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求有意味的形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求有意味的形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实验戏剧以其审美独特性活跃于新时期的戏剧舞台上。本文特以《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为例,通过对空间建构的新思维、多维视角的介入、演员和观众之间新的观演关系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探讨演剧形式的创新对于内涵深化的助益,以期达到将舞台实践理论化,为今后实验戏剧的发展提供艺术经验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实验戏剧;空间结构;散点透视;观演关系

中图分类号:J801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实验戏剧在20世纪80年代蹒跚起步,至今而言,发展得缓慢而艰辛。究其原因,大可言及民族文化传统、科技文明水平的影响,小的则有个体因素的制约等;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实验戏剧已经按照探索、曲折、前进的大致方向不懈地跋涉着,这其中就有《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的探索身影。

《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在形式上做了多种创新性研究。它打破了以中心事件贯穿全剧的结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若干人物各自为阵式的片断拼贴,分别是《自拍》、《博士与苍老师》、《窥》、《一个人的生日歌》、《吸烟室禁止吸烟》、《回家》、《课堂》、《看与被看》、《赴约之前》、《网络福斯塔夫》、《电话亭》、《求职》、《寻梦》、《待发现的穿越记者》、《对话·舞》。这些片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展台,互不连贯。全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焦点和主题,但它们又各自是各自的中心,复杂多变,以一种散点透视的视角传达给观众,让观众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思索以及领悟去做出自身的判断,于是这个判断就会因人而异,出现多角度,多层面的答案。

一、空间建构:改变一个空间来“创造”一个环境

空间的建构是剧场空间和戏剧空间的双重建构。在《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中,没有惯常介绍的“舞美设计”,而是冠以“演出空间设计”之名,小小名称的更迭更多地体现了视觉创作的能动性提升。演出的场所设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内部,演出场所的主体部分是它的走廊,还附带了一个天井,一个剧场。这是一个庸常的地方,没有什么新鲜可言。但创作者首先采取一种“陌生化”的手段,将室内空间用黑色幕布全方位包裹,形成一个全新的空间,有点空洞,有点神秘;然后利用走廊的曲折上下,产生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让观众不能一目了然,对戏剧本身充满期待;再通过刻意的几盏灯和一些实物,包括电子媒体,指引观众从步入剧场空间开始,不知不觉之中进入到戏剧空间。在《博士与苍老师》这个片断中,展台是设在走廊之下的,空间上体现了一高一低的双层结构,演出时走廊上每每伏满了观众,从高处俯视着下方如困兽般的博士,深情诉说着对苍老师的爱慕,就像是天界的神俯瞰众生一样,自悯与悯人。《吸烟室禁止吸烟》的片断,是设在走廊旁边的一个展台,和观众的视线是平行的,但它的空间设计独特在于:它以一个房间的形式出现,与观众是间隔的,有一种空间隔离的效果;同时在房间外墙上刻意安排的显示屏和电话,又把这种空间消弭于无形之中。《赴约之前》这个展台的空间设计看似最平淡,因为是借助一个凹进去的门廊为载体,空间里除了衣架、衣服及少量物件,就是一盏灯,通过镜子的反射折散出黄黄的光,显得很寂寥。但是一经演出,这个空间最引人入胜,因为它的空,它的开放,没有阻隔,没有界限,往往是观众近身上前,不仅驻足观望,更有甚者可以进入空间,与演员一起换衣服,照镜子。

在《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中,创作者创造了新的空间结构,产生出新的意义,让原本“平直无意致”的空间形成一种新的“意象”,让结构本身“说话”,无论是上下结构的,隔离状态的,还是开放结构的,都让观众觉得自己是置身于戏剧之中,潜行于角色之内。可以说,这个剧的空间建构是很有形式的,但又并未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将形式融入内容,更进一步地深化了主旨。

二、多焦安排:观看者被各种各样的景象和声响所包围

无论是大剧场戏剧,还是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小剧场戏剧,都偏好选择单一焦点的方式来进行安排。从《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中可以看到环境戏剧的影子,即用多焦点形式来安排舞台行动。理查德·谢克纳在《环境戏剧的六项原则》中有一段话用在该剧上可谓恰如其分:“在多焦点中,一个事件以上——相同的几个事件,或混合的媒体——同时发生,分布于整个空间。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竞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空间是安排好的,因此没有一个观众能看到所有一切。观众们走动或重新调整他们的注意力或挑选。” ①

在进入大学生活动中心之前,观众是准备像往常一样坐进黑匣子剧场中规中矩地观看演出的,但进入中心大门后,观众发现不是先前所想的那样,于是就准备按序进行观看,但是某种声响或者某个人物,或者某个闪烁,或者某个物件,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他们就会随之入戏,而忘了原来要去遵循或者追逐的某些规则,这正是这部剧的迷人所在。一切不在意料之中,出乎意料之外,才有更强的张力,让观众欣赏,喜好,厌恶,迷惘,思索,完成一个独立的探究过程。单一焦点的戏剧可以把观众凝聚到一起,追寻的是同一注意点,一切都围绕它展开;但多焦戏剧就不同了,它不存在只是一个单一的前后一致的表述的组织,而是拥有若干个中心点同步切入,在每个局部焦点上,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观众能够去听去看去感受,并且最终得出的结论还会不尽相同。可能有观众比较喜欢《自拍》的展台,感受到了那里深幽的古巷意境,养眼的美女形态;可能有观众比较喜欢《回家》的展台,那个痛苦的男人让人忍不住同情他,安抚他,甚至联想到自身;可能也有观众会聚焦《寻梦》,因为那位袅袅婷婷行走的女子,美衣华衫,满头珠翠,轻启朱唇,余音绕梁,剧场中不乏一些观众就一直追随着这位女子,去寻找他们的戏剧之梦。

多焦点的戏剧在演出时,不像单一焦点戏剧那么效果一统天下,因为它的多焦,所以每次演出时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的观众能够看到、听到,所以演出单位也很细心,在演出单上,特别注明入场时间为晚上6:45-8:30,观众可以根据喜好和需要,安排自己的入场时间,也同时可以自由选择在剧场的逗留时间,循环观看。由于每位观众在这个流动的剧场里所听所观的差异,如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演员本体的,观众自身的等等,所以观众的感受因人而异,变数极大,这种结果也可谓是戏剧的戏剧化吧。

三、观演贴近:演员的“当众孤独”,观众的积极参与

在《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中,没有特定的大舞台,演员的演出空间和观众的观看空间在一个统一的戏剧空间里,但又存在界限,这一界限的产生源于导演的构思。导演要求演员表演时的心理时空与剧场的真实时空绝对地隔绝,追求创造一面随观众流动的“第四堵墙”,演员仿佛始终沉浸在自己所表演的生活的梦境中,做到哪怕能听到观众的呼吸声也要“当众孤独”,创造一种诗意化的境界。②人体工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辨认的距离是24米,能够看清对方面目的是14米,而两者之间构成一定关系的距离为1-3米;③在进行《课堂》这个片断的诠释前,导演特别强调演员要以一个平常的状态,像是说话一般,而且是自语式的,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要有慷慨激昂的情绪,不要与观众主动交流,不要把这个段落做成是一个质问式的社会问题剧。演出过程中,演员和观众之间仅仅间隔一个讲台,甚至不排除有一些观众直接趴伏在讲台前沿倾听,间距更为缩小。在这样一个逼仄的观演空间里,演员要达到“当众孤独”的状态是相当不易的,演员只有相信她所扮演的人与事,像进入梦境般地进入她的角色塑造中,尽力去追求“没有表演的表演”、“不像表演的表演”、“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状态,力图达到康托所谓的“非表演状态”以展现存在。

在全剧中,尽管构建了“第四堵墙”,尽管让演员们“当众孤独”,但是观众的参与热情仍是不可遏制的。至于观众参与的方式,主要是心理参与和行动参与两种。心理参与形式,就是剧中演员的真实、细腻的表演,加之一些特定的背景打动了观众,迅速引发了他们的心理投入和情感共鸣,由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转化为戏剧的参与者。还以《课堂》为例,笔者曾经观察过,在演出间隙,会有若干的观众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几个字,做做讲课的状态,或者是对着“笔石纲”、“半索动物门”、“钗头凤”等板书议论一番,很有嬉戏状态,但这仅限于演出间隙处;真正演出时,尽管是表演一位跑题的女教师,但因为讲述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观众真的是很安静地在倾听,用心在咀嚼,没有人去打断一位女教师的自言自语,有人用小本在记录着什么,有人趴伏在讲台前沿以眼神鼓励着,有人潸然泪下,但绝没有一个人走上讲台去打破那种宁静。这让我想起戏剧最初形态中的仪式感,众人心理参与之后,已经把一个普普通通的讲台当做是一个神台,神圣而不可逾越。往往是灯光暗灭后,略停数秒,才能听到一声“好!”的喝彩或者是参差响起的掌声,这就是观众进入了戏剧情境,经历了一场心理历程体验后的回归。行动参与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一分为二:一种是被动型的行动参与,主要指观众在进入剧场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戏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绝大多数观众并未意识到,他们在观望马术师生活的时候,他们通过望远镜偷窥大龄女是如何过生日的时候,他们在围观民工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已然成为被看的对象了,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参与其中,成为看与被看的双主体。还有一种是主动型的行动参与,这种形式在这场剧中应该是屡见不鲜的。有人拨通了吸烟室外墙的电话,主动和演员交流,更有甚者,直接进入到吸烟室,坐上椅子,抽上香烟,找女演员唠嗑,过把戏剧瘾;有人愿意充当那个无助的男朋友,安慰电话那头不知情的母亲;也有人挑起门帘,要求和大龄女共度生日,送上他们真心的安慰和祝福的话语。

剧中的演员以一种自然而独立的状态做戏,观众是情不自禁地卷入到了演出的戏剧空间和戏剧情境中,而非强制性的要求其参与,既相对独立,又互动关联,很好地体现了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的艺术完整性。

四、合唱性演出:一整套事务,把一种形式融合进下一个形式

戏剧并不局限在某一个方面的单独呈现,而应体现为戏剧的多个层面的合力,有剧作家,有导演,有舞美,有服装,有化妆,有灯光,有音响,有演员,有形体,由他们的共同协力来完成,可谓是一种合唱性的演出。这其中有些部分已经在前过阐述,在此不做展开,特就音响中的背景音乐和形体中多种形式的加入做一阐释。

背景音乐采用的第一段是福莱的《安魂曲》,第二段是阿尔莫多瓦电影《对她说》的配乐中大小提琴合奏,第三段是古曲《朝元歌》,第四段是红歌《北京的金山上》。说是背景音乐,其实更多的体现了全剧从时间上的分段结构,由曲目划分为四个时空场景,即在不同音乐笼罩之下的戏剧表现新形态。就像是该剧的导演吕效平先生所说的那样:“当你看流着眼泪劝妈妈不要哭时,音响里播放《安魂曲》还是宁静的笛声《朝元歌》,或者唱《北京的金山上》也是大不一样的。”④我们常说,不同情境之下会产生不同的演出效果,而此时此际的音乐已经成为该剧的某种特定情境,它们是一种形式,但同样也是剧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组成了。全剧还有一个令人叫绝的处理,就是在尾声上,所有的演员全部在自己的展台上以一个加速的形态表现,意即语言类的人快速说,舞蹈的人快速跳,表演的人加快动作频率、加大动作幅度,整体是热闹的,喧嚣的,甚至是杂乱的感觉,但是却达到了一个和谐中又带有不和谐的一种合唱状态。突然间,《安魂曲》响起,热火朝天的场内瞬间寂静,一个急速动态的场景顷刻间凝固为静态。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创作手法,叫做“乱”,就是全曲进入尾声状态,渐趋高潮,然后又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让时间、人物、状态等一切的一切在彼时凝结,一个最高状态的保持。

在《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中,有个片断叫做《对话·舞》,这是全场唯一一个将展台设在露天的表演,也是通过舞蹈的主体形式表达内容的一个片断。在天井里搭建的一个不规则的舞台,以黑色橡筋交错圈起,两个女舞者在其中运用情绪的流动,解放的形体,自由的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念,创造一种诗性意境。身后的幕墙上悬挂的白色幕布,在夜光和灯光的重叠之下,舞者的形态映射其上,在真实中又增添了虚幻的美感,两者交相辉映,让观众在真实与虚拟的恍惚中获得双重美感的享受。这非常符合实验戏剧的主旨,就是要把戏剧从固定和单一的“对话”过程中解放出来,运用多种表现方式,让戏剧立体起来,成为一种合唱性的演出。前文中提及过《赴约之前》和《自拍》两段也是非语言类的表演,演员是通过她们的肢体来进行表达,将内在的情感外化,引导观众自觉去感知,去体味。还有一个片断叫做《看与被看》,表现的是一个1930年代的旗袍女子穿越到现代剧场观看戏剧。那个貌似张爱玲的女子也是没有台词的,就是静静地、端庄地坐在椅子上,这也是一种形体的表达,一种类似于雕塑的静态形体。但以静制动的这种方式,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包括她偶或点起一支烟,散开一片氤氲,增加了空间中的迷幻感,远远端详她的观众们模糊了时空的界限,亦古亦今,亦真亦幻,进入到了一个共融的情境之中。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但实验戏剧犹如一匹黑马活跃于舞台上,在众多戏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形式创新融入内容,让内容更好地转化为形式。在《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中,有空间建构形式的改变、有多维视角形式的介入、有演员和观众之间新的观演关系的形成,以一种合唱性的状态导入戏剧内容中,形式变异了,内容更趋于新奇。

正如该剧导演吕效平先生所说的那样,这部剧在演出结束后褒贬不一。它可能是对戏剧程式的一种冒犯,以陌生和意外感触动观众。有很多观众为此痴迷,写博客,发照片,看了一遍甚至多遍,称其是“一场洗礼”、“艺术在此种层面上的震撼”;也有人说它是“玩形式”,“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后一种看法,笔者并不苟同。形式就是用来表达内容的模式、结构或组织,内容与形式之间是内与外的关系。只要是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意识,对不同的欣赏者产生某些特殊的情感体验,那即是有意味形式。我们为什么要拒绝有意味的形式呢?

①吕效平《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②吕效平《我想做一首诗——〈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实验报告》,《戏剧研究》网站,2011年11月15日发表。

③秦文宝《空间体验与表演空间设计》,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9页。

④吕效平《我想做一首诗——〈实验戏剧:二零一一年九月〉实验报告》,《戏剧研究》网站,2011年11月15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