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动而读则动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动而读则动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朗读是一种专门的智力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关键的不是朗读技法的指导,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述的情境,体察触发作者动笔的意念和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角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作者认为有效的做法是:亲历体验入境读,联系生活入境读,语言渲染入境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亲历体验 联系生活 语言渲染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学会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但是目前,朗读教学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心体验、重表层技巧轻语言内涵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把探讨重音、停顿、语速、节奏、语气、语调等作为重点,造成老师指导得细致入微,而学生却读得有口无心的局面。我认为,要让学生读出真情实感,关键不在于朗读技法而在于读者要动情。怎样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而后有感而读呢?我在教学中经过尝试,取得了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亲历体验入境读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问出来的答案是干涩的,品读出来的感悟是滋润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朗读是一种专门的智力技能。技能的形成一般是以相应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但知识的掌握并不等于技能的形成。如在指导朗读时,教师指出“这儿要读轻一点”、“那儿要读重一点”、“这儿要用什么语气”、“这儿要用什么语调”……这些知识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但读起来不一定能有真情实感。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语段:“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师:(出示天鹅的挂图)同学们,多么美丽,多么优雅的天鹅呀,天鹅怎么会像石头呢?

生:把老天鹅比作石头是为了说明老天鹅扑打冰面时飞了很高,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师:书上用哪些句子概括了你说的意思?

生:重重和沉重的一击。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的一只小手,用尽全身力气重重地击打地面。

师:你来谈谈感受?

生:太痛了。

生:我的手都红了。

生:我的手发麻了。

师:你才打了一次,而老天鹅忍着剧痛一次又一次地击打冰面。你仿佛看到了老天鹅怎样了?

生:我仿佛看到老天鹅胸前的羽毛掉光了,皮开肉绽。

生:我仿佛看到老天鹅胸前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染红了冰面。

师:多么可敬的老天鹅呀,让我们一起读: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客观事物,人的情感就无从产生,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情感,只有那些被人认识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有了认识才会有情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时,我并没有探究“重重地、沉重的一击”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告诉学生语段中哪个词要重读,哪儿需要停顿,而是引导学生亲历体验。当学生用小手重重地击打地面时,他们认识到用血肉之躯重重击打硬物是很痛的,这样学生击打地面的痛与天鹅用血肉之躯重重击打冰面的痛就产生了共鸣。从学生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我们感觉到学生已经把自己当成是那只勇敢的老天鹅了。

二、联系生活入境读

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在朗读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领会思想内容、表达思想感情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朗读教学不能只注重技能目标而忽略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我认为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重音等技法,与我们平时说话的技法是相通的,说话是将我们内心的情感直接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而朗读是借助再造想象将书面语言描述的情感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关于朗读的技能,其实是我们已经掌握的一种(隐性的)技能。

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的一语段:“大海呜咽,痛悼伟人的离去。”时,我这样引导学生:

师:“呜咽”是什么意思?

生:呜咽就是低声哭泣的意思。

师:那你什么时候呜咽过?为什么呜咽?

生:我养了一只小黄鸭,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去时,我发现它低着头无精打采的样子,我塞了一片消炎药和一些饲料给它吃,本想它会好起来,可傍晚放学回来时它已经死了。我非常伤心,就呜咽起来。

……

师:“离去”在文中指什么?

生:是去世的意思。

师:你在生活中或电影电视中看到或听到过谁去世的情况,旁边的人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

生:我的奶奶去世时,全家人都哭得很伤心,我的眼睛都哭红了。

生:我的大伯因为癌症刚刚去世,我……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失去邓爷爷的伤心在朗读声中表现出来。

生读:大海呜咽,痛悼伟人的离去。

本案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回味,其一抓住“呜咽”和“离去”两个词,通过师生对话,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寻找到了相似经历——痛失亲人与痛失伟人的悲痛情感相似,从而打动了学生的心,为学生的传神朗读做好了情感铺垫。其二抓住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精心指导,点其要害。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时曾说:“语言是有偶温度的,这种温度是通过字或词体现出来的。因此,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总结的有效教学的五大原则之一是:教学是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

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好,最能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往往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相似的故事或场景。这是以情动情,叫做情感的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产生某种相同的情感。

三、语言渲染入境读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关键的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述的情境,体察触发作者动笔的意念和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角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教学《最后的辉煌》的一语段:“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富,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述的情境,在读中体察触发到作者动笔的意念和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角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呢?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晚年的诺贝尔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他辗转在病榻上,他强忍着病痛,他思忖着——

生读: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富,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师:当诺贝尔的又一位亲人离他而去时,他忍受着亲人逝去的痛苦,他思忖着——

生读: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富,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师:当夜深人静时,诺贝尔意识到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他思忖着——

生读: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富,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有情的人能把无情的知识教得有情。我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5~10自然段,领悟到诺贝尔爱科学、爱祖国、爱全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后,通过通俗化的语言创设了三种情境引读:辗转在病榻上;亲人逝去;夜深人静人将去。在这三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刻,诺贝尔没有思考自己的得失,而是在思考同一个伟大而无私问题——如何为科学、为祖国、为全类做更多的事情。在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渲染下,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动情,诺贝尔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博大的情怀已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传授朗读的知识和技能,只要为朗读创设独特的情境,安排适宜的场景,渲染合适的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知、情、意三者统一起来,自然进入“作者胸中的境”,学生就会很自然地产生朗读的感觉。

又如教学《生命的壮歌》的一语段: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悲壮呢?我这样引导:

师:嘭——嘭——,猎人来了,在这生死关头——

女生齐读: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师:嘭嘭——嘭嘭——,猎人更近了——

男生齐读: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师:你们就是最后的那几只羚羊,危险离你们最近,但你们——

生齐读: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我用简明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三个层次的危险:猎人来了——猎人更近了——你是最后的那几只羚羊。再加上“嘭嘭”的枪声,使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感受到临危不惧的从容和镇静,这是因为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发于心,表于声。

以上我应用了言语直观法,即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具体形象。学生通过再造想象,从而想象自己未曾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感到作者所描述的生活画面浮现在自己眼前,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体验。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细致而科学的安排,并随机导读,以读串讲,在读中闪现孩子的灵动之光,让学生达到动人心魄、耐人寻味的境界,读起来声情并茂,荡气回肠。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飞扬着激情,展示着个性,燃烧着思想,这就是有价值的教学。学生在朗读中不仅有语言活动、智力活动,还有情感活动,可见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张扬,在课堂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冯克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3.

[2]李应龙,何祥勇.教育心理学.中国知识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