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强化经济效益审计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化经济效益审计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要标志,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新型审计,它在审计目的、职能、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财务审计的范围。

【关键词】 经济效益审计;企业经济效益;难点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活动。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经营资金效益审计

随着资金成本的提高,经营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大因素,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要重视对企业经营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和分析。

1.固定资金利用效益的审查。固定资金即企业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对企业固定资金的审计就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果的审计。固定资产的审计主要是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充分提高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要重视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现象。

2.流动资金利用效益的审计。在对流动资金进行审计时应将各项往来账款作为重点。往来账款容易形成呆死账,呆死账的形成有外部原因所致,有一部分则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如:赊销产品后不及时催收货款,造成应收货款错过诉讼时效,失去法律保护,给企业造成损失。再如,如果企业备用金的管理工作不严格,由于借款人员工作调动或恶意拖欠,使借款难以收回,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此外,还应对抵减企业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进行查实。

企业资金的体外循环也应引起重视,在进行集团式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下属的单位应上交集团公司的款项,或是下属公司故意拖欠,自行使用,达到长期占用集团公司资金的目的,在进行会计报表合并时,不将实现的全部利润或亏损反映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或是集团公司授意下属单位不上交,不作为集团公司的收入入账,而将一些不便在集团公司报账的费用在下属单位报账,或是在集团公司急需时再上交,人为地调节收入和利润,违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二)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企业项目投资包括技改、扩建、新建等投资。在市场经济中,不确定因素较大,上项目普遍存在投资风险,实践中不少企业盲目投资,重复上马造成经济损失或投资效益不佳,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对那些有项目投资内容的企业,应将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作为重点,要进行项目投资方案可行性的评价,考虑投资的时间价值与投资的风险价值,对项目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三)企业成本效益审计

成本效益体现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低成本决定着高市场占有率和高效益,因此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效益审计就显得十分重要。进行成本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重点,一是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制订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实现;二是成本的高低,审查其真实性、正确性和合规性。对构成产品成本的诸要素进行查核,证实成本支出的真实性是产品成本审计的核心;三是对成本的升降进行因素分析,提出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为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信息;四是审查评价成本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四)经营决策效益审计

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好坏,有时一项决策的失误就会使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加强事前审计工作,如对决策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要审查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已提供选择的决策方案,要进行合理性、效益性审查,确保企业作出正确决策。其次,要掌握企业的经营要素,分析企业的人、财、物资源是否与经营目标相适应,是否达到合理配置和最佳效能。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难点

(一)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衔接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有一部分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的,内部审计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有责任帮助本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本单位的目标,并协助本单位的管理人员了解信息,评价经营方案、经营决策,但这些方案和经营决策最终仍是由企业管理人员确定并负责实施的,内部审计人员只是根据审查评价的结果提出建议,而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其次,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不认同或认同程度较底,造成重复审计和审计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有一个很好的链接点,外部审计既能很好地利用内部审计已有的审计结果和审计资源,又能保持外部审计较高的独立性,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效益审计模式。

(二)审计队伍内部建设亟待加强

为了适应转型期间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审计队伍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强:一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复合性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水平。审计中所遇到的各类经济活动,均与审计规范、法律法规紧密相连,为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需要加强对审计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三)实行新会计制度后的挑战

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一是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审计技术需要升级;二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加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现在许多公司经营不善,出现现象,归根结底与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帮助企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内控制度,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内控制度,并用这套制度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

(五)在对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

涉及对企业经营决策审计时,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如由国家审计来做,在某种意义上就有审批的成分,这样国家审计就保持不了其独立超脱的地位,再者国家审计也不能干预影响企业决策。如由内部审计来做,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又使它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比较单调,大多数内审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对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不是很熟悉,进行企业决策审计困难较大,形成审计部门实质上不进行决策前的审计,只是在决策项目失误或收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时才进行审计,起不到经营决策审计应有的作用。

总之,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挑起为企业“诊断”的这一重担,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竹德操,吴云飞, 达世华.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

[2] 马永清,马儒冠.新编实用内部审计[M].山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