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论语》中的求学场景看孔子的教育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论语》中的求学场景看孔子的教育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否认,这部经典记录了当时不同的教学场景,这也正是其口传特征的主要体现。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将以《论语》中所涉及的求学场景为切入点,寻求在特殊环境中探讨其人物的言行,从而讨论所包含的教育学意蕴。

关键词:论语;教学场景;教育理念

《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之作,自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出《论语》作为一部教育叙事文本的典范之作,学者们对叙事性的语言有较多的关注,研究也比较多。但伴随着语言出现的行为和环境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所以下面将从不同的场景,来探讨孔子的教育理念。

一、场景的界定

场景,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指人物在一定时间、环境中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论语》中的场景指《论语》二十篇中出现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中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画面。从定义可知,场景的构成要素有:人物、时间、环境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二、《论语》中的求学场景

《论语》中的求学场景指学生请求与老师见面、请教学问的场景。《论语》中描述学生求学的章节主要有“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①”和“儒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②两章。这两章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

(一)“孔子见互乡童子”的场景

《论语》记载如此:“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③。

互乡童子求见孔子,孔子应允,与他见面。弟子对见面表示疑惑,孔子解释缘由。弟子们为什么会疑惑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童子来自难与言善的互乡,受环境影响,名声可能也不太好;第二,既称童子,则年岁尚幼,孔门所教乃德行、政事、文学、言语等皆大人之学,童子能向孔子请教什么?孔子又能和他谈什么?所以弟子们很疑惑。场景虽无记载孔子与童子见面之时的言语与行为,然而见与不见本身就表明了孔子的态度。无论童子过去做过什么,现在他干干净净地站在这里请求与孔子见面,至少说明童子有一颗向学之心,孔子便与他相见。这反映孔子在接纳学生时没有年龄、阶层、甚至身家清白等因素的区别,而年龄、阶层、身价清白等。进而可知:有教无类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不仅指无智力、能力之类。

场景中的童子,虽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口求见孔子,却仍需要接受众人怀疑的目光。孔子在众人疑惑中坦然与童子相见,这无疑对童子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身处不良坏境或者以往行为有过失的学生就算有心向善,常常也会受到质疑。孔子作为教师见这位童子不仅是对童子向善向学之心的肯定,也是对门人弟子的一种教诲――应该宽容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他人的改善而不要揪住别人的过往不放。教育亦应如此,教育要引导人积极向善,引导人走向光明的未来,不能因为外在的因素(如:学生的年龄、阶层、所处环境等)和学生以往的过错而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机会。

(二)“懦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的场景

同是欲见孔子,孔子却以生病为由不愿见儒悲。场景记载如是:“儒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④。因“将命者”解释不同对章句的注解亦不同,此章句主要有以下两种注解可:1、何晏《论语集解》谓儒悲使将命者来召,孔子辞以疾而取瑟歌,欲将命者以告悲;2、朱熹《论语集注》以将命者为孔子家传命之人。当时是,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本研究认为儒悲若此时已是孔门弟子,弟子有罪,礼可面斥,如孔子训斥子路、冉求等。因儒悲还不是孔门弟子,想见孔子却自己不来,孔子才辞疾闻歌,使儒悲自我反省,主动来学。因此将本章归为求学类场景。孔子一向“谨言慎行”,但本场景中孔子的言行存在两处不合常理之处:首先,孔子既称病重不能见儒悲,却何以鼓瑟唱歌;其次,既然以病重为借口推辞,为何不等将命者走远再鼓瑟唱歌,反而刻意让将命者听到?这就关系到孔子的教育理念问题。

三、教育理念

(一)引导学生主动求学

儒悲欲见孔子,即学生求见老师。儒悲家有仆人,可见他在当时贵族与平民两极分化的社会里,属于贵族阶层。然而无论身份贵贱,学生都应该主动前来拜见老师,让人传话给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孟子就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形,他把道理说的非常明白:夷之让徐辟转达自己想见孟子的意愿,孟子说:“吾故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之不来。⑤”如果学生诚心求学就应该主动来见老师,怎能由他人传话?难道要老师往见?

(二)强调求学的礼节

在儒悲遇见孔子的场景中,他的言行显然说明没病,而却以生病为借口不愿见儒悲。正是说明孔子想以这些言行引起将命者注意,若儒悲真心向学,只是忽视了求学应有的礼仪,那么应该能从将命者口中听到孔子这些言行,自然会来请见老师。若如此提示还不能使儒悲自我反省,注意求学的礼节,那只能说儒悲求学之心不诚,孔子鼓瑟闻歌谓之“不屑之教”。

(三)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生长于难与言善的互乡童子,孔子不计较他的过往,在众人疑惑中与他相见,身为贵族的儒悲请见,孔子反而称病不见。这反映孔子收徒不在乎学生的过往、年龄、社会地位等,但重视学生现在是否有一颗向学的诚心。只要学生有一颗向学的诚心,主动来学,孔子就愿意给他受教育的机会。子曰:“自行束倏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⑥。”十条干肉的学费并不是孔子的真正意图,这点学费只是在形式上代表了学生有求学的意愿,孔子强调的是学生要带有一颗求学的诚心来学习。

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仅靠教师施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求学的意愿却无法代替学生学习,所以孔子首先强调学生主动求学的重要性。其次讲传授知识不仅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要更注重学习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注解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73。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188。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73。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188。

⑤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3。

⑥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67。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钱逊.先秦儒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4] 过常宝.论语的文体意义[J].北京:清华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