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维果斯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旨在阐述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深刻而内在的联系, 揭示教学发挥此种积极作用的前提、 途径与机制。幼儿教师应当十分警惕 “有教学就有儿童发展” 的错误观念, 应把师幼互动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 应充分发挥相比于儿童而言的作为 “更有能力者” 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概念;幼儿园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自己在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处理问题的水平,我们称之为已经达到的水平;一种是学生通过教学有可能获得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可能的发展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被称作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幼儿园教学思想中,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最近发展区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领域都很有意义。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于幼儿园教育

幼儿是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新鲜个体。帮助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教育的教育目标。幼儿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引导者”和“协助者”,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协助,促使幼儿自主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对每个幼儿都应做到尽职尽责,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制定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案。帮助幼儿从不懂到略懂,从不喜欢到不讨厌,从幼稚走向成熟。幼儿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面对困难,并知道如何选择和判断。成熟的幼儿不会处处依赖教师,而是将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引路人。

当然,幼儿的成熟需要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精准掌握和下一个发展区的嗜放卸稀S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幼儿进行能力评估,比如幼儿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知识水平?有怎样的沟通交际能力?认知水平又是如何?等等。然后帮助幼儿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并协助幼儿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因材施教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便是因材施教的出处。是对同一个问题,给出相左答案,使“材”能各尽所长。可见我国在很久以前的孔子时期就已经将因材施教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论,经过了几千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了现代依然焕发着无与伦比的光彩。因材施教在幼儿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它既注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的各方面教育中。

但是,维果次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却从侧面展现出传统的因材施教观念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幼儿的教育需要。人们都知道,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适合的素质教育。而由于现在幼儿的实际情况的多边性,迫切得需要建立一种因材施教的新型观念。仅就幼儿的现有水平进行教育是落后的行为,应将幼儿的发展和潜在能力的开发作为重点。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判断其潜在能力,寻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精准掌握幼儿的最佳学习状态。

三、教师与幼儿在维果茨基的教育理论的沟通桥梁

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作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在思想上的重合部分,可以称之为沟通桥梁。教师就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设定活动目标。这个活动目标幼儿教师是最清楚的,而幼儿却懵懂不知。幼儿可能会猜测和探索教师设定的活动目标;教师也会根据幼儿的表现,来审视活动目标。

教师将幼儿的活动行为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幼儿和教师在思想上的沟通桥梁就此建立。举个例子,一个中班的小女孩正在将积木分装进口袋。分别将木质积木和塑料积木进行分类。教师问她:“你在做什么?”女孩说:“积木”。教师指着塑料积木说:“没错,这么多都是积木。但是这堆是什么呢?女孩回答:红的,绿的。教师又说:很棒,有各种颜色,那么这一堆到底是什么呢?”教师顺手拿起一个塑料积木和一个木制积木,并将塑料积木放回到一堆塑料积木中去,这个过程被小女孩看在眼里。教师又拿起一个塑料积木,问小女孩:你准备把这个积木放在哪里呢?小女孩说着便将塑料积木放在了一起。这个过程中,开始小女孩并不知道教师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她通过教师的一步步提问了解了教师的意图,并将最终答案找出。教师和幼儿通过一问一答,彼此之间一步一步了解,形成有效的沟通,建立思想上的沟通桥梁。

总而言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爽. “最近发展区”对绥化北林区幼儿园教学的启示[J]. 学周刊. 2015(01).

[2] 杨晓霞. 大班幼儿毛线美工自主创作的研究与实践[J]. 新课程学习(中). 20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