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课题提出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持久地、兴致勃勃地学习,并且会积极主动、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为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习科学课时,觉得轻松、快乐,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我提出此课题的最终目的。

二、课题研究

(一)问卷调查

1、从目前来看,你喜欢科学这门学科了吗?(六年级)

A.边实验(玩)边学习,喜欢 B.死记硬背,不喜欢 C.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D.抽象、难理解,不喜欢 总 数

数量 24

(男) 22

(女) 15

(男) 13

(女) 13

(男) 12

(女) 10

(男) 11

(女) 120

百分比 20% 18% 13% 11% 11% 10% 8% 9% 100%

调查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升高,对科学课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在生活中,也离不开科学小知识。调查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喜欢边实验(玩)边学习,反对死记硬背。

2.在科学课上,希望老师的做法是:(四、五、六年级)

A.学生动手实验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B.老师做出答案,学生背 C.老师怎样教都可以 总数

数量 258 64 26 348

百分比 74% 18% 8% 100%

调查表明:学生对科学实验最感兴趣,通过知识测试也发现,勤于动手动脑的学生,学习成绩偏高于其他学生,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科学课产生了兴趣,有了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取了很大的收益。

(二)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的学生,其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艺术。一旦他们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好学习小学科学的激情,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活动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2)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很重要,我认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更重要。

学生喜欢上了你,他就会喜欢上这一门课。喜欢上这一门课,他就会认真的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认真的思考,积极的回答。这是每一位老师都能体会到的。

学生喜欢上了你,在你的课堂上,他会全神贯注的涉猎所获取的知识,主动排除其它任何因素的干扰。

学生喜欢上了你,有时父母让他先做的事情,他都停一停,他先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及其它任务。

学生喜欢上了你,学生对你所教学科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在教育过程中释放的是正能量。

2.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

(1)课堂引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位学生,在每堂课上,希望老师“闪亮登场”时,都会带来获取新知的快乐。我用魔术引课,激发兴趣,很有效果。讲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第3课“变色花”时,我利用魔术引课的方法。学生带着神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探求新知的兴趣大增,积极寻找“变色花”的秘密何在。

(2)师生互动、共获新知

成功的引课,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

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体味到直观效果的感觉。例如,讲解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4课“火山和地震”时,如果老师只是枯燥的介绍,或是学生阅读记忆,学生很难理解这一宏观的自然现象。我采用了媒体手段,通过视频、文字资料及解说,学生很容易理解火山、地震形成的原因,知道火山、地震爆发是地球上最危险的自然灾害,通过学习,懂得当火山、地震爆发时,掌握了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轻而易举获得了难以直观得到的知识。学生如临其境,对知识记忆的牢固、持久,避免了枯燥乏味,学习兴趣经久不衰。

教学中,指导学生操作与理论相结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通过观察、分析、记录、对比等一系列的活动,精心指导学生既要看现象,又要看到本质,帮助他们纠正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坏习惯。实验操作有很强的逻辑性,教给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实验步骤和记录数据、列表和作图,从而,分析和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不是碰结果。如讲解五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第5课“电磁铁”时,探讨‘电磁铁磁力强弱跟那些因素有关系?’我认真检查了各学习小组的实验器材,讲解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及有关的注意事项,各组组长做好了明确分工,谁观察、谁记录、谁操作等,操作时,要结合教材的理论有序进行,先研究哪个问题?先控制那个变量?先记录那个问题?学生通过手动脑记,然后,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中,组建兴趣小组,引入竞争机制。依据班级人数、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编排学习小组,开展“师帮生、生帮生”活动。引入‘班与班、组与组、组内成员之间、男女生之间’竞争机制。竞争中,实现了共同进步,实现了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竞争中,学生们赛出水平,赛出能力,赛出质量。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敏性。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避免了学生课堂上“走神”现象,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脑力劳动,而不是痛苦。如上面讲到 “电磁铁”, 探讨‘电磁铁磁力强弱跟那些因素有关系’时,我引入了小组竞争机制,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教师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利用自身感官来接受四面八方的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获取最佳教学效果,这是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维和知识间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中生趣,在趣中学,趣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