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先秦服色的尊卑礼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先秦服色的尊卑礼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说文解字》共收集了29个服色字,共包含七种颜色即:赤、青、黑、黄、白、紫、绿。通过考察它们在先秦时期的尊卑礼俗及演变,发现赤、青、黑、黄四种颜色是尊者的服色,绿色是表卑者的服色,紫色是由卑者变为尊者的服色,白色是由尊者变卑者的服色。

[关键词] 《说文解字》;颜色字;先秦;服色礼俗

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总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尔雅》只是零星谈到了物体的颜色,直到许慎的《说文》才客观上使表服色的字较为系统地得以体现。

《说文》中关于服饰颜色的字共有29个,都分布在“糸”部中。具体如下:、缟、绿、缥、、、绌、绛、绾、缙、、缇、、紫、红、绀、、缲、缁、、、、、缛、、纶、缃、绯、。

一、系统归纳服色字中的具体颜色

对以上表示服色的29个字所代表的具体颜色进行考察,可以划分成纯色与混合色。其中纯色有:白色,赤色,红色,绛色,黑色,黄色,绿色。混合色有:青黄色,青白色,丹黄,赤黄,青紫,赤白,紫青色,青赤色。所以,《说文》服色字所代表的颜色可以系统归纳为:白,青,绿,黄,赤(丹色、绛色、红色),紫与黑。

在下文中,将对“赤、青、黑、黄、白、紫、绿”这七种表示服饰颜色的字进行具体阐释。其中,前五种颜色是传统的五色观中的五色。

二、《说文》服色在先秦时期的尊卑礼俗

自从人类步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之后,服饰的色彩,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就一直体现着森严的等级,成为不平等观念的一个物化象征。

1、赤色

《说文・赤部》:“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属皆从赤。”赤在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光亮、明亮的颜色,如南方烈日中天之色;从火,即指如同火光的颜色。

杨伯峻为《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作注云:“古代大红色叫朱,这是很贵重的颜色。‘红’和‘紫’都属此类,不用为平常家居衣服的颜色。”在周代,大红是贵族常用的服色,如《诗经・豳风・七月》:“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反映了当时男子以穿大红的裙子为贵。《吕氏春秋・孟夏纪》:“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从天子所着的服装、配饰的颜色可以看出,朱和赤都是比较尊贵的服色。

“赤”是古人心目中是正色,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因此,“赤”色便自然而然地与王侯显贵、朝廷京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2、青色

《说文・青部》:“青,东方色也。”段玉裁注:“考工记曰,东方谓之青。”

《说文》对东的解释,“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尚书・虞书・尧典》:“平秩东作。”“东作”指的是春天的农事耕作,跟劳作的地点方位并无必然的关联,是因为东方乃是新生命开始的地方。《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写道:“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从帝王的服饰到所使用的事物,都以青色为主,正是为了与天相应,以青色来迎接新的一轮开始。《礼记・玉藻》:“君子狐青裘豹”。这里的君子是士大夫,是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上层社会。王文锦在《礼记释解》中说道:“士大夫穿狐青裘,用豹皮镶上袖口”。青色在此处是士大夫所使用的尊贵的服色。

3、黑色

《说文・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黑的本义是烟熏火燎的颜色。

《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缁衣之好兮……缁衣之席兮”,译成现代汉语是“黑色官服真合适,黑色官服真美好,黑色官服宽又长”,这些都是对缁衣的赞美,缁衣是卿士听朝的正服。《战国策・赵四》:“左师公曰:‘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这里的“黑衣”是宫廷侍卫的代称。作为一个诸侯国地位很高的忠臣,希望最爱的小儿子补得黑衣之数,可以说明黑色在当时是一种尊者的服色。《史记・秦始皇本纪》:“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秦始皇认为自己是以水德而得天下,所以崇尚水之对应色,即黑色。故而,秦代服色以黑为尊。

综上所述,黑色在先秦时期,是尊者的服色。在周代曾是朝服的颜色,战国时期宫廷侍卫的服色是黑色,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后,获水德之瑞,在服色上,大力推崇黑色。

4、黄色

《说文》:“黄,地之色也。”

《易经・坤卦》:“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正是黄色象征意蕴的来源:古人崇拜土地,也就崇尚土地的黄色。《易经・坤卦》:“六五,黄裳,元吉。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黄”是大地的本色,为中色。“元吉”,大为吉祥。此句是说:穿不显眼的黄色下衣是很吉祥的。《诗经・邶风・绿衣》有这样的诗句:“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古时候衣为上衣,裳为下衣,衣用正色,裳用间色。朱熹注:“间色贱而以为衣,正色贵而以为里,言皆失其所也。”“绿衣黄里”、“绿衣黄裳”指黄绿上下颠倒、里外不分,就如同尊卑位置颠倒,不合礼仪。显然,黄色象征尊贵。

5、白色

《说文・白部》:“白,西方色也。”

《史记・殷本纪》:“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他的美德泽及飞禽走兽,在他统治期间,崇尚白色,在服色上是以白色为尊色。《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士不衣狐白。”王文锦在《礼记译解》中解释说:“国君穿狐白裘……士地位较低,不能穿狐白裘。”白色在此是一种非常尊贵的服色,地位比平民要高的士,尚且不能穿白裘。《史记・封禅书》:“秦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通权火,拜於咸阳之旁,而衣上白。”在秦始皇在祭拜的时候,是穿白色的衣服,这里的白色所蕴含的意义,显然不是商汤王所尊崇的白色服饰。

由此可以总结出,商汤王是以白色为尊的。秦王在朝拜时,“衣上白”,说明白色服饰是与祭拜有关的颜色。所以,在先秦时期,白色服饰并不是单一的表尊者的服色,而是由尊者服色逐渐演变成卑者服色。

6、紫色

《说文・糸部》:“紫,帛青赤色。从糸此声。”原指青红色的丝织品,后来专门用来指称这种颜色。

《韩非子・外储说》中记录:“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五素”也换不来“一紫”,为了国内百姓不再追随自己服紫以降低生活成本,齐桓公不得不放弃穿紫服。后人以“一紫”或“齐紫”来比喻上行下效。《论语・乡党》“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孔子认为按照礼仪,君子的服饰不能用绀和这类不纯正的颜色,红和紫这类纯正的颜色也不应该用于便装和家居的衣服。“朱”是正色,“紫”是间色,虽然都是纯色但不能以邪乱正取代“朱”的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良夫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太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三罪即紫服、袒裘、带剑。可见,卫君也以紫衣为常服,而且禁臣下僭用,违者甚至遭杀身之祸。

所以紫色的地位是逐渐上升的,在齐桓公时还是国君与一国百姓都可以穿紫色服饰,但是大约到鲁哀公十七年时,已经禁臣下穿紫色服饰。所以,紫色服饰在先秦时期的地位是由卑到尊的。

商汤王建立商朝后,是以白色为尊的,故商汤时的白色服饰显然是一种正色。周王在杀掉暴虐的纣王及其妾时举白旗,说明白旗是有胜利的意义。秦王在朝拜时,“衣上白”,说明白色服饰是与祭拜有关的颜色。故在先秦时期,白色是一个由尊色变为卑色的服色。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华梅.服饰起源与中国原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7]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作者简介:朱丽师,女,湖北十堰,湖北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