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书馆里的天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书馆里的天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像并不是很久之前,明儿还常要我开车带他去市立图书馆,找些比较冷僻的书查资料;现在他交报告只须坐在电脑前一“上”一“下”――上网、下载,就大功告成了。至于我的丈夫,更是早就免去了进图书馆的麻烦(当然,找不到他的时候,他也就不能用“上图书馆查资料去了”作为借口)。自从有了“网络”这东西,在我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前,电脑似乎就成了他们父子俩的虚拟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其实是个自相矛盾的词。没有了迷宫似的道道回廊、重重书架,没有了与浩瀚书海面对面的震慑与感动,没有了随意浏览信手乱翻的愉悦、意外找到书海遗珠的惊喜,没有了图书馆特有的那股纸与木浑然一体的好闻气味、岁月尘封的温醇书香,更没有前人的藏书章、注语眉批和蠹鱼蛀蚀的小洞、厚重的木桌和桌上的斑斑墨迹……没有了这些,图书馆还能叫作图书馆吗?而这一切,又怎能“虚拟”呢?

到了图书馆总会忍不住信手乱翻,偶遇一本有趣的书就坐下来看,看得忘了时间,更忘了原先要来查阅的初衷;却也不会怪自己浪费了时间――图书馆是个最理想的消磨大把时间而不会产生负罪感的地方。

在德国导演Win Wenders于1988年拍的电影《欲望之翅》(Wings of Desire)中,天使们身穿黑色风衣,隐形出没在柏林图书馆里,聆听人们的心声。潜心读书的凡人,浑然不觉安静沉寂的图书馆其实满布了肃穆的黑衣天使,以及天使们此起彼落的絮絮喃喃的独白。这是何等充满诧异之美的意象!(十年后好莱坞将它重拍成彩色的《X情人》(City of Angels),就没有拍出那股现实的奇诡气氛。)有时坐在日益冷清的图书馆里,那幕意象浮现,我会想象自己的守护天使,正俯身在肩后聆听我在心中默诵的字句。

提到图书馆,总会想到将其喻为迷宫的博尔赫斯。有一次在家附近的小图书馆请馆员帮我找一本博尔赫斯的旧书,她好奇地问:“这是位什么样的作家?”我回答:“他曾是个图书馆员,跟你一样。”她有些惊奇地笑了。我没有补充他后来成了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当然更没提我自己也一直很想做个图书馆员,像博尔赫斯一样,快乐地悠游在安静的书架迷宫里。

村上春树大概也是个喜欢泡图书馆的人,他写图书馆清冷寂寥的况味很亲切,却也带一种奇诡的味道,像《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里,那个超现实世界里的图书馆其实很现实:坐落在静悄悄的街角,沉重的木门、墙上老旧的挂钟、一望无际的书架;然后,书中的主角在木桌前坐下来读“古梦”。那个超现实世界的尽头(The End of The World不仅是“世界末日”,也有“世界的尽头”的意思)是村上笔下营造得很魅惑人的一幕。一个人在图书馆里坐久了,真会生出天长地久、似真似幻的错觉。

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次踏进那座地下室书库就觉得安心:还有这么多、这么多书可以看!那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拥挤而空旷;充满了书却没有人;巨大的地库阴凉幽暗,冷风习习,冷硬的水泥地上难得听见另一个人的脚步声;有了几十年历史的旧书报杂志,一架一架推向没有灯光的彼端,像是没有尽头;远远的电梯发出呜呜的悲鸣更衬出周遭的寂静……我的心立即安静下来,可以浑然忘却一切,包括时间――时间在这里也是凝止的。不知过了多久,出来,看看眼前的世界总觉有哪一点不对,需要几分钟才能适应。

每当在图书馆看到处处可见的“请勿把书放回书架”告示,就会想到博尔赫斯在他的短篇小说《沙之书》里写的:“藏起一片树叶,最好的地方是森林。”同理,他想要让一本无穷无尽的怪物书消失,就把它胡乱放进图书馆,让它淹没在近百万册的书海中。一本书被放错了书架,便是管理员的一场噩梦;而那本错置的书若是有知,岂不等于此生永不得再见天日――除非有幸遇上一个爱随意游走于书架之间乱翻书的人。

从网上找资料日益容易,图书馆更是日益冷清了,真怕它终有一天会从眼前消失――图书馆在我有生之年是不至于消失的,可是未来的图书馆书架上若是只放些冷硬的光碟,阅览室里设几具电脑,像博尔赫斯那样爱书成痴的人一定早就改行,我也不会羡慕他的职业了――还有那些天使们,还会耐心聆听阅读者的絮絮心声吗?

选自《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