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二本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二本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介绍了职业理想与理想的概念以及理想形成的三个过程,分析了二本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有利条件及确立职业理想存在的障碍,最后提出了引导二本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策略

关键词:理想;职业理想;障碍

作者简介:卿硕(1981-),男,湖南永州人,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 梧州 54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梧州学院2011院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梧州学院大学生职业理想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35-02

一、理想与职业理想概述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1]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理想的一个部分,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重要手段。

理想的形成表现为如下三个过程:理想的形成是生理和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理想的形成是由外在的社会需要向内在的自我需要的转化过程;理想的形成是由模糊到清晰的价值明确过程。理想形成的过程,呈现的特点是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社会需要的转化、价值追求的明晰。[2]

二、二本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有利条件

1.学习能力较强

二本大学生相较于一本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然而仍然处于同龄学生中等以上水平。学习能力为他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在某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且对理想形成的三个过程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大学校园的环境相对来说更容易激发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

虽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环境,但是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校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校园基础设施良好,特别是图书馆能够为学生们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大学生处于相同年龄段,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互相激励,这些互动会加深他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和砥砺他们的意志,有利于他们确立职业理想。第三,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与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和支持。目前二本院校往往把学生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不同程度向学生提供一些职业理想方面的辅导,对于一些与职业有关的活动,学校也是大力支持。有关就业方面的教师,随着与用人单位沟通的增多,对于企业的需求也有一定了解,也积极把他们的这种经验传达给学生。这些对于学生认识企业以及职业理想的确立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家庭和社会对二本大学生有一定的期望

一定的期望能够增加一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本大学生在父母眼中仍然是一个不错的群体,父母对他们也有较高的期望。相对于一本大学生,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没有那么高,包袱也没那么大。相对于三本大学生,父母的期望更高一些,而他们通过努力也比较容易达到父母的期望。相对来说,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最健康的。这种健康的期望能够激发大学生努力和上进,而这对于确立他们的职业理想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三、二本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障碍

1.缺乏有效的、足够的指导

当前在高校中,专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的教师很少,基本上是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在该方面的专业知识本来就不够,再加上辅导员的事情很多,很难把重心放在职业理想这个源头上面,所以我国职业理想方面的师资力量是缺乏的。而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往往也是侧重于职业定位等层面,而忽视了职业理想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事实上,职业理想的培育需要一定时间,职业生涯指导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也代替不了学生确定职业理想。

我国对于职业理想形成的理论研究欠缺操作性较强的成果,使得对于职业理想方面的辅导更有难度。

2.思想尚未成熟,意志力薄弱,主体意识和使命感缺乏

大学生接触的事物和阅历都少,心理上尚未成熟。一些学生可能还幻想着轻松几年,或者拿一个文凭了事,对于“我想干什么”这种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或者说没有一种强烈的意愿去回答“我想干什么”。

意志力薄弱,受外界诱惑较多且没有自己的主见。大学校园相对来说是一个宽松的环境,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放松了学习,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安逸的思想也会对他们产生较深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过分沉迷于网游,每天无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花大把时间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3.对社会需要的认识和对个人的认识欠缺

大学校园虽然比高中校园更接近社会,但仍然离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许多大学生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本专业哪些技能才是社会需要的”等问题缺乏了解,同时也没有在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兴趣和才能,所以他们很难完成由外在的社会需要向内在的自我需要的转化过程,形成一个既切合实际又可以发挥他们才能的职业理想。只有找到了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的结合点,才能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也只有这样的职业理想才能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4.想象力缺乏

理想说到底是一种想象。没有想象,没有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设想,是产生不了理想的。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大学生擅长做题,并且每个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合则不能得分。二本大学生是应试教育中比较好的“产物”,反过来说也是中规中矩、不敢大胆想象的一类学生。

5.价值观尚未清晰化

大学生社会阅历少,他们的价值观尽管已经形成,但是社会上形形的价值观对二本大学生有较大的冲击,他们只有在实践中经历过洗礼之后,才能真正明晰自己的价值观。

四、引导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策略

1.加大对职业理想方面的辅导

我国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前的理想基本上就是考上某一所大学,一旦进入大学他们的理想就没有了。并且他们往往不知道职业理想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职业理想是怎么样形成的、其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因此当前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方面的辅导。学校可以专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并且要求每一个辅导员在职业理想方面的知识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2.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

职业理想回答的是“我要干什么”这样一个主题,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个自卑的人即使能够确定职业理想,也是自卑的职业理想,而自卑的职业理想肯定是难以激发热情的。自信的来源可能五花八门,但成功与成就肯定可以增加自信,而要使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则必须能够提供不同的舞台让有不同才能的学生获得成就。事实上,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更能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正确的认识自己,这对于职业理想的确定至关重要。

3.教学面向应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确立职业理想

大学生的价值观往往比较模糊,也就是说他们很多方面都想兼顾。但只有在实践中,他们才能深切认识到“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等一些有关价值观的问题。这些问题清楚了,价值观也就清楚了。总而言之,只有有了能够让学生为之努力的职业理想,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实践一方面是学校组织安排的实践,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己想办法参与的实践。学校安排的实践,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科学性,而学生自己参与的实践,则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往往受自身判断的影响,科学性不够。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给予其指导和鼓励。

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对社会的了解深刻了,才能体会到社会的需求,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才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

教学面向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加大应用型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备选门数。二是课堂教学应以案例教学为主,积极鼓励学生讨论。三是应努力增强课程的可操作性。

4.重奖创新和创造,树立榜样,创造积极的校园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要树立的榜样应该是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并努力去践行且取得了一定进展的学生。目前二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以学习为主,每个方面都能兼顾的“全才”,这种导向对树立职业理想极为不利。可专门就职业理想的树立与践行和取得的成绩方面设立奖励。不仅要对树立职业理想且践行良好的大学生进行物质奖励,也要给予其必要的精神奖励,同时奖励面也不能过窄,这样才能激发二本院校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强烈愿望。

积极的文化是树立职业理想的温床,而要发展积极的校园文化就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进取精神,这是树立职业理想非常重要的基础。当然每个学校都可根据自己的定位,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和鼓励某些方向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梅,郭秀荣.浅析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确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6):65-66.

[2]王柏棣,王平.简论理想形成过程的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