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粉丝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粉丝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了一种文化形式--粉丝文化。“粉丝”不单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更是逐渐孕育成有着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不只用于时尚文化,也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并且迅速的蔓延和发展,成为当前社会文化中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文化形式;粉丝文化;领域

随着娱乐选秀节目的增多和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的大众文化明星,大众传媒娱乐化和商业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粉丝群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受到媒体和社会强烈的关注。“粉丝”的构成越趋复杂化,粉丝追星的行为和手段也变得丰富多样。同时,粉丝文化特征也更加明显。“粉丝”已经不应再被简单地解释为狂热的追星族和不可自拔的迷,粉丝文化也不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现象,粉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奇特的文化景观,拥有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一、粉丝文化产生的原因

粉丝现象在当下社会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显然不只是单一的因素能推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时代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转型和变革。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流行文化迅速同世界接轨,这便导致了大量国外流行文化产品涌入,国内的流行文化产品数量也以几何级数高速增长。大量不同风格的各种流行偶像及其产品层出不穷,这样的纷乱繁杂满足了“粉丝”们审美多元化的要求,也造成了“粉丝”们精神生活的浮躁。他们有机会轻易地欣赏偶像的作品,领略偶像的风采,关注一切与偶像有关的新闻甚至隐私,获得符号狂欢的。“粉丝”们这样的行为往往带有明显而强烈的个人感官欲望和世俗欲望,当这种欲望膨胀到足够大的程度,“粉丝”们的癫狂便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了。

粉丝从现象到文化是各种力量在当下社会有意无意地合力与合谋的结果。粉丝现象,已以其迅猛而强势的发展,成为当下文化领域里最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日渐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文化,而绝非仅是纯粹的追星和崇拜,正是具有了这种文化基础和精神,粉丝现象才在社会大众中迅速传延。

社会的前行,大众文化的多元化,新媒体的繁荣,为“粉丝”在虚拟空间中的集结创造了天赐良机。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新媒体可使人穿越时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各自需要的交往对象。在新媒体营造的虚拟世界,虚拟空间为他们创造了邂逅的“拟态环境”,“粉丝”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与他们心仪的“偶像”相遇。再者,具有无边疆域的虚拟空间为“粉丝”的海量涌现提供了莫大便利,甚至为“粉丝”的病毒式扩张提供了辽阔的土壤。借助博客、微博、微信,天南地北的“粉丝”可以集结在“偶像”的麾下,形成一个排他性的同人圈子。虚拟空间被一个个圈子分割,形成星罗棋布的网上“春秋列国”。

二、粉丝文化的思考

深究粉丝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实质,暗含在其中的逻辑――消费主义引领下的明星经济。粉丝现象还折射出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关注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文化,创新社会文化的自觉与热情。正是这种自觉与热情推动了都市化的繁荣与进步,同时又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强大主力,对发展文化产业大有益处。没有信仰、敬畏和内在的道德自律,崇拜就会被引向歧途。著名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朱大可说:“政治崇拜是意识形态煽动的结果,文化崇拜是知识崇拜的延续,而娱乐崇拜是市场策划和操纵的结果。”

当前的粉丝群体数量是愈加增多,粉丝文化也面临着矛盾与冲突,如何正确面对“粉丝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摒弃里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合理发挥其优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社会的任务――“降温剂”和“指路人”。首先,要对新的偶像生产与消费予以理性的引导;其次,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提纯偶像特质以树立时代榜样;最后,传播具有先进文化价值内涵的偶像,以塑造现代人格。

(二)媒体的责任――“t望人”和“把关人”。首先,媒体应进行正面引导。注意报道的平衡,冷静客观地进行报道,以平衡节目主办方和媒体过分炒作带来的负面效应;其次媒体要挖掘节目的意义所在。媒体应努力挖掘选手身上的优秀事迹和良好品质,是粉丝摆脱盲目崇拜和“形象主义”,向偶像学习好的一面。最后,媒体应开展媒介教育,使粉丝潜移默化中成为有素质的人。

(三)粉丝的自控――多一些理智,少一点狂热。过分冲动和疯狂容易使粉丝迷失了本性,从而导致过激的行为,最终酿成悲剧。因此,粉丝需要多一份理智,少一点狂热。

三、小结

任何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带有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甚至不乏矛盾和冲突,粉丝文化也不例外。作为大众文化中最活跃、最独特的一个子集,粉丝文化更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在经济、文化、青少年成长教育等多方面的特性及变迁。因此,不应孤立地研究粉丝及其文化,只有将其纳入更广泛的文化研究及传媒研究、社会学研究当中,从多角度考察粉丝文化的方方面面,才能对粉丝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虽然粉丝文化并不乏一定的时代感与合理性,是传播时代、互动时代里不可缺少的一道辅料,但若以粉丝主导宴席,不仅会令主料迷失其味,也会使全席失去风骨。

参考文献

[1]蔡诗扬.社会变迁视野中的粉丝文化.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2]从粉丝现象到粉丝文化.中国日报中文网,2016.01.03.

[3]张涛甫.“粉丝”现象:文化寄食者.文学报,2014年01月30日.

[4]蔡骐.消费主义引领下的明星经济--对“粉丝”现象的传播学解读.新闻记者,2008・第12期.

[5]唐瑾.我看“粉丝”现象.民主,2006年第7期.

[6]邹芙蓉.职业粉丝健康化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3).

[7]刘瑞雪.粉丝文化的多维度审视.今传媒,2013年第3期.

[8]杨禹.粉丝,最像朋友的敌人.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17日.

[9]孙斌.粉丝文化及其传播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05.

作者简介

骆伟(1990―),男,汉族,重庆,硕士,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方芳(1992―),女,汉族,重庆,学士,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联芳街道双朝门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