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路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路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级技能型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如何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让高职毕业生实现“体面就业”,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13-02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将从原来的主要依靠消耗物质资源和依赖低成本劳动的粗放型经济转化为主要依靠资本、技术和制度创新的集约型经济,并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实现传统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生产服务专业化。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级技能型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然而,现今社会虽存在着“技工荒”,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很不理想,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市场调查发现现在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并不理想,存在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起薪低、转岗率高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务院起草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意见,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出发,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就业服务能力,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的“体面就业”。

一、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的内涵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对于人才认识的偏差和其他各种因素,导致技工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待遇偏低。麦可思研究院通过对2011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专业相关度只有63%左右;就业起薪低,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仅为2749元;且转岗率较高,半年内离职率达到42%。在这种形势下,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就业”已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要想实现高职毕业生的“体面就业”,就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体面就业,“体面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前任总裁胡安・索马维亚于1999年在其就职演讲中提出的,其内涵为:就业不仅是获得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使劳动者获得一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与潜力,并得到充分尊重的职位。具体到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就是指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并能够获得专业对口、自己喜欢、待遇公平、权利能够保障、并能获得充分尊重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其中自主选择是体面就业的前提,它可以保证学生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职业;专业对口是体面就业的关键,它可以保证学生在工作中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对工作技能充满自信;权利保障是体面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连基本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体面工作根本无从谈起;薪资待遇不仅是就业者的基本生存需求,更是其工作价值的直接体现;获得充分尊重不仅是体面就业的重点,更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体面就业是近年来提倡的核心就业理念,也是创建和谐型经济社会的关键,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

二、促进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就业指导,改变就业观念

首先要明确体面就业不是“面子就业”,职业只是劳动分工不同,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对技工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偏差,认为当技工不如坐办公室“体面”,但这一状况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而出现很大改观,如以前被认为又脏又累的汽车修理工,现在却成为了“黄金职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存在“低分上高职院校”的现象,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并非成熟思考的结果,而是高考失利的无奈选择,大多数学生受到世俗择业观的影响,对技工的职业前景并不看好,这势必影响其学习和就业积极性,因此对于高职学生完善就业指导,改变就业观念是促进其更好就业的思想基础。在高职教育中应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技能培养的始终,针对高职特点创建高职就业指导模式,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重视就业观的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增加自主择业机会

自主择业是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的前提,只有在面对较多选择机会时,毕业生才有可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而能否进行自主择业主要取决于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否能受到各个企业的欢迎。为增加学生自主择业的机会,学校应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取决于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取决于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卡耐基曾说过“成功的素质15%来自于专业知识,而剩下的85%是依靠与人相处的技能”,在高职教育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和实用性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接轨;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社会能力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处事技巧,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协作,提升工作效率。只有通过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增加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实现体面就业。

(三)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转型背景的影响下,社会要求高职毕业生不再是机械性的操作工,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任何人仅凭学校学到的知识工作一辈子是不可能的,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质量的高低。要实现高职毕业生的“体面就业”,就要重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是高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想长久的胜任岗位要求,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并在岗位中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发现新工艺、推出新技术等,只有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足够的资本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工作,使求职的途径不再是被动型就业,而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在工作中获得足够的肯定和满足感,从而实现体面就业。

(四)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就业

2006年3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为我国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高职院校在近十年的发展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一边在课堂学习,一边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工学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适应能力强、实用技能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还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拓宽途径,并满足企业转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体面就业。

总之,让高职毕业生实现体面就业,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意义。要想实现高职毕业生的体面就业,就要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使其积极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教学中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能够长久胜任持续变化的工作岗位需求,并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中,积极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努力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为毕业生的就业保驾护航,全方位、多途径的实现高职毕业生的体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