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耕耘一线四十载,建设水电为和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耕耘一线四十载,建设水电为和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农村小水电的清洁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小水电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以往的以解决缺电为主的需求型开发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优质清洁能源建设转变,他,用自己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满腔热忱,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和汗水贡献给了他的水电事业,40年如一日,他专研水电、勇于创新,带领广大小水电工作者走向辉煌。他就是国际小水电事业的开拓者童建栋教授。

新时期小水电建设,责任感是根本

童建栋教授认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电力可靠、价格合理的和无所不在的服务,因此,提供价格合理的清洁电力是电力行业的基本社会责任。他曾经多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的山区农村调研,看到一些山区由于长期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少人的生活仍处于十分困难的状况,当地人民办电用电的愿望十分迫切,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童建栋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山区百姓的幸福生活,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山区人民无电缺电的困境。

童建栋认为,小水电建设具有规模小、周期短、见效快、技术成熟、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贫苦山区脱贫致富的一大优势。而且,在全国相对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亿多千瓦,占了全国总量的82%;其中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有298个县小水电资源丰富。

因此,童建栋教授始终倡导小水电建设要把社会责任感摆在首位。在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用电需求的同时,小水电建设不但要为广大农村和乡镇带来光明,而且也要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地方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真正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产业。

新农村小水电建设,普及电气化是关键

“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童教授说。国家鼓励地方开发小水电,努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长效增收,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十一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把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将新增水电装机477万KW、新增变电站容量913.9万KVA、新建和改造线路7.3万km,进一步完善农村配电网络,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国400个水电新农村气化县将解决88万无电人口和485万缺点人口的用电问题,实现人均年用电量达到800KW・h、户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600KW・h的目标。这一组组数据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水电建设的高度关注,也诠释了水电专家童建栋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努力拼搏的决心。

新时期小水电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是转折

童教授说:“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可以一举多得,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小水电代燃料对于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成果,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山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被群众誉为点燃大山希望的德政工程。

为了高标准地搞好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国家投资出资人制度,完善代燃料电站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电站内部管理和发供用电管理,完善代燃料项目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用户协会的作用,把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成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示范工程。童教授还建议政府应切实降低代燃料电价。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加强与电网企业沟通,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实行就近直接供电,努力降低供电环节费用,在保证代燃料电站保本微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燃料电价,让居民用得起、用得好、长受益,确保代燃料电站的长期良好运行。

大力发展可分散和集中发供电兼容的农村分布式电力系统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的许多地区,政策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功地发展了现代电力系统,电灯、电动机、电子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提供了诸如照明、动力、通信、信息处理等现代社会的基本服务。童教授认为所有现代化的设施都离不开电力,不论是在沿海地区,还是在西部乡村,电力己成为提供上述服务最有效的途径。但在绿色电力和竞争时代,童教授研究分析,传统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作用越来越多的小型分散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而且还出现了电流双向流动的情况,即很多分散的用户自己也能发电,他们具有既是负荷(用户)和电源(发电商)的双重身份。因此,新的电力系统应广泛吸收各种发供电方式的优点,不但要使可再生能源分散发电与传统大电厂集中发电的各种可行的发供电方式共同存在,形成一种可集中和分散发供电可兼容的新的系统,而且还要适应电力双向输送、分散控制的情况。这种新的系统被称为“分布式”供电系统。

多年来,童建栋教授带领一班人为我国广大山区农村建设规模可观的地方电网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和贡献。对农村地区实行成片分布式供电,改变了传统集中发供电的唯一方式,发展和稳定了农村电力市场,形成了中国式的农村电力系统,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内供电商和用户间的关系,实现了集中和分散发电方式兼容、大小电网共存互供的独特做法,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广大农村的用电需要。

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农村服务型电力市场

童建栋教授认为,小水电是解决负荷分散的广大山区农村用电问题的重要途径。小水电供电区大多处于大电网末端或大电网没有延伸覆盖的老、少、边、穷地区,根据“自建、自管、自用”的方针,多年来我国在小水电供电区内实行了地方自主办电、群众集资办电和主要解决自己用电的办法,以用户为本,坚持为“三农”服务,坚持发供用电的统一,保证了小水电供电区内农村服务型电力市埸的迅速发展,这对于保证山区农村的电力供应,促进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发展农村服务型电力市场,他撰写了很多文章,努力呼吁和倡导要进一步树立以用户为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电力服务的理念,抓住中央加大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投资的机遇,加大农网完善工程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范围,优先安排无电缺电地区和未改造地区的农网改造,努力实现小水电就近直接供电,提高小水电供电区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全面发展山区小水电经济

童教授说:“解决农村用电是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关健。”在一些山区县中,无电和缺电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日渐拉大。由于这些乡村及散居农牧户地处边远,需要首先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无电缺电地区的用电难问题,通过开发当地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实现送电到乡、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山区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努力改变山区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童建栋曾说过:“小水电可使山区的资源优势变成地方的产业优势。”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很多都是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不少地方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小水电资源优势,坚持“治水办电相结合,以水促电,以电补水;以电代柴护林,以林涵水,保护生态;电矿结合,优势互补,以电促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发展道路,小水电建设承担了发展电力主柱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支持 “三农”问题解决等社会责任,通过当地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全面发展山区小水电经济,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过小水电建设实现广大山区农村和谐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也传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为我国带来了声誉。经国务院和联合国批准,第一个总部设在我国的国际组织国际小水电联合会设在了我国,童建栋教授也因成功创建了国际小水电行业的总部以及对全球小水电发展的贡献,分别获得了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创业奖和联合国开发署的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特殊贡献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仍离不开童建栋那种在偏远山区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无怨无悔、甘把40载岁月献给广大山区和农村的中国小水电精神。也正是因为有童建栋那样满怀理想、勤奋工作,在祖国一线努力拼搏的无数个普通百姓的努力,中国的水电事业必将步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