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天都过儿童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天都过儿童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朋友、宝贝、天使、臭小子、小丫头……这是孩子的名字;天真无邪,纯真善良,自然而不加粉饰,调皮可爱……这是孩子的心灵。诗人泰戈尔说:“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因为人类精神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就是如孩童般的心灵。当少年达尔文看到一只昆虫从花蕾里钻出来的时候,他心里想着是花变成了虫子还是虫子变成了花?这大概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天真,后来,这个孩子让上帝“死去”,而让一只猴子成了我们的祖先……最浓郁的“天真”往往会给养人类,最大的贡献便是使人类社会在整体上不会衰老。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在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虽然,儿童教育的许多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但这正是他们受到全社会关注和关爱的表现,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天天都过着儿童节”。或许,这样的节日不仅是给孩子们的,每个人内心都保存着对孩童时代的记忆,被自己或淡忘或封存的童年心境,需要这样的一个日子,重新唤回。

那么,孩子们请在儿童节这天继续快乐,长大的孩子请在这天怀旧。

什么都给你,我的宝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毕生的经历,总想着为孩子创造最优越的成长环境,把孩子培养成才,时代在变,经济条件在提高,母亲的爱子之心却永远不会改变。

李菲今年33岁,老家在大连,八年前随丈夫到青岛工作,刚刚来青岛的时候全力打拼事业,到30岁才生了女儿。她的女儿彤彤今年两岁半,十分顽皮。为了能照顾好女儿,李菲辞去了月薪五千元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但是,初为人母的李菲还是应对不来女儿一天的“花样百出”,每天都是精疲力竭,最后和丈夫商量,只好从大连把母亲接来一起照顾彤彤。

李菲不是独生女,还有一个姐姐。李菲小时候,家境不贫寒也不算富裕,算是中等收入家庭,但母亲一直给姐妹俩最好的东西。70年代,一根冰棍有2分钱、5分钱和1角钱的,母亲总是会给她们买1角钱的“鲜奶冰棍“,说是一定比便宜的“有营养”。别的孩子都是在过年过生日,或者去照相馆照相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李菲姐妹俩从小不仅仅常有新衣服,还都是最新潮的款式,母亲手很巧,经常买布料回家,坐在缝纫机前给女儿们制作衣服。

李菲的母亲还很重视教育,当大多数孩子还在满街跑的时候,李菲和姐姐已经在最好的幼儿园里接受学前教育,很小就会汉语拼音,这一度是母亲的骄傲。姐妹俩学业直很出色,直到最后考上大学,都没让父母操心太多。

李菲记得自己小时候为数不多的几次挨打:最严重的一次是父亲打的,那次是她第一天去幼儿园,母亲答应送她结果单位有事情先走了。李菲本就不想去,就开始耍赖,从父亲正“前进”的自行车上跳下来,当时正好是上班时间,街上车很多,这一跳多么危险,父亲下火了,在街上就打了她。李菲有半个月没有仰躺着睡觉,母亲心疼的要命,跟父亲狠吵了一架。父亲也很后悔,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打过李菲,反而比母亲更加慈爱。

母亲常常教育李菲一定要诚实。有一次放学,正好赶上李菲的小姨来看她和姐姐,说是带她们出去玩。母亲问她作业写完了吗,李菲想都没想就说写完了。结果第二天,李菲的班主任告诉母亲她并没有完成作业。母亲回到家,实在忍不住气,打了李菲一顿。之后平静下来又跟李菲说,不完成作业是多么的不对,不诚实更加不对。

只有做了母亲后,才会懂得母亲是多么不容易。剖腹产下女儿的那一天,麻药效用一过,李菲疼的只剩下流泪,话都说不出来,这时候听到女儿赢弱的哭声,她觉得自己是那么无助和无知。

女儿彤彤半岁之前,李菲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心觉,女儿一哭,不论几点都立刻起来,走到婴儿床前看看是不是尿床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又耍赖需要抱起来哄哄……

彤彤8个月的时候,李菲买了一辆婴儿学步车。圆形设计,车身上有很多小按钮,是不同可爱动物的声音,下面带着小轮子,帮助孩子学走路,功能多又安全:1岁的时候,彤彤要断奶了,李菲专门买了进口的奶粉给彤彤续奶:彤彤百日照、周岁照都去照相馆拍了“儿童写真”,从出生到现在,她的玩具堆了一座小山,穿小的衣服和鞋帽快要占满一个小衣橱……彤彤两岁半,李菲带着女儿去“亲子园”报到,如同母亲当年送她去幼儿园一样,李菲觉得教育越早越好。

除了经济上的投入,精神上的投入更大。每天早上六点半,李菲就要起床为全家人准备早餐,尤其是为女儿准备早餐。早上鲜榨果汁或者豆

浆,粗粮面包,或者亲自蒸N中蔬菜混搭的小笼包;早餐后,李菲上午让母亲带彤彤出去玩儿,然后休息一下准备营养丰富的午餐……直到女儿睡午觉,李菲才能踏实地“陪睡”一会儿。下午是李菲和女儿“学习”的时间,先是复习亲子园的一些小游戏,然后是讲故事加“表演”。下午五点整,伴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李菲把彤彤交给母亲,开始准备晚餐。

李菲说,现在真的很累,但是,彤彤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迈出人生的步伐,都让她很感动,没有错过女儿成长的点滴,是她最欣慰的。女儿彤彤马上就三岁了,李菲正在忙着给她找幼儿园,同时准备给彤彤报名学钢琴。等一切安排好了,李菲会重新开始工作,因为“奶粉钱”用的差不多了,该攒“学费”了。

优秀孩子养成计划

培养一个优秀孩子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一位母亲曾经对自己85后的女儿说,你将来有了孩子,我帮你带!女儿问为什么,母亲不失幽默地回答,“有了你这个失败的例子,下个孩子我一定能带的很好!”听起来是个笑话,可却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期许,而这种期许里也隐含着对“好孩子”标准理解的多样性。儿童教育应该从“平等”开始

岛城著名幼教专家、前青岛市幼儿师范校长麦少美从事幼教工作三十年了,谈起幼儿教育,她认为应该从“平等”开始。中国式家庭教育,尤其是进入“421”模式的家庭,在通常的家庭关系中,家长并不尊重孩子的平等地位。我们的父母溺爱孩子,但不懂得尊重孩子。总想把孩子的前途纳入自己的轨道和框架,这样并不利于孩子成才。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父母带5岁以上孩子去餐厅吃饭,问孩子想吃什么,孩子总也拿不定主意,最后说,随便,父母没有培养自利的意识,按照“随便”的指示替孩子点了菜,孩子又说不喜欢。给予他充分的自由让他去点,他又不会。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是没有主见,却挑剔人生的人。

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师生关系总是不平等的,进入社会,不平等的现象更是太多了。“不平等”环境长大的孩子,永远不可能真正独立,自信。社会现状我们无从改变,但是,家庭环境是可以塑造的,家庭也是塑造孩子个性和人格的最重要环境。试着把孩子当成你的朋友,多倾听 他的讲话,他的意见,并且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观点。

当然,麦少美校长还特别提出,尊重不等于迁就。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来让孩子注意和改正。很多家长问,孩子犯错误究竟应不应该“打”?麦校长的意见是,孩子在幼儿阶段绝对不能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说谎,懦弱、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等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而这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会让孩子走向偏激。但是,等到孩子的心理健全的时候,屡教不改的问题反复出现,适当的”惩罚”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重视品性和能力培养

在物质条件如此好的当下,尤其是家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一方面要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教育问题,同时更要注重孩子品性的培养。

独生子女往往都强调“被重视”,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尤其是祖父母辈的焦点,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很容易产生“我是中心”的概念。渐渐养成了孩子吃饭要全家人哄,在学校不能受一点儿“委屈”,不愿意与别人合作,容不得家长称赞别的孩子……专家建议,适当的“忽略”是有好处的。让孩子多参加夏令营等离开父母的集体活动,能够让他们更加独立,同时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孩子,一定有能陪他们“玩儿”的父母。有时间应该多带孩子去郊外走走,亲近大自然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我们小时候玩泥土的乐趣,同样应该赋予我们的孩子。接触自然,也有助于激发思维的活跃,触动孩子发明创造的能力。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我们的孩子却还不知道苹果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不可忽视的性教育

当孩子对性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时,大人们却让他们自己在黑暗中摸索,不正常的,畸形的性教育,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极度好奇,不加以教育疏导,甚至会走向扭曲的人生。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电视广告,书籍杂志、网络……到处可见与“性”有关的画面与话题。家长应该做到的首先是不回避。

王小莉的儿子今年3岁半,他常问妈妈“为什么是妈妈生的我,而我却长得像爸爸呢?”正在切西瓜的王小莉很聪明地跟儿子说“爸爸就像这个西瓜,你是一个小小的西瓜籽,就是一颗种子,然后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妈妈就像土地,等你长大了你就变成了西瓜到了地面啦,所以你跟爸爸一样是西瓜,而不是土地……”儿子听了哈哈大笑,一个尴尬的问题就这样“形象地”化解了。

孩子越大,这样的问题越不好回答。尤其是面对“早熟”的小学生,父母更不应该回避。家长适当的讲解、学校的“健康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起跑线,又向前推进?

“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时下最当红的教育是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孩子参与“亲子园”。

亲子园是由父母或家人带宝宝一起参加的活动,是提供亲子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活动的场所。它既是孩子成长学习的乐园,又是家长的课堂,在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给予父母以具体、专业,系统的指导。一方面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一方面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近年来,随着“80后”进入生育高峰,他们的这种心态也催生了大量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初步统计,岛城大大小小的早教机构已近百家,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发放的教材没有标准,教学水平缺乏评估,但所收学费却高得吓人,有的甚至超过了大学。

针对这一现象,幼儿教育专家麦少美说,首先,父母带孩子参加亲子园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因为家长毕竟不是从事幼教工作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宝宝可以参加全面系统,规划良好的课程培训,在安全自由、温馨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而父母亲则能得到各种婴幼儿发展信息与亲子技巧的指导,使宝宝在生命中的头三年获得最佳的发展。

然而,目前早教市场运作还不是很规范,亲子园的教育水平更是良莠不齐。不少家长觉得,钱投入越多,孩子就会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应该选择价格公道,师资力量好的亲子园学习。

“附加教育”要因势利导

“附加教育”普遍定义为除幼儿园到上学这种常规教育之外的教育,最典型的是特长班。家长普遍觉得,现代的孩子要学学乐器和舞蹈,学学国画和围棋,将来即便是不能成为“主业“,至少可以陶冶情操。

孩子们接受一门新鲜学科的时候往往充满好奇和兴趣,等到时间一长这股热情就会减弱,颇有点儿像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所以,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培养。四川艺术学院毕业的田甜主修长笛专业,毕业后回到青岛在一家琴行当长笛老师,她教的学生从4岁到20岁不等。从小学习长笛的孩子基本上是家长想按照专业长笛手培养和打造的,有的孩子喜欢学,进步很快有的孩子不喜欢学,当成“任务”,田甜说,这样根本没有必要再学下去。一旦艺术课成为孩子的“负担”,尤其是在繁重的学业压力父母过高的期望、没有任何兴趣的重重重压下,学习这些课程不仅不能帮助孩子陶冶情操,反而会使孩子在性格上越来越压抑。学习“附加教育”定要因势利导,把孩子的精力和兴趣放在第一位。

他们,曾深深地触动了孩子

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无比鲜活,带给这个世界无穷欢乐的书籍,人物或者动画片,定格童年的美好时光,并曾经触动了孩子的心。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我们伴随着《青蛙王子》、《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长大,如今,这些故事又陪伴着我们的孩子成长。童年注定离不开童话,什么是长大7知道青蛙永远都变不成王子的时候,小女孩上学了:知道白雪公主从此和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之后,还应该有柴米油盐的续集时,她已经为人妻;而重新觉得童话很美好的时候+当初的小女孩已经开始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女儿听了。

《十万个为什么》

小孩子最常说的三个字就是“为什么”。每天层出不穷的“为什么”,让许多家长翻着辞海,上着因特网寻找答案。《十万个为什么》同样陪伴了每个孩子的童年,《十万个为什么》依旧不能让孩子停止对知识的索求,其实这本书是告诉孩子们世界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的,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有白天和夜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更快,鸟儿的胸肌很发达所以会飞……

《哈利波特》

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让孩子们更加富有想象力,一共七册书,大概十年的出版期,伴随了很多孩子成长。如果你还不知道“麻瓜”,不知道“魁地奇”,那么你真的离现代人太远了……《哈利波特》不是让你活在虚幻的世界里,而是让你保持一颗还能幻想飞翔的心。

鞠萍姐姐

鞠萍姐姐以她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鞠萍姐姐和《七巧板》几乎是80代出生的孩子的共同的童年记忆。时光荏苒,当年的小朋友已到英立勃发之年,鞠萍姐姐又变成了当今小朋友的“大姐姐”。

米老鼠和唐老鸭

一部风靡全球的喜剧性动画片,收视率至今居世界之首。片中以米老鼠唐老鸭、大狗布鲁托的活动为主要线索,通过它们一系列不连贯的、片段式滑稽遭遇,运用拟人的手法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个幽默的、令人捧腹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小品段落。中国的孩子认识迪斯尼就是从这部片子开始的。那段熟悉的开场白是“哦,演出开始了。这是沃尔特・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机器猫

故事中的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机器猫,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各种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像力的世界。因此,它能作为一个常青的形象,伴随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聪明的一休

这部家喻户晓的动画,以斗智为主题。以历史人物休宗纯禅师的童年为背景(和真正的一休禅师的生平事迹有很大出入),故事发生在室町幕府时期。曾经是皇子的一体不得不与母亲分开,到安国寺当小和尚,并且用他的聪明机智解决无数的问题。

休不光聪明过人,还富有正义感,他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教训l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动脑筋时先粘点口水,然后往头上转圈的动作。如今,这部动画片又在少儿频道重新上演,一休哥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温馨的回忆。

喜羊羊与灰太狼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国产动画片如此打动人心。各大电视台在五点左右滚动播放。孩子们爱看,是忠实的喜羊羊或者美羊羊的粉丝,平时的玩具、书包全部是喜羊羊系列的;大人们爱看,尤其是女性观众,她们最爱的是灰太狼,就喜欢他什么都听红太狼的可怜样!

闪闪的童星

童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时光流逝多少年,在人们心中,他们那纯真美好的脸仿佛永远不会老去。每到“六一”的时候,人们常会想起他们……

祝新运

]974年祝新运在《闪闪的红星》中饰演潘冬子角,出色地刻画了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成功地表现了一个山娃子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经历,12岁的祝新运因该片一举成名,成为享誉中国影坛的著名童星。影片拍完他就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演员。他相继参加拍摄了《萨里玛珂》、《赣水苍茫》《十天》等影片的拍摄,饰演了个个真实自然,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形象。目前他除了担任导演外,还做制片人,配音演员。

方超

说到童星,人们无法不想到方超,他曾有着“中国第一童星”的光环。上世纪80年代初,才2岁多的方超就参加了谢晋导演的《啊!摇篮》的拍摄。有媒体说,方超是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界最著名的“儿子”,龚雪斯琴高娃,丛珊朱时茂张铁林都曾是在光影中和他相依为命的爸爸妈妈。方超15岁上了高中后有两年半没接戏,专心读书,准备考电影学院。然而接连考了两年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都因为身高被刷了下来。23岁的方超,身高1.65米,据校方说,这很难与女演员配戏。说起当时的心情,方超说开始他有点想不通,“我从2岁拍到18岁,已经拍了16年了。怎么一下和艺术绝缘了?”

金铭

1989年,8岁的金铭拍摄了第一部电视剧《婉君》,这是大陆与台湾有史以来合作拍摄的早期电视剧之一。随后金铭又接拍了

系列琼瑶电视剧,《青青河边草》《望夫崖》《梅花烙》等,有“永远的童星称号。在电视剧《雪珂》中,金铭出演小雨点,并为此剧演唱片尾主题曲小雨点,同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小婉君”。长大后的金铭成了北大才女,毕业后从事演艺事业,并且开创了主持生涯。

关凌

十八年前,我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红遍大江南北,开启了情景喜剧的先河,剧中鲜活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圆圆的扮演者关凌更是一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童星之一。时隔18年,“贾圆圆”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却依然难舍当年的《我爱我家》情结,当起了导演,打造具有挑战性的社区情景喜剧《圆圆的故事》。此外,她也常常担任主持人。

释小龙

出生于武术世家,2岁时成为少林寺第二十九代接法传人释永信大师的弟子。自从4岁拍了第一部电影《旋风小子》以后,那个在银幕上叼着奶嘴身手不凡的小和尚就成了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开心果。此后,他又主演了《新乌龙院》、《龙在少林》,《无敌反斗星》、《十兄弟》等十余部影片,所创造的台湾电影票房记录至今无人能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自身的固步自封,无法突破旧有形象的束缚,他已逐渐淡出大银幕,转向荧屏,主演了大量的电视剧,如今,释小龙已暂别影视圈,到美国读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再次领略到功夫小子的风采。

张一山

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使张一山红遍全国,堪称“小夏雨”。此后,张一山与成龙合作,拍摄了电影《寻找成龙》。他曾经获得过2007MTV超级盛典一最具风格儿童演员奖、2007腾讯星光大典――年度潜力演艺新人奖、2007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最深入人心的电视形象奖、《福布斯》中文版第5届中国名人榜一最具潜力奖、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我最喜欢的儿童演员奖等多个大奖,现在正在备考北京电影学院。

林妙可

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红裙子女孩成为世界的焦点,她就是林妙可。林妙可1 999年7月1日出生,2岁时父母便发现了她非凡的舞蹈和表演天赋,于是送她去上钢琴。长笛和舞蹈课。6岁开始拍摄广告。截至今年,林妙可共推出了7首单曲,并参与拍摄《37》,《北方有佳人》《春草》等8部影视作品,并有“北京市花形象大使”等诸多荣誉。

徐娇

《长江七号》里饰演周星驰儿子的童星徐娇,是个女孩,戏里周星驰与她“父子情深”,戏外周星驰还将徐娇收为干女儿。2009年10月21日,《阿童木》全球首映式在上海站隆重举行,再次反串男生的徐娇为阿童木配音,获得一致好评。《叶问前传》中,徐娇出演叶问的小师妹,而在科幻电影《未来警察》中,徐娇再次拥有了一位“天王级老爸”。虽然与徐娇相处不过几天,但刘德华对这个“女儿”是相当照顾。当徐娇被记者追问周星驰与刘德华哪个更帅时,“刘老爸”就立刻挺身而出:“周爸爸是有味道的那种,而我是帅的那一种!”

蔡志强(马修)

2005年秋季的某一天,三个月大的马修和爸爸妈妈坐在香港的地铁上,小家伙冲着身旁的人调皮地吐舌头,扮鬼脸,把地铁里的乘客们逗得哈哈大笑,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也在其中,陈木胜主动过来邀请,邀请小家伙试镜。没想到,连续三次试镜,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一千多名试镜BB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宝贝计划》的头号男主角。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映,小家伙在片中的可爱模样打动了所有的观众,刚满1岁的他更是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