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因退税死去活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赋予退税政策太多的功能,这些功能的附加让退税调整成了企业起起落落的一种推动力。事实上退税政策只是众多考验中一种,企业切莫因此死去活来,增强自身活力、实力、能力。才会消解因退税变化而生的不正常心态。
上调下调间的挣扎
从2003年到2007年,国家多次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期间记者曾采访广东东莞以及浙江嘉兴的多家外贸企业,当时其负责人纷纷表示:不能再降了,再降就要死了。在2006-2007年间,这种“死亡”论调尤为强烈。那么经历了持续多年的退税下调之后,迎来退税上调的今日,这些当年表示要因“退税下调而亡”的企业还活着吗?
记者当年采访的外贸型企业除了一家倒闭之外,其他都依然生存着,有的还生存得不错。广东东升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总何明鑫说:“退税下调确实让我们挣扎了很久,但是现在总算活下来了!”对于活下来的企业,如今的退税多次上调自然是个好消息,“利润从上调之日开始就会增加”,何明鑫说。虽然这些退税通常要经过几个月才能拿到手,但是对于信心的提振作用是明显的。
和还在坚持纯外贸的东升不同,濮院羊毛衫老板马进的企业近年来已经转向内销,而促使他开拓内销市场的原因就是当年的出口退税不断下调,眼看企业难以为继,毅然开始内销市场的征程。
对出口退税的调整,从政府、媒体到企业都显示出极度的敏感,有时候这种敏感实在有些过度。企业看到下调就跳脚,看到上调就开心随即又不满足。国家也赋予退税政策太多的功能,这些功能的附加让退税调整成了企业起起落落的一种推动力。
退税好处全被外商占?
从2009年4月1日起,国家提高了3000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更提高至16%,接近于出口零税率。即便如此,对于还有1%的退税空间,业界从来没有停止期待,何时能彻底实现“全征全退”成为时下的热门猜想。
但据有关媒体报道,出口退税的好处全被外商拿走了,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大多数外贸企业却把退税的优惠基本上都给了客商,以求能保住订单。
现在国家出口退税的政策很透明,外商知道信息后,会主动压价。而企业为了保住客源和市场份额,不惜最大程度地迁就客户。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外采购商吃掉了调高退税率带来的利润,出口退税政策并没有使企业增加多少利润。
实际上,自去年8月起,中国连续6次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先后提高了6500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这并没有使中国的出口恢复正增长,出口企业正盼望着更大力度的退税和其他政策的“春雨”。“全征全退”期待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弥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确实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即使如鲁泰、华孚、新野纺织等大企业也会在保证一定毛利润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客户的压价要求。但是记者也同时了解到,这种“降价”行为和退税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绝对互为因果关系。企业采取“降价”是通过“让利”方式在艰难时期留住客户,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即使没有退税,只要能够保本,这种出让部分利润的举动依然会出现。“这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大家的一种普遍选择,也并非因为退税的提高”,鲁泰一位销售人士告诉记者。
“如果外商他的出货渠道不畅了,他也需要压价才能让生意进行下去,这时候他自然会要求降价,跟退税的变化没有太大关系”,马进说。他认为,直接因为退税而要求降价的贸易往往发生在彼此不是很熟悉的客户关系中,比如说展览会上询价,对方会把退税作为+压价的筹码。而如果是比较熟悉稳定的客户,他们也会根据退税的变化提出价格变动,但是并不是常见行为,即使因为退税涉及价格变化,双方也能够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某种一致。和国内如此敏感的退税政策相比,外商在汇率上的敏感更加明显。
东升有部分外商因为今年持续的出口退税提升而提出降价要求,何明鑫选择了配合,但是何明鑫表示:“也没有把全部今年提高的退税都让给外商,只是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他们提出来了,就要意思一下让步,但是全部让价给他们是不可能的。企业还是从退税中得到很大好处,有总比没有好,多总比少好!”同时,何明鑫表示,部分让价是为了让对方心里舒服,只要双方接受就可以,以此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退税提升时外商要求降价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年退税下调、人民币突然升值、企业运行困难时要求提高出货价,外商也表示理解和进行配合。
救命稻草还是依赖症?
“吃退税很幸福,退税不够吃也很痛苦”,马进如此形容退税给他带来的甜与苦。马进的羊毛衫企业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最初出口退税很少,但是订单却很多,而且利润很高。后来退税最高提升至17%,“那时候虽然利润低,但那时靠吃退税日子也很好过,”马进说。但是随着国家税制改革,退税在2003年以后进入了持续的下调通道中,退税的每下调一次都让马进心惊胆跳,他坦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确实患上了“退税依赖症”。仿佛退税的多少直接就决定着利润的多少。
“一旦依赖上确实会不思进取,觉得生意很稳当,但是依赖之后一旦国家政策变动,利润立马减少,持续的下调过程中,1个百分点也许就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马进说。
在“吃退税”的思想下。企业日益缺乏创新动力,技术研发、品牌打造都不在老板视野之内。为数众多的终端出口企业停留在OEM阶段,连ODM都无法够及。
救命的稻草也会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也许当救命稻草变成了致命稻草,企业才会意识到“吃退税”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而这种意识会引发变革。在这种情形下,坏事变成好事。出口退税下调时刺痛了企业,逼迫企业放弃“挣辛苦钱”的怡然自得心态,而绞尽脑汁寻找出路。
有了这样下调上调的磨练,如今的上调,相信不会有太多企业因为能吃退税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了。
退税很需要
只有真正在生死边沿痛苦挣扎的企业才知道国家政策的哪怕一点点倾斜对企业的生死有多重要,也只有企业才知道一分钱的意义有多大,退税怎么可能没意义?何明鑫说。
尽管有不少意见认为,出口退税的利益大部分归了外商,但从总体上看,有关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而言,出口退税带来的利润不能全部装进企业的口袋。但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企业与外商的谈判就多了一寸议价的空间,多了一个机会,也就多了一份利润,即使这份利润很微薄。
据测算,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的利润总额就将增加7.89%。而被看作中国纺织风向标的中国轻纺城,2009年一季度总成交额达到153.25亿元,同比增长了5%。
“出口退税政策的唯一好处就是,通过拼消耗战术,使国外的竞争对手先支持不住而倒下。”梅新育解释道。他认为,出口退税可以保住、甚至提高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辅以其他措施和行动,提高中国的议价能力,企业才
能获得长久的收益,否则出口退税没有任何用处。
由此可见,在出口退税政策效果还不理想的情况下,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实现“全征全退”,并配合其他扩大外需的政策措施,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但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真正目的,也有观点认为:出口退税不是为了扩大企业出口,而是为了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回归到正常的贸易状态”。
中国最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当时我国为了降低贸易顺差,于是对出口进行控制,才以出口退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一位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表示,按照WTO国际惯例,一般国家的出口退税都是征多少退多少,而我们国家以前是把出口退税当作一种调节手段,所以即使现在征17个百分点,退17个百分点,也只是回归到一种正常的贸易状态。一些企业反映,出口退税仍然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而现有的退税率不够“解渴”,希望还能上调。还有企业表示,因为现在外需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很薄,希望能够从出口退税上调中获得几个点的微薄利润。
据孚日集团透露,如果出口退税率继续上调一个点,该公司的利润每月能够增加100万元人民币。孚日集团人士称,去年开始,欧美订单一直处于急速下降状态,目前略有回暖迹象,而日本市场一直处于逐步下降阶段。如果此时退税率能够继续上调,受报价下调的利好,“订单下滑的趋势可能减缓”。
“退税多一个点,我就能多付工人一个月工资,我就能扛得时间长一点,我就能在谈判时余地足一点,对我们的生存来说,退税真的很重要,多一点是一点!那些认为退税对企业没啥大好处的专家纯属扯谈,不知道即使一分钱有时候对企业来说都很重要”,马进也如此表示,他完全赞同何明鑫的看法。
生存靠顽强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这是一句上世纪九十年代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上海一家人》中主题曲中的一句,也是马进最为喜欢哼唱的。他认为这句歌词最能表达他在起起落落中的心态。
“说白了,在该死的时候不死掉,那全凭的是顽强斗争”,他说,外部环境瞬息之间也许就是变幻万千,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有顽强的斗志和苦干的精神,这种素质会带动企业成为一个顽强企业。2006年,马进的企业走在濒临倒闭的边沿,求助银行无门,最后靠着朋友的帮助才得以生存。他适时的转向内销市场,同时又维持外贸生产,有时候甚至用内销利润来维持外贸业务,因为做了多年外贸的他始终不愿意放弃放弃外贸业务。
羊毛衫的季节性和时尚性非常强,季节性好理解,时尚性其实就是款式,有时候一个款式走对,订单会多得一下子接不过来。为此,马进特地聘请了设计师,还请院校专家做顾问指导设计。同时,他要求销售人员在各地收集款式和时尚信息,他本人也每年都要去香港等地“寻找灵感,感受时尚”。如今马进的羊毛衫生意非常红火,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使之受到影响,利润反而较往年增长。外贸市场依然萎靡不振但是退税的提升使马进觉得生意可以维持,同时外商也表示市场一旦回暖就会增加订单。
和马进相比,何明鑫的日子要难过得多,但他表示不会轻言放弃,只要能够保本,他会继续坚持。他无意开拓内销市场,但他认为外贸市场还有开拓余地。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欧美市场之外,一些以前不被重视的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商机。其企业新近出口南非的一批廉价服装却给他带来不小利润,“量很大,总体很客观”,而退税的提升又增加了获利。何明鑫认为必须提高外贸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仅有外语水平根本不够,必须有灵敏的商业嗅觉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为此他定期让企业中的销售骨干去广州参加培训,这种投入让他已经在今年广交会期间获得回报,他透露,“我们没有参展,但是销售业务全部进去寻找客户了,订单也许比有些参展企业还要好一些。”此外,对于原料采购公司内部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制度和价格,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
不难看出,不管是马进还是何明鑫在困难面前都保持了顽强的斗志和积极行动。这也是他们能够生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纺织行业,还有多少这样的中小企业家的身影!对他们来说,也许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这些词眼听起来多少还有点距离感,但是在生存、发展面前,他们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上进心和行动力,他们绞尽脑汁要生存要发展的时候其实就在促进升级。如今,纺织服装产业遭受重创,但是这些企业家们的努力注定产业将顽强的发展。每一次生死存亡就是一种蜕变。退税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决定企业的生死,它只是众多考验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