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克鲁格曼为首的经济学家将D-S模型的垄断竞争框架与萨缪尔森的“冰山交易技术”相融合,发展了新的学科“新经济地理学”。此后,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其反复修整、补充,使其得以不断完善、成型。为此,将重点介绍鲍德温在新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鲍德温;CC模型;LS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43-02
1 早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1.1 经济地理学的起始
二战前,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源于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在他的理论中提到:对于农作物的布局以及农业中土地的利用方式,其决定性因素为:区位地租或者说经济地租。即由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产生的差异性地租。进一步,他创造性的提出了“杜能环”理论:即以城市为圆心向外辐射成若干个同心圆状的农业地带理论。但由于这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在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条件,所以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继杜能之后,韦伯的两部经典之作《论工业区位》以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完整的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模式,从而奠定了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其理论的核心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但由于韦伯仅局限于分析个别区位因素,把局部的分布问题说成是主要问题,更是没有认识到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产生的重要影响。他的理论遭到后世的批判以及修正。其后,诸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勒施的市场区位理论都具有着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地理学派被统称为成本学派。
1.2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50到70年代,世界各国区域问题的出现,经济学家将重点转为研究区域政策问题以解决当下各国危机。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理论、中心—模式以及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瓦索·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其中心思想为:增长不是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进而对于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后美国经济学家萨尔达尔在其《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中提出:集聚经济的存在,使得繁荣地区会因为市场的作用而出现持续、积累的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前者有利于落后地区,后者有利于发达地区,这就是循环与累积因果原理。
2 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创
2.1 新经济地理学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网络时代计算机的普及,数据信息的公布,经济学的研究向着计量化发展,更趋向于实证分析。其主攻方向已经突破了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框架,向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上转移。在研究方法上更是采用一些新的数学手段,建立各种计量模型以试图对区域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出口外资流入方面进行解释。这一时期,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建立了垄断竞争模型以及其后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对该模型的应用,使得报酬递增的处理在经济学中得以推广。此外,阿瑟将复杂科学应用到经济研究的报酬递增现象中,结合微观主体行为的相互作用推演了“路径依赖”和“锁定”等经济现象,为“新经济地理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支持。这一时期的新经济地理学实现了重大的飞跃。
2.2 新经济地理学现状
在上述这样的背景下,新经济地理学应运而生。从保罗·克鲁格曼在《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中通过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所建立的CP模型到以藤田昌久为代表建立的城市体系空间模型。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集中在地理聚集以及内生增长理论上,这些理论所涉及现象的多元化,手段的多样化,模型的合理化,使得这一学科得以完善发展。然而,由于这些经济模型中的多重均衡所隐含的不确定性,很少能得到分析解,这给福利分析、政策研究乃至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鲍德温《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一书,总结了相关模型的经济政策,系统的分析归类空间集聚的福利和政策含义。
3 鲍德温新经济地理突出贡献
3.1 代表性创新观点
早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个著名的“奔向底层”论点—经济一体化迫使各国将税率统一在最低的水平,则其可能留不住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进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对此,鲍德温与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区域一体化与税率协调的文章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是,在鲍德温的模型中,由于存在集聚经济,这样的断论可能不会真的发生。
在鲍德温的另一篇文章《21世纪的区域主义——弥合21世纪的贸易与20世纪贸易规则之间的差别》中,指出,从本质上来说,当今的区域主义已经完全不同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区域主义,传统的“垫脚石-绊脚石”理论以及维纳经济学,对于分析全新的区域一体化已经不再适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变革进一步促进了整个贸易供应链的国际化,同时催生了“贸易-投资-服务”的核心国际贸易规则。在鲍德温的这篇文章中更是强调:区域贸易协定可能会代替WTO成为全球贸易管辖的主要手段。21世纪的区域主义的现实意义也已经发生变更:它不再关注于特惠市场的准入,而是在于构筑“贸易-投资-服务”的基础投资规则。
3.2 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
早期的CP模型仅用一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制造业部门的边际报酬递增基于厂商生产固定成本不变、农业部门规模报酬不变的简单假设。鲍德温将资本引入模型,并使之成为积聚与分散的关键。他试图解决自由企业家模型不能给出对于制定政策至关重要的产业空间分布的显性解这一问题,在其模型中引入了厂商的理性预期,使之不但能得出所有内生变量的显性解,同时具有突发性集聚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等特征。
该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人均收入增加的根本在于资本的积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区位。第二,当资本不具有流动性的时候,经济区位至少在中期内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这时模型中就会出现佩鲁的“增长极”和“塌陷区”。第三,当资本不具有流动性的时候,形成稳定的CP结构,但区际人均实际收入差距永久存在。这其中,第二个特点对于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尤为重要,这是由于在经济发展中期,内生变量决定的经济区位影响经济增长率,而在长期,外生变量决定的经济增长率为零。
3.3 局部溢出模型(LS模型)
诸如CP模型、FC模型等主要关注产业空间分布的长期均衡问题。而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最关心的是如何实现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正是针对这一问题,鲍德温同马丁和奥塔维诺一起提出了局部溢出模型(LS模型),以提供评价这种经济政策的框架。其模型的资本生产成本假设如下:
F=WLαI,αI=1/(KwA),A=sK+λ(1-sK)
在模型中,区际间的知识溢出仅限于公共知识,λ反映公共知识在空间溢出的难易程度,λ越大,传播就越容易,外区的知识溢出到本区时衰减的就越少,A也就越大,新资本生产成本就越小。λ=1表示公共知识资本完全自由溢出,此时,局部溢出模型退化为全域溢出模型;λ=0表示公共知识资本不能溢出(知识溢出只限于当地);在0
该模型的突出之处在于:其一,内生的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种聚集力,这是该模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当λ=0时,不管贸易自由度为何值,经济系统总是不稳定的,其突破点和持续点的自由度都等于零,这意味着极端的CP结构。其二,内生的经济增长为加速经济聚集的力量,而只是溢出为促使经济分散的力量。其三,一体化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这样就导致一体化既是聚集力又是分散力。
4 鲍德温思想的继承及发展
首先,鲍德温在《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一书中,建设性的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导入政策工具,并通过研究贸易、税收、区域之间的政策,试图解释它们对于区域差异以及产业的空间维度上的影响。从而填补了区域经济学政策方面的缺口,今后随着新经济地理学不断引进新的思维、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方法,这方面将更具广阔的前景。比如,贾玉成就建立的一个资本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采用以资本的空间流动为根本动因的模型来解释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空间变化以及福利效应。
其次,对于鲍德温和罗伯特—尼康提出的“影子移民假说”,我国学者徐毅将其应用到发展中国家,以此来解释离岸外包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他通过分析历年世界各经济体零部件出口、OECD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垂直分工,对总出口的贡献率以及我国十七个行业离岸外包比率。结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出的现象,得出对于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发展中国家,离岸外包使得其国内劳动力流失,但同时这些流失的劳动获得的收益提高,从而其他要素收益减少。所以,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情况下是受损的。相反,另一种情况下,即非充分就业状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离岸外包是可以提高国内的就业率。
最后,基于鲍德温和马丁的CP模型与鲍德温等学者在Footloose Capital Modal建立的FC模型,我国学者文雁兵、张旭昆建立了一个两地区扩展的C-P-I空间模型。该模型中主要强调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对经济集聚(扩散)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对于鲍德温的黑洞区位上提出的影响集聚与扩散条件中,着重强调了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渗透效应。在此基础上,二者分析得出,在应对未来中国非均衡性发展的区域经济中产生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时,起决定性因素的为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两者发生的变迁,以及区域性政府行为。
参考文献
[1]Baldwin,Forslid,Martin,Ottaviano & Robert-Nicoud.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USA: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2002.
[2]Baldwin R E.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Cahnbridge: National Burean of Economic Research,1998,(6459).
[3]安琥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贾玉成.旅游区域一体化动力体制与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6):57-63.
[5]徐毅.离岸外包对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什么[J].山东经济,2010,(9),(5).
[6]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J].制度经济研究,2011,(1).
[7]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