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孟子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性善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孟子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性善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孟子的性善论为其学为圣贤的德育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性论,它有助于激发人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孟子提出并阐述了一整套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突出对学习者的理想志向和价值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强调自我教育,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这些孟子德育思想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 逻辑性 四端

一、性善论的提出

在《孟子·告子上》篇中,公都子向孟子叙述了当时流行的三种人性论:“告子日:“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曰“性善”,然则比皆非软?从公都子的问话中可知,在孟子时代,关于人性问题流行着三种不同的认知: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孟子性善论就是在与这三种人性论的辩论中得以确立与阐发。

提及人性,人们首先会想到两个概念,即善与恶。何谓善?何谓恶?善恶与道德具有什么关系?“善是从道德角度对人予以肯定的价值判断。什么是恶?恶是人类的另一种价值判断形式,恶即不道德的。”荀子说人性恶,这也是对人性作出的价值判断。孟子说人性善,就是对人性肯定的价值判断。同时,“人性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陈述: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与羞恶之心。因此,善是对关于人性问题陈述的判断。”

由上而言,在孟子看来,人之为人是因为人有一种为善的可能性,即有一种“善端”或善的根芽存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可以影响人性这个根芽的发展方向以及生长速度,但不会由此而否定了“善”这个根芽的存在可能性,环境不能最终决定人性。针对公都子所说的以上三种人性理论,孟子给以了正面的回答,从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性善论主张。

二、性善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他从道德与伦理的角度探讨了人性问题,告诉人们:“人之初,本性善”,“扩而充之,皆可为尧舜”。

1、“人之初,本性善”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观点。孟子在与各种人性说的辩论中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善论”,并系统地提出了“性善”的学说主张。孟子认为“人之初,本性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因此,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扩而充之,皆可为尧舜”

孟子认为,尽管“人性之善也”,人人都有善端,但是不扩充它,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可使为不善也”,所以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那么,虽然人性为善,却又何以可能扩而充之?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论语·季氏》),认为只有圣人才有“生知”。孟子则认为天下之人皆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舜,人也,我亦人也”,“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告子下》),“圣人,与我同类者”。

3、性善论思想的逻辑结构

“孟子的“性善”论其本身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他围绕心、性、天这样三个核心概念展开,其支点是人所具有的同类意识,亦称类本质性。孟子把“性善”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这就意味着人作为“类”的本质是平等的。按照他的思维路向,人的这种“类”本质的平等,体现为人性乃先天所固有,根于“心”,存于“内”,是天生所拥有的本能与良知,并且体现为人人都具有“希贤成圣”的可能性。

4、性善论思想的性质认知

孟子关于四端的完整论述是这样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龄井,皆有休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儒子之父母,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凡有四端龄我者,知者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由上论述可知,孟子的性善论是由先天和后天两部分构成。“四端”是先天内在于人心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开端,这只是说人之所以能向善,有此趋向和可能,并不是说人的善性己经完备。但是,“扩而充之”即自我内省、道德教化、环境影响是后天的,是使人性善的趋向和可能最终完备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孟子在佐证人性本善的根据时,虽然援引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具体道德情境,但这并不动摇他对人性本“善”的信念,并且以此断定“善”乃普遍的人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把人性本善视为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那样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像人人都具有四肢那样不可或缺,这又意味着“性善”既是先验的,又是普遍的。

参考文献

[1]刘敏.高校德育应重视“孝”德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郑晓纯.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德育价值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3]程培学.试析孟子的道德修养观[J].江汉论坛

[4]张平.论孟子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