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SCC与T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SCC与T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与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3例与同期宫颈重度炎症患者122例的血清样本及宫颈脱落细胞, 检测SCC及TCT。结果 单一TCT或SCC检测准确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 P

【关键词】 宫颈癌;SCC;TCT;诊断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 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1位[1]。研究显示, 75%~80%宫颈癌为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是一种从鳞状上皮细胞中分离的抗原, 具有较强的特异性[2]。本文对本院收治的宫颈鳞癌及慢性宫颈炎患者共175例进行SCC及TCT检查, 分析二者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门诊在妇女职工体检中发现重度宫颈炎和(或)宫颈癌患者175例, 经TCT证实宫颈癌患者36例, 为鳞状细胞癌。年龄为32~45岁, 中位年龄38.5岁, 初始治疗为宫颈多点活检术。术前未接受放、化疗。

1. 2 检测方法 TCT:非月经期, 检查前24 h内禁性生活、72 h内禁阴道灌洗。暴露宫颈, 拭去分泌物, 毛刷在宫颈管处顺时针旋转4~6周、停留20 s后毛刷放入保存液进行病理检测。SCC:晨空腹静脉抽血2 ml, SCC采用流式荧光法, 试剂盒由上海透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使用LumineX2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

1. 3 阳性标准 TCT为重度炎症和(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l.5 pg/L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175例中, 重度炎性改变为139例, 鳞状细胞癌为36例。SCC检测中阳性为52例, 阴性为135例。所有患者均行宫颈活检术。术后病理为重度炎症119例、宫颈癌(CINⅢ、宫颈癌)56例。年龄及体重指数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 TCT与SCC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准确率。

表1 TCT、SCC及TCT与SCC联合检测比较(n, %)

检测方法 宫颈癌 慢性子宫颈炎 准确度(%) P

TCT 36 139 64.28

SCC 40 135 71.43 >0.05

TCT+SCC 52 125 92.85

注:三组中, TCT +SCC组与SCC、TCT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0.05)

3 讨论

宫颈病变长期慢性作用可演变为宫颈癌。宫颈病变早期筛查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研究显示, 系统性的宫颈筛查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报道显示, 传统巴氏涂片漏诊率高。原因是细胞丢失, 染色背景受影响。随着细胞学诊断技术创新, TCT提高了涂片质量, 诊断细胞数增加, 背景清晰, 分布均匀, 核浆区别明显, 提高了诊断率, 降低漏诊率。

SCC是分子量为4.5×104的糖蛋白, 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由紧密相连的SCCA-1和SCCA-2基因组成[3]。 SCC广泛存在, 正常组织中存在极微量的SCC, SCC是一种特异的鳞癌肿瘤标志物, 有助于鳞状上皮性细胞起源的癌症的诊断, SCC对宫颈鳞癌有较高诊断价值。手术治疗前SCC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对筛查高危人群有辅助作用。文献报道, 28% ~88%的宫颈鳞癌患者, SCC升高。本文显示, SCC对宫颈鳞癌诊断率为71.43%。

本文显示, TCT联合SCC检测准确率达92.85%, 单纯的TCT、SCC准确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联合检测检出率显著升高, 增加了筛查力度, 有效的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单纯的TCT或SCC检测不能作为宫颈癌检测的唯一方法。随着病灶变化, 单一TCT或SCC指标缺乏准确性。行宫颈活检术, 组织学上进行最后确诊, 显著提高宫颈异常患者的早期诊断, 做到及时诊断及治疗。

综上所述, 宫颈癌是可早期防控的疾病。目前广泛开展的TCT检查, 提高了宫颈癌检出率。而SCC为宫颈癌的筛查提供了血清学证据, TCT联合SCC检测对防控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钱德英, 岑坚, 王丁, 等.高危型人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1):34-37.

[2] 柯晓慧, 胡芝, 孙杭临.血清SCCAg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临床医学, 2006, 26(5):644-645.

[3] 冯晓宇, 刑汝东.鳞状细胞癌抗原的研究进展.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4):42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