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问题若干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问题若干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内部审计是各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置的,代表学校管理决策层对校内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查,达到查错防漏、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服务的目的。结合高校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针对现状问题探索对策,对进一步发挥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审计程序;审计机构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16-02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肇兴于1985年,是各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置的,代表学校管理决策层对校内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查,达到查错防漏、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服务的目的。纵观高校内部审计,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高校内部审计职能流于形式,审计组织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严重不足,审计过程欠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要真正落实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必须妥善处理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

一、保证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004年4月13日教育部颁布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强调学校审计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促进学校强化内部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加强廉政建设,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1]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就要尊重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确保高校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第三条规定“高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大的高校(年收入5亿元以上或教职工人数在3 000人以上)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2]然而,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尽管有些高校已经符合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要求,但也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是辅助高校内部管理的机构,是为高校内部服务的。原则上应与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但我国高校在机构设置上大多采取审计处室和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行政关系难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有的高校内部审计甚至隶属于纪检监察部门,导致内部审计地位甚至低于审计部门。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机构不独立,内审人员独立性比较差,无法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气,严重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高校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直接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单位组织对内部审计的定位不准确,机构设置以及人员在形式上都缺乏独立性。因此,高校对内部审计的审计决定或审计建议不重视,导致审计工作很被动,审计结果难以落实,进而阻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职能流于形式,处于一种“没有不行,有了作用不大”的尴尬境地。

有效履行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确保其独立性方能适应高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频繁的需求。高校内部审计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需要保持其独立性。此外,高校内部审计由传统的以财务收支监督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更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采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对院校最高行政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任何的行政隶属关系,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制约、促进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优化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结构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机遇和挑战,练就一支职业道德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养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充分履行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障。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覆盖面广,业务复杂,涉及专业领域宽泛,知识综合程度高,这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都有明确的规定。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基本元素。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保持职业谨慎,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自律,爱岗敬业。但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为高校最“精简”的部门,多数为出身于会计、财务职业,团队结构单一,不能适应物资管理、工程技术、教育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经验的需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作业能力差,分析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低,缺乏现代化审计手段,职业谨慎不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等状况,导致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大都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搞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活动上,就不难想象高校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其他职能难以发挥。

有效保证学校教育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确保在人员数量和人才质量上的投入力度,团队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熟练掌握审计、工程技术预算、经济数学、税务、计算机应用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培养懂财务、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养的要求。鼓励内部审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适应高校快速发展中的形势变化,参加业务学习和后续教育,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相关技能资格考试,采取以“考”促学的办法,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及时了解行业法规和国家政策,适时更新知识,及时掌握审计的先进方法。

增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审计监督奖罚制度,实现绩效与个人利益挂钩。建立激励机制,将内部审计人员的德、能、勤、绩的综合表现与个人的奖金、津贴、职务职称晋升相挂钩。树立效率审计的理念,严格审计时效,不断改进审计方式,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此外,把以人为本的审计理念贯穿到审计的每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审计人员的人文关怀。注重工作方式和沟通艺术,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审计环境。

三、健全完善高校内部机构的审计程序

高校内部审计要重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审计,真正为高校管理服务,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管理服务主要职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规定“高校内部审计应坚持审计控制与审计评价相结合,根据业务特点,采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等方式组织审计业务。”[2]大概工作程序包括: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编制审计方案、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编制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审批、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审计事项结束、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