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又是一年粽叶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几天,和先生逛街,走至超市,发现各个商家都推出了各色各样的粽子,有肉馅的,有豆沙馅的,有蛋黄馅的,原来,端午节已经悄然而至。
还记得小时候,每临端午节,母亲就会张罗着包粽子。她先把糯米浸泡,又做好各种馅。父亲会在旁边打下手,帮着把粽叶洗净。父亲一边把粽叶递给妈妈,一边给我们讲有关粽子的故事。
父亲说,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粽子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大诗人坡还写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竹叶、芦苇叶包糯米,但馅料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一边听父亲讲着,一边见妈妈拿起两三片粽叶,顶端对齐,然后轻轻地展开,用双手圈成漏斗状,舀几勺米放进去,再裹起来捆好。我见妈妈包得这么简单,也学着她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我怎么也弄不起来,不是这边漏米,就是那边叶子滑下来,好不容易包了一个,我得意洋洋地把它拎在手上,甩了甩,可是,才甩两下。叶子就散了,米撒了一地,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一旁的哥哥更是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我恼羞成怒,追着哥哥打着闹着,早把学包粽子的“宏愿”忘得干干净净……
如今,闻着阵阵粽叶香,我想起了年事已高的父母,该在端午节和哥嫂一起回去看看他们。去之前,我要先准备好粽子,肉馅的,豆沙馅的,对了,还有八宝馅的。当然,这都不是自己亲手包的,因为我还是没有学会怎么包粽子。
周末,我和先生坐车回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屋里一片欢声笑语。原来哥嫂和侄儿也来了,正和父亲母亲一起包粽子。母亲看见我进屋提着一包买来的粽子,笑着说:“丫头,快来,还是让妈教教你怎么包粽子吧。”
八宝棕
原料: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薏苡仁、红豆、绿豆、虾仁、青梅各50克,瓜条100克,金橘75克。
做法:
1 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 将枣、薏苡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虾仁炒熟切碎;瓜条、金橘、青梅切成粒。
3 将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线捆好,入锅煮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