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夏季出游毒虫咬伤自救指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夏季出游毒虫咬伤自救指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许多家长利用暑假时间带孩子奔向海滩消夏避暑;也有许多人盘算着郊游计划,避开城市的喧闹,亲近大自然。但你知道安全海域也有可能被有毒生物袭击吗?亲近自然的时候,又会遭遇哪些致命叮咬?一旦被蜇咬,第一时间应如何紧急自救?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华北地区蛇伤救治中心、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赵晓东解读并详细教您自救的方法。

毒蛇咬伤救治务必争分夺秒

18岁少年小孙在郊外游玩时右脚被毒蛇咬伤,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患者伤口局部溃烂坏死,腿部到腰部有大片紫红瘀斑,神志不清,呼吸微弱,无尿,双瞳孔散大,氧饱和度仅为20%,诊断为毒蛇咬伤并发脓毒症伴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经7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无力回天。

被毒蛇咬伤后的临床表现 首先是疼痛,其他全身性反应会因不同毒蛇的毒素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致死率最高的是以神经毒为主的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这些蛇咬过的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仅感到轻微的痒。但半小时后,可能就会觉得头昏、嗜睡乏力、恶心、呕吐;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因为这些蛇的毒液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最后使呼吸停止导致死亡。

毒蛇咬伤后的紧急自救 一旦确定是毒蛇咬伤,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一是不要惊慌乱跑尽可能延缓毒素扩散。剧烈的活动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二是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的肢体近端捆扎,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减少毒素在体内扩散。每间隔半小时放松3~5分钟,以免肢体坏死。三是用拔火罐吸除毒液,也可用口吮吸,但要注意口腔内不能有伤口和溃疡,并要及时漱口。四是用利器把伤口切开,用清水、茶水反复冲洗伤口。

蝎子、蜈蚣、毒蜘蛛易伤人

一天夜里,何女士起来上厕所,当她去摸墙上的电灯开关时,突然感觉手臂一阵刺痛,打开灯一看,原来是一条蜈蚣正在她的手臂上蠕动。她连忙将蜈蚣从手上抖落,手臂上立刻出现了一道道清晰的红印,很快伤口周围肿成大包块,并伴有剧烈疼痛,家人连夜送她到医院。医生给予季德胜蛇药片口服并外敷、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局部封闭以及抗感染、抗凝等对症治疗。4天后,被咬伤部位肿胀及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万一被蝎子、蜈蚣、毒蜘蛛等咬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尤其是被蝎子或毒蜘蛛蜇伤,部分病人会有全身反应,蝎毒可能引起小儿的胃肠、肺出血、肺水肿;即使成年人被毒蜘蛛袭击,也有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脑病,甚至死亡。

被蜈蚣咬伤后,可立即用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冲洗伤口;有蛇药可外涂伤口周围,也可局部冷敷;出现过敏性红肿,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或静脉滴注抗过敏药物。

蝎子蜇过的局部会有红肿、灼痛,中央可见蜇伤斑点,有的伤口内有钩形毒刺,应立即拔出。在伤处上端2~3厘米处,用止血带或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或冷敷,减少毒素吸收和扩散,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被毒蜘蛛咬伤后,局部苍白的会比红肿的更严重一些,反应出的全身症状也比被其他虫子咬伤的重。所以,伤者自己应在伤口上方用捆扎法和冷敷法减慢毒液蔓延,同时尽快上医院由医生检查处理。

海滨玩浴防海蜇“咬伤”

北京8岁男孩小宇在南戴河浴场游玩时,被海蜇蜇伤而导致急性肺水肿,当天下午因医治无效身亡。当时孩子正在浅海区玩水,突然称腿疼,家人一看,孩子两腿浮肿。浴场工作人员给小宇搽了些明矾后,建议他们立即去医院。医院的主任看到小宇说,孩子脸色不对,须马上抢救。抢救了1小时左右,下午5点,医院宣布抢救无效身亡。

海蜇毒性是河豚的450倍 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其效应包括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及心脏毒性等。被海蜇蜇伤后,患者会因个体差异、海蜇毒素不同而表现出轻重程度不同的症状。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局部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疱、瘀斑,甚至表皮坏死,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

被海蜇蜇伤后的早期处理 专家提醒,不要在海蜇较多的海域游泳,尤其不要摸黑在海里游泳,在水中或在沙滩上发现海蜇时,不要用手和肢体接触、捞取或戏耍,因为海蜇不论死活、甚至裂成碎片冲上沙滩,其触须都可能蜇人。一旦被海蜇蜇伤,千万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击丝囊进一步释放毒素而加重伤情。应迅速用干毛巾、衣服等顺一个方向擦拭粘附在皮肤上的毒液及触须,注意不要来回擦;在局部涂搽碱性溶液,以中和海蜇毒素,最好用1%氨水冷敷患处,或用10%碳酸氢钠液或明矾水等冷敷。有条件的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或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

野外游玩小心“草爬子”

61岁的战某是吉林梅河口市的一名护林员,中午他从山上回住处,无意间摸到颈部趴着一个小虫子,拽下来一看是一只“草爬子”(蜱虫)。3天后感觉全身关节疼痛、发热、咳嗽、咽痛,他以为是感冒,就自行口服感冒药。一周后病情加重,呕吐、眩晕、意识模糊、站立不稳。在家人陪同下,战某坐火车到北京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求治。化验结果提示,血小板下降,转氨酶、肌酸激酶、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白蛋白偏低;电解质提示低钠低氯血症,肝脏、肾脏、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多脏器损害。医生给予蜱及局部组织切除术,抗感染、解毒及脏器保护等综合治疗。一周后,疼痛等症状消失,化验结果正常。

被蜱虫叮咬绝大多数不会危及生命 蜱虫,在农村叫“草爬子”, 蜱虫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因为它主要寄生在动物身上,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生,因此体内会携带多种来自动物的病毒。如果携带这些病毒的蜱虫咬了人,患者就会感染这些病毒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常见的如森林脑炎、莱姆病、出血热等。蜱虫咬伤后的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所以很多人会把蜱虫咬伤后出现发热、周身不适、关节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误认为是感冒而在家自己服药,耽误了就医,那是比较危险的。

蜱虫钻到皮肤里不要硬拽 蜱虫若钻到人的皮肤里,千万不要硬去拉拽,以防蜱虫口器折断产生继发的皮肤损害。可使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抹在蜱虫的头部。如果在野外没有条件,可以用烟头去烫蜱虫的身体,蜱虫被烫后有时就会自己掉落下来。如果虫体持续钻在皮肤内,或者虫体被拉断而口器仍残存在皮肤内,需要到医院做局部的组织和残存虫体切除。

小蜜蜂差点要人命

35岁的马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被一只小蜜蜂蜇伤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周末,马先生带着家人到郊区游玩。上午11时许,一家人正玩得开心,马先生突然感觉左下肢膝关节处一阵刺痛,一看是一只小蜜蜂。他顺手将蜜蜂拍死,没怎么在意。可过了一会儿,伤处逐渐肿胀、疼痛,并伴有头晕、胸闷、恶心、全身乏力,继而出现全身性皮疹、瘙痒,颜面部也出现水肿,急忙送当地医院,诊断为“蜂蜇伤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

小蜜蜂也能制造大麻烦 蜜蜂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的,但有时也会制造麻烦把人蜇伤。平时袭击人的除了蜜蜂,还有黄蜂和马蜂。蜂蜇伤头颈部的患者比较多,危险性也最大,尤其是被群蜂蜇伤的死亡率较高。头颈部被蜇伤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此外,蜂毒所含的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的损害极大。

蜂蜇伤后出现全身性反应要立即就医 被蜂蜇伤后如果局部症状严重,或出现全身性过敏,应立即去医院。因为对蜂毒过敏者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也有人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气喘、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也要及时去医院,以防肌肉痉挛、昏迷不醒,严重者出现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被蜂蜇伤后的自救措施 蜂蜇伤后会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用冰敷可部分缓解疼痛。如果发现留有蜂刺,应立即拔除。胡蜂也就是常说的马蜂的刺不可直接往后拉,那样毒液会更进一步注入身体,所以还是用擦拭法――用干布、干毛巾顺一个方向擦出来。另外,胡蜂毒液呈碱性,可用食醋涂抹;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5%碳酸氢钠水洗敷。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