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凉出土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凉出土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平凉地处陇东地区,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发达,佛教石窟和石刻造像丰富。尤其是孝文帝迁都以前的佛教石刻造像,为研究早期佛教艺术和了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平凉;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8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29-03

平凉地区横跨陇山,位于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古丝绸之路东段南、北道都经过平凉境内。北道从长安出发,沿泾河北上,经今陕西乾县、彬县到达甘肃泾川,从泾川再到平凉,向北出萧关至宁夏固原,沿清水河北上,折向西北进入海原、甘肃靖远,渡黄河向西进入河西走廊。南道由长安沿渭水西行至今宝鸡,再到陇县,经大震关翻越关山向南到达甘肃清水、向北进入张家川,两地都可以到达天水。也可以不经过大震关,向北进入华亭境内,至泾源翻越六盘山到陇西,或者沿祖厉河北上,在靖远渡过黄河到达河西走廊。除这些主干道之外,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支道。佛教随着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传入中国境内,时间不晚于十六国。据《出三藏记集》卷7《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序》记载,此经是十六国时期著名高僧竺佛念在后秦辅国将军姚F支持下于后秦建初六年(391)在安定城翻译的。安定城即今平凉泾川。公元430年,北魏太武帝亲征赫连定,平凉守将“赫连社于、度洛孤面缚出降”,自此平凉纳入北魏版图。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以云冈石窟早期昙曜五窟佛教造像样式为蓝本的佛教造像艺术在北魏境内迅速发展起来,尤以太和年间(477~499)的造像最为著名,平凉境内出土最早纪年的北魏造像也在太和年间(477~499)。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凉地区佛教艺术发展进入高峰期,成就了平凉辉煌发达的佛教文化。本文撷取平凉境内北魏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试简单评析,以飨同好。

一、 华亭造像碑

碑高40厘米,顶宽23厘米,底宽19厘米,华亭县博物馆藏(见图1)。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佛座前浅浮雕一大象。佛磨光高肉髻,面相圆润,面部略残,双耳下垂。着对襟大衣,腰束宽带,衣纹突起,断面成浅阶梯状。大衣双臂褶襞之间几乎等距,成宽条状。双袖宽敞外哆呈直角形。下着裙,裙裾止于佛座边缘,未下垂悬覆于佛座之上,裙襞由上向下呈放射状。舟形背光,圆桃形头光,背光与头光之间刻重层线条,背光边缘用密集的线条刻画。佛两侧为胁侍菩萨,左侧菩萨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持净瓶。右侧菩萨双手合十,着长裙。

此尊佛衣有别于早期流行的通肩式、坦右式,从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播角度看,这一时期南方的佛教文化尚没有对北方造像产生影响,应该是受到北魏关中地区道教造像的影响。这种佛衣样式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而在关中地区则非常流行。北魏时期,关中地区佛、道并行,除佛教造像碑外,道教造像碑,佛、道混合造像碑也非常流行。华亭县博物馆藏的这尊造像碑佛衣类型可以从关中道教造像碑中找到渊源。陕西泾阳出土的延昌二年(513) 张相队造天尊像石(见图2)、延昌四年(515))盖氏造三尊式道教像石(见图3)主像大衣都为对襟宽袖袍服,双臂以及胸前褶襞成等距宽条状,双袖下垂呈直角对称状。华亭造像碑与此两尊道像相比较,大衣形制近乎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平凉禅佛寺遗址出土的西魏造像碑,其供养人着装也与华亭以及关中出土的造像碑佛衣基本相同,衣纹刻画有力,飘逸洒脱,袖口下垂,尖角突出,也应当是关中佛教艺术风格从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传播和拓展。这尊造像碑的年代大约在孝文帝迁都以前。

二、崇信造像碑

碑高106厘米、宽91厘米、厚21厘米,崇信县黄花乡出土,现藏于崇信县博物馆(见图4)。正中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佛头部已残,着覆肩袒右式大衣,大衣领饰细密的折带纹,双臂、僧祗支刻画细密的平行线,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手结禅定印。两边为胁侍菩萨,头部残,上披帛下着裙,站立于相向的护法狮子之上,菩萨身体侧向主尊方向,微呈弓形。披帛向身体两侧拱起,绕臂后向双腿两侧外飘出。拱起部分内饰涡纹,下边飘带刻画细密的平行线纹。宽屏式背光,碑首为尖拱形。边缘从外向内依次饰火焰纹和联珠纹。横椭圆形头光,内饰卷草纹。佛与菩萨中间浅浮雕供养人两身。左边女性供养人头戴鲜卑风帽,身着敞袖短衫,下着裙,左手持长茎花蕾,右手提净瓶。右边男性供养人着宽袖上衣、大口裤,双手捧物。供养人着装体现了胡汉交融的风格。供养人上方围绕头光浅浮雕伎乐天六身,均手持乐器。头光正上方左边伎乐天吹笛,右边弹筝。左上方伎乐天手持细腰鼓,右上方伎乐天手持羯鼓。左右下方伎乐天皆作弹琵琶状。

佛大衣领折带纹样式较早出现于云冈石窟早期昙曜五窟第20窟,为北魏和平年间(460~465)以及太和时期(477~499)流行的标准样式。背光上的联珠纹为波斯萨珊王朝时期流行的装饰纹样,随着丝绸之路经中亚、西域传入内地,多用于钱币、丝织品等器物装饰,后来发展运用到石窟壁画、佛教造像之上。比如云冈第20窟主尊僧祗支边缘就饰联珠纹,西安出土北魏佛造像碑背光上面也用联珠纹作为装饰。此件石造像已经出现北魏关中地区造像的风格。佛衣上面细密的平行线纹,是北魏时期整个关中地区具有地域特色并且非常流行的造像处理技法,日本学者松原三郎称之为“~县模式”。

三、 泾川造像碑

碑残高45厘米、残宽50厘米,厚9.5厘米,泾川县宝宁寺遗址出土,现藏于泾川县博物馆(见图5)。此碑残损严重,只可看到主尊身部、左边胁侍菩萨及部分供养人,残碑用界栏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佛头部分及佛左肩缺失,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细密凸起成平行线泥条状,胸前衣纹呈“V”形并逐渐转变为“U”形,左右对称,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狮子座上。右边胁侍菩萨手握衣带立于旁边,衣袖宽敞,下着裙,线条流畅,右边为胡跪的供养菩萨,弓腰低头,双手持物,一副非常虔诚的形象,姿态惟妙惟肖。中间一层雕刻护法狮子和御狮奴,御狮奴双腿弯曲,臀部着地,双手托举佛座,护法狮子,腿部矫健有力,相向而望。狮子座左边为卷草纹,右边虽残,但可以判断左右两边应该是对称的卷草纹。下层是一排供养人,左边可辨的是八位女性供养人;右边两男性供养人,一完整,一头部残。女性供养人上着衣,下穿裙,双手笼袖,长裙曳地,男性供养人着短衣长裤。男女供养人着装为北魏时期典型的鲜卑服饰,在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性。华亭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造像碑,年代当在孝文帝改制以前,上面供养人与此碑供养人如出一辙。在孝文帝改制后,北方地区依旧非常流行,深受鲜卑民族的喜爱。比如泾川县泾明乡长武城村征集的北魏永三年(534)侯囗德石造像碑佛座前面的供养人仍然身着鲜卑服饰。佛及菩萨上面细密凸起的平行线纹则是北魏时期关中地区典型的佛教艺术风格,与崇信石造像碑相比较,特征更加明显,关中地区佛教造像艺术对陇东地区影响之深可窥见一斑。

四、静宁造像碑

碑高38厘米、宽22厘米,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见图6)。碑通体呈尖拱形,首略残。碑身用两道凸起的弧形分成三段,从上到下空间依次变大。上部雕一坐佛,头部残,左右两边为伎乐天,作弹琵琶状。中间部分为两佛并坐,左右刻两胁侍。下部中间刻交脚弥勒,着通肩大衣,平行线衣纹于胸前成“V”形,两边侍立两菩萨、两弟子。由于残缺,佛及胁侍的面部、衣纹等细节部分不甚清楚。但是这件造像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造型显得极为夸张。佛和胁侍头小颈细,耳朵硕大,头部比例失衡,突出双耳。且每一部分各具特色,上部由于残缺严重,已看不清头部轮廓。中间的佛及胁侍耳朵轮廓呈圆弧形,下部的交脚弥勒和两边胁侍耳朵轮廓则近似为椭圆形且细长,胁侍耳朵近乎垂肩。胁侍着上衣下裙,衣纹呈凸起的粗泥条状,显得非常厚重。

从造像结构和内容看,造像碑所表现的应该是北朝时期非常流行的三世佛组合。上层是释迦佛,中间是释迦多宝并坐,下面是交脚弥勒,分别代表现在、过去、未来。宁夏固原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晚期的四面开龛佛造像塔,属造像塔的一级,宁夏固原隆德神林乡采集。龛内佛像双耳为圆弧形,与静宁造像碑第二龛佛像双耳颇为相似。这种突出佛像双耳、头小耳大、双耳与头部比例失衡的造像可视为北魏时期陇山以西静宁、隆德及其周边地区佛教造像的特征。

这四件造像时间较早,应该都在孝文帝迁都以前。造像不仅具有地域特色,并且受到不同地区文化影响呈现多元化风格。北魏统一北方后,开凿的云冈石窟成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全国佛教石刻造像的模板,皇家造像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平凉地区也不例外。灵台县出土太和十六年(492)郭元庆造像塔(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是平凉境内发现的唯一有纪年的太和年间造像。佛像造形古拙,衣纹线条粗壮凸起成泥条状,既受云冈石窟的影响,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崇信造像碑具有太和年间造像特征,云冈石窟佛像样式对其影响较大,因此,时间应该在太和年间或稍晚。背光宽平低矮,从肩部向下收缩幅度不大,几乎成正方形,是北魏时期宁夏南部、陇东地区佛教造像的特征。泾川王母宫石窟是平凉地区开凿较早的石窟,造像呈现多元化风格,既把河西地区中心塔柱和北凉石造像塔引入其中,又有麦积山石窟三佛的布局,还有云冈石窟的风格。

综上所述,北魏时期关中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对陇东地区影响较大。隆起的细线条雕刻技法是关中地区特有的艺术风格,逮乎西魏仍旧流行。这种艺术风格的影响力从关中地区向四周扩展,远至宁夏南部地区以及山西西南、河南西部地区。

[参考文献]

[1]南朝梁・释僧v.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胡文和.陕西北魏道(佛)教造像碑、石类型和形象造型探究[J].考古与文物,2007,(4).

[4]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赖文英.泾川王母宫石窟造像思想探析[J].敦煌学辑刊,2011,(2).

[6]李静杰,田军.早期单体石佛区域性分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