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报科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报科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1年《情报科学》载文、基金资助、作者和引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情报科学》近几年的有关数据做对比,以期能帮助读者了解该刊,并为该刊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情报科学;统计分析;载文;作者;引文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308-02

0 引言

《情报科学》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与吉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大型国家级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吉林省科技类一级期刊,它所刊载的论文反映了情报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状况和发展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和《情报科学》2011年(1-12期)现刊为数据源,分别从载文、作者和引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近几年图情界同仁对《情报科学》相关统计数据做对比;一方面为主办单位掌握期刊现状、提高办刊质量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读者了解该刊,并为研究者进行文献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1 载文统计分析

1.1 载文量分析 载文量是某种期刊在一定时期所刊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衡量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期刊的载文篇数、期均发文量、篇均页数、篇密度等充分反映了期刊的信息量[1]。中国知网统计2011年《情报科学》刊载论文397篇[2],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2011年《情报科学》总页数为1920页,载文量为397篇,期均发文量为33.83篇,篇均页数为4.84,篇密度为0.21。与该刊2009年[1]、2008年[3]、2007年[4]的统计结果相对照,发现各项数据都很接近,反映了《情报科学》多年来一贯稳健的办刊风格,显示出了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应坚持的务实作风。4.84的篇均页数说明该刊论文篇幅较长,信息容量丰富,有利于作者更深入地展开对某领域或课题的论述,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这是该刊质量高的原因之一。

1.2 各栏目载文量统计分析 分析期刊各栏目的载文量,可以了解一种期刊的发文重点和办刊特色。《情报科学》设有专论、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博士论坛及综述五大栏目,统计结果见表2。

《情报科学》栏目自2008年调整后,栏目设定更加简明、稳重,五大栏目特色鲜明,基本形成以“理论研究”和“业务研究”为重点,“博士论坛”、“专论”、“综述”为特色,五大栏目良性互动的选题策划格局。“理论研究”122篇,占30.73%,“业务研究”144篇,占36.27%,充分说明该刊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应用的研究。“博士论坛”载文67篇,占到16.88%,同比前三年一直是稳步增长的,显示出该刊对后备办量的重视与栽培。“专论”栏目载文32篇,图情界资深学者马费成、王知津、邱均平等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栏目发文2-3篇,他们的研究有较强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情报科学》增色不少。“综述”属三次文献,它专题性强,能反映出某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2011年共刊载32篇综述,占总量的8.05%。

1.3 基金论文统计 基金论文是由国家及各地政府和有关机构资助的重点学术课题,由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承担。基金论文发文量反映了期刊对基金研究者的吸引力,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指标。2011年《情报科学》发表各类基金论文189篇,占论文总数的49.7%,即基金论文率为49.7%。这一数值与2009年的34.79%[1]、2008年的38.57%[3]、2007年的29.47%[4]相比升幅较大,且有一篇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论文,说明该刊吸纳各类基金论文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与国内图情领域其它期刊相比,基金论文率低于《情报学报》、《情报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等,排在第七位,表明该刊基金论文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表3统计了2011年《情报科学》基金论文的基本情况,其中国家级的资助项目74篇,占基金论文总量的18.59%;充分反映该刊吸纳高级别基金论文的能力很强,很受研究者的青睐,同时也说明该刊在图情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时效性。

1.4 学科类别统计 学科类别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期刊重视某学科的学术成果,了解到学术论文的学科交叉度[1]。表4是按发文量排序,统计出排名前10位的学科类别,“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以228篇的发文量位居榜首,“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新闻与传媒”等学科也有大量文章发表,表明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是以图书情报和数字图书馆研究为主,其次是与计算机科学、新闻与传媒、企业经济有关的学术成果,这与文献[1]的统计结果相接近。也说明情报学学科就是不断地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营养,通过自身学科的内化,不断地演变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同时也辐射到其他相关学科。

1.5 中文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缩影,是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词,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图情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进一步揭示该领域研究所处的阶段,并可据此预测研究趋势和走向。统计2011年《情报科学》论文关键词发现,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关键词就有40个;按载文量排序,本文仅列出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图书馆(46)、知识管理(13)、知识转移(12)、情报学(12)、知识共享(10)等以明显优势排在前列,文献篇数都在10篇以上,表明该刊所刊载的论文主题涉及面既深入广泛,又重点突出,始终与图情学当前的研究主题保持一致。

2 作者统计分析

统计指标包括:作者的合作情况、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机构分布、职称分布、年龄分布等。

2.1 作者合作情况 文献计量学一般用合著率和合作度来衡量科研论文的合作情况;合著率和合作度是评价合作程度的最直观和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以及衡量论文研究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指标[7]。2011年《情报科学》载文398篇,共有841人次作者参与完成,其中合作论文274篇,合作率为68.8%,合作度为2.11人/篇。二项数值均比2009年的62.62%、1.91人/篇[1],2008年的65.36%、21.99人/篇[3]有较大升幅。

2.2 作者地区分布 经统计,2011年《情报科学》论文作者来自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充分说明该刊在国内图情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吉林以87篇的绝对优势位居首位,表明《情报科学》立足吉林,面向全国的特点;湖北、北京、江苏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以上四省市共发文228篇,占论文总数的57.3%,是该刊论文来源的核心地区,而西北、西南地区发文量很少。从作者地区分布看,图情学研究的繁荣与否同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直接有关,经济发达地区图情事业的整体水平较高,为图情学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故研究力量雄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图情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研究力量薄弱,如青海、,几年来近乎是空白地区。

2.3 作者机构统计 2011年《情报科学》论文作者来自110多家机构,说明《情报科学》发文机构涉及面非常广泛,吸收来自各类不同机构的情报能力很强;而且拥有一批较为稳定的核心发文机构,如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以59篇、38篇的优势名列前茅,华中师范大学(25篇)和南京大学(18篇)位居第三、第四名,中国科技所(10篇)、东北师范大学(8篇)南开大学(7篇),上述7家机构,合计发文165篇,占论文总数的41.5%;表明高校是我国图情研究领域的主力军,科研院所则是另一支重要力量。这一统计结果与文献[1]、文献[3]完全相同。上述高校大多拥有本学科的博、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着较强的整体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故提供情报的能力极强,为《情报科学》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稿源。

3 引文统计

引文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术期刊信息吸收能力和相互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引文期刊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3.1 引文量统计分析 引文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论文作者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文献情报的了解和吸收能力。引文量越大,说明作者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越强。经统计,2011年《情报科学》引文总数为4478条,篇均引文数达12.25条,高于2009、2008、2007年的11.18、10.76、10.51条。统计数据说明了该刊作者的情报意识很强,有很好的吸收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对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利用程度高,研究的空间广阔;也反映了《情报科学》编辑们注重刊物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办刊严谨的工作作风。

3.2 引文类型统计分析 引文类型把引文分为期刊、图书、网络资源及其他(包括报纸、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统计发现:2011年《情报科学》期刊论文的引用数为3436条、图书的引用数为290条、网络引文752条。期刊引用数是图书引用数的10多倍。这一统计非常符合图情学研究的特点,该学科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历史较短,经典著作较少,而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所以研究一般以学术论文见长,著书立说者较少,导致了本领域期刊的使用率大大超过图书。与2007、2008、2009年数据相对比发现,引文类型中,来自期刊和网络的引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开放存取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本学科研究人员利用及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逐步增强的具体体现。研究还发现来自学位论文的引文数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这与近几年我国本领域博硕士学位授权机构数量增多,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学位论文产出量大幅度提高有关。

3.3 引文语种统计分析 引文语种的分布是测试作者利用国内外文献和该刊情报吸收能力的指标。2011年《情报科学》的中文引文达3192条,占71.3%,外文引文1253条,占28.7%。外文引文率与2009、2008、2007年相比(分别为37.75%、32.87%、30.93%)有所下降,但也能说明该刊作者注重吸收和利用国外参考文献和科研成果,不断提升研究水平的现状。从《情报科学》引用的外文文献来源看,大量引文是从网络获取的,说明作者吸收和利用国外参考文献的能力、范围在扩大;因此,加强研究者的外文训练和对外文文献的使用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4 结语

通过对2011年《情报科学》多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情报科学》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拥有一个分布在全国各高校的精英作者群,形成了独特的办刊风格与特色,已成为我国图情领域重要的信息源。愿《情报科学》在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为推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永山.《情报科学》2009年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科学,2010,(11).

[2]中国知网[DB/OL].省略ki .net / Kns55 / brief / result. aspx?dbPrefix=CJFQ,2011-12-15.

[3]刘涛.2008年《情报科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科学,2009,(09).

[4]刘芬.2007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