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钻孔灌注桩目前在沿海地基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因属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且由于软土的特殊性质,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根据本人的施工实践,对其中一些主要的质量通病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望通过与同行们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施工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 钻孔灌注桩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U655.1文献标识码:A

以下是施工过程中易产生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缩径

1.1 产生的原因

(1)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泥块较多,再加上终灌拔管过快,引起桩顶周边夹泥,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

(2)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导致局部孔壁土层失稳坍落,造成砼桩身夹泥或缩颈。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桩后形成护颈。

1.2 防治措施 预防缩径的关键是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泥浆能保持孔壁平衡。

(1)使用直径合适的钻头成孔,根据地层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

(2)成孔施工时应重视清孔,在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清泥,预防清孔后的在浇筑砼的过程中局部坍塌,导致缩径的产生。

2 断桩

2.1 产生的原因

(1)砼拌和物发生离析使桩身中断。

(2)灌注中,发生堵塞导管又未能处理好;或灌注中发生导管卡挂钢筋笼,埋导管,严重坍孔,而处理不良时,都会演变为桩身严重夹泥,砼桩身中断的严重事故。

(3)灌注时间过长,首批砼已初凝,而后灌注的砼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或导管进水,未及时作良好处理,均会在两层砼中产生部分夹有泥浆渣土的截面。

2.2 防治措施

(1)导管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砼的重量;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毫米,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导管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米,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

(2)导管在浇灌前要进行试拼,并做好水密性试验。

(3)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与拔管速度,导管不宜埋入砼过深,也不可过浅。及时测量砼浇灌深度,严防导管拔空。 (4)经常检测砼拌和物,确保其符合要求。

3 桩顶局部冒水、桩身孔洞

3.1 产生的原因

(1)水下砼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过大,导管内外砼新鲜程度不同,再加上灌注过程中上下活动导管过于频繁,致使导管活动部位的砼离析,保水性能差而泌出大量的水,这些水沿着导管部位最后灌入的、最为新鲜的砼往上冒,形成通道(即桩身孔洞) 。

(2)水下砼灌注过程中,砼倾倒入导管速度过快过猛,把空气闷在导管中,在桩内形成高压气泡。高压气泡在其自身浮力或导管起拔等外力的作用下,在砼内不断上升,当上升到桩顶附近时,气泡浮力与上升阻力接近,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气泡便滞留在桩身内,最终形成桩身孔洞。另外,有一些桩在余桩截后,桩身内残余的高压气体,因通道打开而顺桩身的细小缝隙释放出来。这时,常会携带部分遗留在气泡内的水往上冒,出现“桩顶冒气泡”的怪现象。

(3)水下砼灌注时间过长,最早灌入孔内的砼坍落度损失过大,流动性变差,终灌导管起拔后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孔洞。

3.2 防治措施

(1) 控制导管的埋深,灌注过程中做到导管勤提勤拔。

(2) 砼倾入导管的速度应根据砼在管内的深度控制,管内深度越深,砼倾入速度越应放慢。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始终保持导管内满管砼,以防止桩身形成高压气泡。实际施工中,往往因为导管每次起拔后管内都会形成空管,再次灌注时,桩身形成高压气泡就很难避免。因此,应在灌注过程中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把已形成的高压气泡引出桩身。

(3)加适当缓凝剂,确保砼在初凝前完成水下灌注。

4 钢筋笼上浮

4.1 产生的原因

砼由漏斗顺导管向下灌注时,产生一种顶托力,使钢筋笼上浮。

4.2 防治措施

(1)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

(2)灌注中,当砼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砼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间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

(3)砼液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但注意导管埋入砼表面应不小于2 m,不大于10m。如果钢筋笼因为导管埋深过大而上浮时,现场操作人员应及时补救,补救的办法是马上起拔拆除部分导管;导管拆除一部分后, 可适当上下活动导管;这时可以看到,每上提一次导管,钢筋笼在导管的抽吸作用下,会自然回落一点;坚持多上下活动几次导管,直到上浮的钢筋笼全部回落为止。当然,如果钢筋笼严重上浮,那么这一补救措施也不一定会十分奏效。

5 “烂桩头”

5.1 产生的原因

(1)清孔不彻底,桩顶浮浆过浓过厚,影响水下砼灌注时测量桩顶位置的精度。

(2)导管起拔速度过快,尤其是桩头直径过大时,如未经插捣,直接起拔导管,桩头很容易出现砼中间高、四周低的“烂桩头”。

(3)浇筑速度过快,导致孔壁局部坍塌,影响测量结果。

5.2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清孔工作,确保清孔完成后孔口没有泥块返出;在空孔较长的桩内测量砼上升面时,应控制好测量重锤的质量。通常认为使用5~40mm碎石砼时,重锤的质量可以控制在1.5kg 左右;使用5~25mm 碎石砼时,重锤的质量可以控制在1kg 左右。在设计桩顶与地面距离

(2)砼终灌拔管前,应使用导管适当地插捣砼,把桩身可能存在的气包尽量排出桩外后,以便精确测量砼面。也可通过导管插捣使桩顶砼摊平。

6 灌注砼时桩孔塌孔

6.1产生的原因

(1)泥浆造浆性能差。

(2)成孔过程中地质条件差。

(3)下放钢筋笼时易造成塌孔。

(4)成孔到灌注砼时间间隔过长。

(5)泥浆稠度过大或过小。

6.2防治措施

在钻孔时,在孔内加入粘土或水泥等材料提高泥浆的性能。

提高泥浆比重;加高泥浆水头压力;在塌陷地层及上下1—2米范围内降低进尺速度。

在护筒上做好定位架,使定位中心与桩的中心重合,防止钢筋笼下放时侧歪,碰到孔壁造成塌孔。

提前做好施工安排工作,成孔后尽快浇筑砼。

严格控制泥浆指标,保证泥皮厚度适中。

总之,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时要把握这几个要点:砼的连续浇筑、砼的塌落度、导管的埋深等。

参考文献

[1] 李金根,《土木工程施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合著者),《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08年8月1日)。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制性条文协调委员会编,《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1日)。

作者简介:龚辉(1988-08-05 ),男,工程技术员。毕业于昆山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专业,现任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员一职,主要从事现场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