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体育课兴趣的三个维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体育课兴趣的三个维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7-0057-02

兴趣是倾向与认识研究和获得事物的心理特征。兴趣不仅关系到学习的质量,而且更关系到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要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体育教育,感受运动乐趣,享受成功体验,促进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维度一: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特征

高中学生进入一个开始关注自己身体美的年龄阶段,她们对自己的体重、身高、身材较为关注。常常对教师提出我还能不能长高,怎样减肥等问题。笔者教了五届文科班,班里的女生多。开始一个比一个懒,不爱好任何活动。我常常利用室内课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帮助分析肥胖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分析如何矫正不正确姿势等。比如走路外八字型,让她们在每节体育课中用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走跑道线,较胖的学生教会她们如何参加耐久跑。这样有的放矢,课堂练习的内容丰富了,为了美她们行动起来了,学生个个主动参与其活动中,教学效果很好。

因此,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有了深入了解,才能根据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来编制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技术能力水平,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满足兴趣,实现目标,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维度二:保障学生主体地位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新精神和力量,使他们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

(一)热身活动自己编

一堂体育课的热身活动开展得如何,对课堂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往常规的热身活动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这样的热身活动有目的、有组织,可以使学生充分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但经常这样做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厌倦,也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在此时提出热身的要求(时间、安全、活动关节的顺序)目的,然后由学生选定热身的组织形式和练习内容,由各小组自行组织实施,学生可以创编热身操,也可组织游戏。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愉快的热身,并及时指导学生。这样使学生在热身时便发挥出主体作用。

(二)练习器械自己制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为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可以让学生自制辅助学具,这样做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练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投掷教学中,根据投掷动作让学生摸索,自己动手制作“响炮”、“纸球”、“纸飞机”、“沙包”等,在接力跑中让学生用废旧报纸自制“接力棒”以及硬纸板做飞碟、用易拉罐做哑铃……这样在体育课的创新动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游戏活动自己定

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游戏是不可少的,练习效果好,而且学生都喜欢。学生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由于规则的不同,一个游戏就有好几种玩法,如网鱼、电子碰撞、负重搬运等。教师只要提出一些练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就会积极的讨论,充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并定制活动。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既掌握了技能和游戏方法,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练习方法相互学

体育教师在运动方面不是万能的,在多数项目上,学生要强于老师,比如说跳绳。跳绳是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但跳绳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向跳、反向跳、有体前交叉、双人面向跳、双人或三人同向跳,更有胜者用俯卧撑跳……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教会学生,教师跟着大家一起学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浓了。这样的课堂学生们一定很喜欢。

三、维度三:创设教学情境

体育教学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进行。创设教学情境可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两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游戏化

体育课中的教学内容大多都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安排好每节课的运动量。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注意在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在原有的心理基础上造成新的反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练习的兴趣。

在教材中有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练习疲劳,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教师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感兴趣。比如力量练习,发展上肢力量采用双人推车、角力比赛,下肢力量练习采用多种形式的负重跑接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采用叫号追逐跑;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队列练习教师采用反口令练习方法。又如投掷项目(实心球)开始阶段让同学用排球两组在一定距离用双手投掷互打方式游戏。体会用力的方法随后再小组比赛。比赛谁投掷得又远又准,这样既提高学生对投掷项目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活动中掌握投掷用力方法。这种比起教师先示范再讲解,学生再练习的教学方法好许多。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都能用相应的游戏活动来转变我们的教学。这需要教师在课前作更深层次了解和研究学生,设计出适合于本年龄特征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远远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情境化

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需要一个有生气、有吸引力的变化的学习氛围。构建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突破原有教学组织形式的束缚,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个体活动”的教学方式,创设“群体研究”的交往策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为学生搭建更为开放的思维碰撞的交往环境。如在教“快速跑”时,设计“个体讨论、激发合作动机组内争论、引导合作调控组际辩论、组织合作评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由“要我合作”变为“我要合作”。一是让学生个体间讨论:怎样才能使快速跑的最终胜利者不是一个人?通过学生个体间的讨论后,得出分小组采用集体合作跑是理想的答案,并初步尝试,激发合作的动机。二是在小组内争论:集体合作跑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能创出多少种跑法?通过组内交流展示,如由“横队”转成“纵队”、“跑”转成“跳”、“站立”转成“蹲立”等。教师协助其进行调控,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以维持合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组与组之间辩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通过组际竞赛得出,如合作、默契、协同、节奏、速度……对合作活动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合作结果的评价,更包括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可由学生小组讨论进行。根据合作规则制作自评表格,为学生提供固定的自评时间,引导他们在自评中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合作技能。就这一点而论,该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学生单一的跑练习。因为当一个孩子在参与了合作跑的全过程之后,他就会感受到集体的作用和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实现了自己心愿,提升了自我的能力,并观照到了自我在发展中的进步,在集体中的价值,就会真正发现了自我,从根本上热爱体育课堂和体育锻炼,从而培养起终身热爱体育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