、与海交融,成为人类默默无闻的一群,大海的韵律成为了他们生活的节奏。

潜水是巴瑶人每日必需的活动,在学会走路之前他们就先学会了游泳。巴瑶人自幼便有意弄破耳膜,那时耳朵和鼻子会流血,由于晕眩,必须卧躺一周。巴瑶族通过这种原始残酷的手段适应海水的压力。从此,潜水时痛苦就不会再与其相伴。虽然,有许多巴瑶族人到了老年,听力都不太好。

每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巴瑶人就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航海”和捕鱼。巴瑶族人是自由潜泳的高手,能潜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鱼,寻找珍珠以及海参。潜水时,他们都会佩戴镶着玻璃镜片手工雕刻的木质护目镜,手持利用船上废旧材料改制的渔叉。

夜幕降临,巴瑶人会把船只停靠在小岛附近的红树林里,有时候有五六艘,有时候一整个巴瑶部落都汇集起来,会有四五十艘船。他们在船尾生火,或炙烤海贝,或煮炖海鲜,对于他们而言,与大自然亲近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还会有部落首领出来讲话或唱歌。巴瑶部落传唱着一种被称为“Iko—Iko”的史诗般的歌曲。如果不间断地唱,这首歌可以一直持续两天两夜。歌词里记录着巴瑶的历史,包括他们到过哪里,海的灵魂在向他们传递什么信息等。

孩子们则在小船周围的海里游玩。他们在海上长大,大海就是他们的后花园。

“有一条小鲨鱼游过来了!”孩子们全然没有恐慌,反而感到惊喜,因为那是他们的宠物和鲜活的玩具,他们将要和它一起游泳。幼小却矫健的身影飞奔入水,阳光在他们黝黑的胴体上勾勒出一圈金边。孩子如鱼得水一般地摆动着身体,很快游到了小鲨鱼附近,像招呼老友一样拍了拍鲨鱼的身子,并抓住了它的尾巴,任由鲨鱼带着他畅游大海。这个天堂般美妙的瞬间,也是巴瑶人最本真的生活剪影,是那样的生动而富有灵性。

巴瑶人的一生都在一条船体狭窄、船头高耸的传统小船“1epa—1epa”上度过。常常小船上堆满了各种日常用品和几盆绿色植物。他们会一连几个月呆在海上,偶尔才上一次岸。只有当要用捕来的鱼换购生活用品时,他们才会离开大海。里巴船通常是用岛上的天然植物做成,船身一般宽1.5米、长15米,船头高耸起来有点神气的样子。有的里巴船造得很朴素,有的则会被主人绘上五颜六色的彩带和图案,仿佛骄傲的座驾一般。里巴船和巴瑶人的关系更像是家人,一条里巴船就是一个家庭。每天,他们撑着里巴船出海捕鱼,其实是带着家在寻找未来的生活,因为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在这条船上。如果一名巴瑶男子想要结婚,他必先拥有一条自己的里巴船,才有资格迎娶爱慕已久的未来伴侣。当然,如意的婚礼也会在船上举行。

近年来海洋中的鱼群数量逐渐减少,这群海上最后的吉普赛人的命运已经在风雨中飘摇,他们渐渐发现,一日三餐甚至都难以保证。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巴瑶人,大多生活贫困,无政府管辖。为了提高捕捉鱼虾的数量和成功率,以前用传统渔具捕鱼的巴瑶人,后来开始尝试自制土火药捕鱼,他们还学会用氰化物延长鱼类存活时间的方法,用以满足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海鲜餐厅对活鱼不断加大的需求量。无论是使用土火药还是氰化物,都给周围的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曾经生机盎然的珊瑚礁,如今在炸药和氰化物的危害下成了荒凉之地,很多依靠珊瑚生存的鱼类,也在逐渐减少。巴瑶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正被他们自己的双手破坏,海上的传统生活也被打破。如果不保持本民族的本真生活方式,巴瑶究竟能否在21世纪生存下来,与他们生活伴存的文化是否也将逐渐丧失?一切的答案都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