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差一点死(没死)”语义真值判断及其修辞表达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差一点死(没死)”语义真值判断及其修辞表达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差一点P(没P)”结构特例的“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同时存在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两者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的特定语境的分析却见仁见智。本文从言语交际活动过程的角度就“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的语义真值判断及其修辞表达效果进行探讨,以厘清两者同为真值和不同为真值的具体语言环境。

关键词:差一点死(没死) 言语交际活动 语义真值性判断 表达效果

“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是常被用来研究“差一点P(没P)”结构时引用的特例,因其同时存在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备受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依据最新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差点儿”的解释,如果是“说话的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或‘差点儿没’,就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这种语境下,“差一点死”与“差一点没死”均表达事实上的“没死”。如果是“说话的人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是惋惜它未能实现,‘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勉强实现了”。这种情况下,“差一点死”表达的是事实上“没死”,而“差一点没死”表达的是“死”这一事实。其实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判断既没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那样简单,也没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那样复杂。本文从言语交际活动的角度,就“差一点死(没死)”语义真值判断及其修辞表达效果作些探讨。

一、“差一点死(没死)”的言语表达结构分析

“死”或“没死”是一种表述客观生命体存在的状态,“死”与“没死”是一对矛盾概念,意味着对同一生命体客观存在状态的表述不是“死”就是“没死”。

“差一点”是程度副词,揭示的是“死”与“没死”这两种状态之间的接近程度,强调的是两种状态之间的无限接近性。具体表现为两种:一是无限接近“没死”,另一种是无限接近“死”。

“差一点死(没死)”结构表达一种对“死”与“没死”事实客观性存在状态的判断,其最终的语义真值判断只有两种:要么是“死”为真值,要么是“没死”为真值。言语中虽然有“不死不活”“半死不活”和“半死半活”之说,但这些描述的对象仍然是具有医学生命特征的“活体”存在。

二、“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判断

“差一点死(没死)”语义真值性判断,是指对这种结构所陈述的生命客观存在状态作出事实上是“死”还是“没死”的判断。

要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作出合理、准确的判断,需要明确构成言语交际活动的言语信息发出者和言语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关系。言语信息发出者,总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言语信息接收者一个明确、具体、可接受的语意表达,这种语意可以是一种思想、观点或情感。对于言语信息接收者而言,也是尽可能在准确理解、接受信息的基础上,对言语信息发出者的信息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言语信息发出者与言语信息接收者之间进而构成了一个完整、互为关联、有明确指向意义的语言交际过程,实现言语的交际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言语交际活动中具体的语言环境对信息的传递、理解和接受过程的制约作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不可能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作出合理、准确的判断。

(一)同为真值

具体表现为“差一点死”与“差一点没死”对事实判断同为“没死”或“死”这一事实。

1.事实判断结果均为“没死”

从构成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言语信息发出者与言语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a.言语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生命存在状态进行陈述

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我(们)差一点没死”和“我(们)差一点死了”。很显然,这里的“差一点没死”与“差一点死”都表示“我(们)”还活着这一客观事实。

b.言语者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命存在状态进行陈述

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你(们)差一点没死”和“你(们)差一点死了”。很显然,这里的“差一点没死”与“差一点死”都表示事实上的你(们)还活着。因为这样的陈述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在交际活动中,言语信息发出者“我”的存在也意味着言语信息接收者的“你(们)”存在,两者缺一不可。

c.言语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命存在状态进行陈述

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他(们)差一点没死”和“他(们)差一点死了”。其成立的条件是:如果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仅言语信息发出者的“我”和作为言语信息接收者的“你(们)”存在,而且隐含的“他(们)”也存在,并且成了事实上的接收者,或者“他(们)”虽不是言语交际活动中事实上的接收者,但事实上“他(们)”的生命客观存在,那么这里的“差一点没死”与“差一点死”都表示事实上的“他(们)”“没死”。

2.事实判断结果均为“死”

从构成言语交际活动的言语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均陈述为“死”这种事实结果,仅限于言语信息发出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存状态进行陈述。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他(们)差一点死了”“他(们)差一点没死”。在言语交际中,这样的陈述隐含着这样的一种前提,即言说者的“我”和作为接收者的“你(们)”存在,但被陈述对象的“他(们)”既不是事实上的接受者,客观上“他(们)”生命也不存在,那么这里的“差一点死”与“差一点没死”都表示事实上的“他(们)”已经“死”了。

从语义层面分析,“没死”是“活下来”的意思,“差一点没死”的判断参照标准是“没死”,意思是:“离能够活下来还有那么一点距离,虽然在没死与死之间仅差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但事实还是死了。”也就是陈述了“死”这种状态。在言语交际――尤其是口语交际中,语音停顿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差一点死了”就存在“差一点/死了”的情形,这种停顿蕴含完整的言语交际环境是“还活着吗?――差一点/死了”。这种情况下,“差一点死了”陈述的同样是“死”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