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铝合金内孔滚压余量与预滚压孔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铝合金内孔滚压余量与预滚压孔表面粗糙度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从滚压工艺原理结合生产实践,对内孔加工工艺中,根据预滚压孔的表面形状及粗糙度Rz来计算滚压余量。通过设定适当的滚压余量滚压出良好的表面,对塑性较高的零件内孔滚压有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滚压余量;粗糙度Rz;滚压参数;表面质量

引言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滚压工艺在生产实践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可以用于加工内圆表面、圆锥、圆柱、丝杆螺纹和齿轮齿形等各种特殊形状表面。滚压在待加工表面精加工后,以无屑光整加工的方法,减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强化其表面,经过滚压后可以使表面粗糙度从Ra6.3提高到Ra2.4~Ra0.2,硬度可提高15%~30%,而耐磨性提高15%。所以滚压工艺能够提高零件表面的显微硬度和疲劳寿命、耐磨性和配合稳定性。并且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有些工件可在数分或数秒钟内完成。

1 滚压原理

根据金属变形的理论,利用硬度很高的自由旋转滚柱,在常温条件下工件表面施加一定压力,被滚压金属的原子间距离会发生变动或晶格之间产生滑移。当达到一定数值时,被加工表面金属产生的塑性变形。

在车、镗、刨等机械加工中,刀具加工纹路必然在零件表面产生显微的“波峰”“波谷”,滚压原理即是通过金属的塑性变形将零件表面上的“波峰”滚压变形去填充“波谷”,如图1所示。好比是轧路机将凹凸不平的马路压得很平整。

2 滚压工艺的适用范围

根据滚压原理可知,材料软,塑性大,容易被滚压光。随着塑性降低,硬度的提高,永久变形量随之减少。一般来说工件的硬度不超过40HRC。为避免薄壁件在滚压过程中变形,加工部位的壁厚应达到孔径的15%~20%以上。滚压铸件时,当铸件的材料硬度不均匀时,被滚压表面的缺陷(气孔、砂眼等)会马上显露出来。因此,当铸件表面缺隐较多,质量较差时不宜采用滚压工艺。

滚压加工使用范围广,在各大、中及小型工厂均能使用。不论是从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来看,滚压加工都是一项比较优越的加工方法。在某些方面,它完全可代替精磨、研磨、珩磨等光整加工。

3 滚压工具的形式

内孔滚压工具可分为可调和不可调的、刚性和弹性的、滚柱(圆柱和圆锥)式的和滚珠式的等等。根据工件的尺寸和结构、具体用途和对孔要求的精度和粗糙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滚压方式和不同结构的内孔滚压工具来滚压。各种内孔滚压方法的特点如下:

(1)圆锥滚柱式。圆锥滚柱工作接触面积较大,能承受较大的滚压力,可选用较大的进给量,以提高生产效率;

(2)圆柱滚压式。制造简单、便宜,但由于没有滚压后角α,金属塑性变形的条件较恶劣;它一般用于不可调试滚压头;

(3)滚珠式。在较小负荷下,能产生对工件较大的单位压力,且结构简单,可以利用轴承上的标注滚珠,适用于以压光表面,强化表层为主的弹性滚压头中和滚压刚性若的工件,但承受滚压力较小,效率较低。

结合产品特性及生产效率,文章中所提滚压均是采用多滚柱刚性可调式滚压头。

4 滚压余量的设定

4.1 粗糙度截面形状

表面粗糙度是零件表面的微观轮廓,粗糙度Rz即是用于评价“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高度差。理论的粗糙度形状是规则的“波峰”“波谷”一起一伏,根据使用刀具的刀尖圆角、主偏角、副偏角等刀片结构因素,可以切削处不同的表面形状,如图2是在没有波纹度的条件假设下中的三种预加工的表面形状。切削加工后的残余面积高度一样,但残余面积不同,C最小。

但是加工过程中因刀具产生积削瘤或参数设置不当等会产生震纹,导致表面粗糙度或者波纹度不规则,当出现震纹的时候,预滚压表面粗糙度合格,但是滚压后的内孔表面质量却不合格,图3即是预滚压孔粗糙度正常和有震纹的对比检测结果。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有震纹时,有的地方没有被填充满,导致有低谷,粗糙度不合格,所以在生产中应避免震纹的产生。

4.2 滚压余量的确定

由于滚压加工是利用滚柱碾压的加工方法,所以加工前后工件的直径将发生变化,内径将扩大,这个变化量我们称之为滚压余量。滚压余量的大小对表面粗糙度和几何精度的影响都很大。为了能加工到尺寸公差范围内且保证良好的表面质量,应综合考虑滚压余量来决定滚压前的尺寸及公差。

滚压过程是突出的“波峰”被挤压入“波谷”中的过程。图2中的三种表面形状,如滚压后全部被挤平,宽度相等的长方形,面积越小,高度越小。可见三种形状滚压加工后C的高度最小,也就表明C的粗糙度最小,它的模式是预滚压的理想模式,因此预滚压孔的加工应使用锋利的、刀尖圆弧小的刀具。但是实际情况是刀尖圆角不可能为零,通用较小的刀尖圆角为R0.4,且刀尖圆角过小极容易崩刃,从经济和性能综合考虑通常使用刀尖圆角R0.4的刀片。以铝合金AlSi12Cu滚压Φ14的内孔为例,预滚压孔使用60°,刀尖圆角R0.4的镗刀进行加工,加工出的表面形状如图4所示,底部较宽,顶部较尖,需大量波峰才能填平波谷。经工艺验证,滚压量设置为0.014,使用圆柱滚压工具滚压后粗糙度Rz由5.2变为0.39(见表1),大大的改善了表面粗糙度。滚压后的表面微观质量如图5左所示,表面光滑自然。同样的孔当滚压量增加到0.05mm时,表面粗糙度Rz无明显变化,但是表面微观组织发生龟裂现象,如图5右图所示,该现象存在表面硬化层剥落的风险,应避免发生。

如图1所示,在理论形状下要将“波峰”填满“波谷”,内孔单边滚压余量需要0.72倍Rz,一周滚压余量则为1.44倍Rz。由于预滚压孔的表面质量并不理想,粗糙度仪测针圆角等因素的影响,检测值略小于真实值,所以需要提供富余的滚压余量,根据多次试加工的结果验证,直径方向滚压余量在Rz的2~3倍的时候表面质量良好。

5 结束语

铝合金根据预滚压孔的不同表面形状来计算滚压余量,在将波峰完全填平波谷的基础上,预留0.5~1.5倍Rz的富裕滚压余量即可。预滚压孔加工刀片的刀尖圆角为R0.4时,滚压余量(直径方向)为Rz的2~3倍。不同材质的铝合金由于其塑性和硬度的影响,具体滚压余量可以根据工艺试验来进行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胡海燕.浅谈影响滚压工艺加工内孔后表面粗糙度的因素[Z].

[2]程通模.滚压和挤压光整加工[M].机械工艺出版社.

[3]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机械工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