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学困生;内心;兴趣;小组合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41―01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的转化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让他们喜欢这一学科,乐意在这一学科深入学习,是我们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 方面入手。

一、走近学生,深入他们的内心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钥匙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为什么钥匙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温暖他们的心房,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发挥好“钥匙”的作用。

二、加强基础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学困生基础差、心理自卑,不敢在同学面前展示,怕回答错了同学嘲笑他或老师批评他,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基本不回答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在数学课上,我放宽对学困生的要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我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即使回答错了也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布置基础性的作业让他们做,让他们在黑板上演算习题,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时间长了,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培养起来了,消除了畏惧心理,参与意识也大大增强了,能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率自然得以提高。

三、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做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扬,对于后进生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经常被训斥、讽刺的学困生,利用他们的一点进步,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他们将会得到很大的精神满足,从而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为了维持这种积极的心态,在上课时把学习的内容尽量讲得通俗一点,浅显一些,让他们能主动地参与思考,动手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合作互助,实行“一帮一”、“兵教兵”活动

1. 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在“学困生”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优等生给予帮助,督促使其完成作业,并且关注他们课堂、自习等表现,若有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及时予以提醒。

2. 小组间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让小组长完全以老师的身份负责“学困生”的学习生活。老师对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小组及时予以表扬,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五、利用“错题本”,培养学困生纠错的习惯

对于大多数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总是反复出现低级的错误。鉴于此,我们建议学生每人配有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分类地整理在上面,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平时学习和考试复习时,拿出来看看,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或者进行家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事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注意教育的方式,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喝斥打骂,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让家长明白,孩子的学习不单纯是学校的事,要靠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充分的发挥监督作用,尽量做到对孩子理解、宽容,严而得当,严而有理,多与孩子谈谈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七、开设数学“增润课程”

初中数学增润课程是一种在行政班级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也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做到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入学水平,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制不同的课程组别,例如:精英班、增强班、基础班,分别称为数学A组、数学B组、数学C组。将本班的学生分成分成2至3组,形成一个个“小班”,使“大班额小班化”,再由2至3名老师根据“小班”的学习情况进行备课、上课、辅导。

在实施增润课程过程中,师资力量给予不同的分配:给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困生即C组学生可分配2-3名老师,重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补学缺失知识,一对一、手把手指导,经过这样努力,学困生定会有所提高和改变。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责任,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有打持久战和反复战的心理准备。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们只要恪守“没有永远的学困生,只有暂时的差异生”的教育信条,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划课题《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