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处于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能运用一定管理技能去达成目标的人。创新能力是一项贯穿人一生的技能,我们要在大学阶段使大学生经过训练,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创新培养成为具有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造作能力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新;创新能力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成为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智力的培养之于专业学习,智力的全面培养对学习专业和科学是最好的帮助。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就是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能够胜任多种工作。因为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更多的毕业生是做着与自己专业相关或者无关的工作。这样,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造性思维概述

思维是物质的机能,是人脑的属性,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创新思维过程是大脑内物质变化的结果。它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也是人类创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一。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它既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在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与认识科学的深入研究,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国内外的有关学者就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提出过多种模式,将其分为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甚至更多阶段,但基本框架仍是一致的。其中“四阶段理论”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而且具有较大实用性的过程理论。第一阶段为准备期,准备期是准备和提出问题阶段,包括发现问题、收集资料以及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得到启示。一切创新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第二阶段为酝酿期,酝酿期也称沉思和多方思维发散阶段。在酝酿期要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探索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常常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花费巨大精力,是大脑高强度活动时间。第三阶段明朗期,明朗期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顿悟或突破期。

2.创新能力开发

2.1自我创新能力的开发

思维定势是随着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固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定势对解决一般问题、老问题是有效的,但对新的问题而言,往往就成了障碍。

突破思维定势就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品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培养自信心。首先就是利用心理暗示,提升心理素质。利用心理暗示,提升心理素质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默念简洁的、明确的、证明的、充满自信的口号。每天都带着强烈的信念和愿望为自己鼓劲和加油,每天都这样做的人必定会成为拥有强大的自信心。第二,就是要改变自己、分析自己。改变自己是最难的事,创新者改边了自己就改变了创新者外部的世界。还要看创新者接触什么人,接触成功人士,拜成功人士为师会使自己获得自信,更加相信自己。第三,树立必胜的信念。创新者的核心信念是指杰出的创新者所持有的信念。如果创新者拥有了这些信念并把它作为创新者生活中思考的内容,创新者就会有积极的、健康的思维方式。核心信念将促进创新者具有优质的自我表象,这是创新者必须具有的自我表象。

2.2思维能力的开发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能力。思维障碍了我们创造性思维地解决问题,对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进行创新思维,首先必须突破思维障碍。这就要求必须做到:第一,对问题提出多种设计,产生多种多样的联想,以求获得多种不同的结论,筛选择优;第二,思维要根据各种不同客观情况灵活变化,及时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第三,还要特别注意克服思维过程中的直线式思维方法;第四,要注意思路的拓展,当思维之路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有时可作必要的方向思维。

建立创新机制是实施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点主要针对组织而言。对创新者来说,创新没有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鼓励,是阻碍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发挥既有赖于个人的主观因素,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人的智慧、想象力、创新力的充分组合,也需要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组织和领导体制中缺少一种对创新者政绩的促进机制,没有形成一种创新的氛围,人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发挥。因此,我们在组织创新活动时,要注意建立创新的机制。丰富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每个人都要重视知识的积累。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知识素质,而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知识修养。

创新力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善于提出问题,要开创工作新局面,就必须不断开拓眼界并且不断探索,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3.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研究表明, 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 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必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 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 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实行课程综合化。一是加强基础课程的授课, 基础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主要是根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标准, 制定旨在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课程。二是注重文理渗透, 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文科类学生也应在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另外,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还应该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 如缩减课内总学时, 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的环境; 实行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 跨系、校选课等,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单一型向交叉型转变; 积极进行教材改革, 更新课程内容, 尽可能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内容、新成果、新思想和新信息。

3.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应该说, 课堂教学仍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主要形式, 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切入。首先, 要改革课堂讲授方法。积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和研究式教育教学方法, 让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 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 可采用四种做法: 一是“三个讲”的方法, 即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一个“用”字, 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一个“活”字, 在教学手段上追求一个“新”字; 三是“三个运用”的方法, 即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 运用自学式教学法伸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有这些措施, 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主动深入下去, 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3.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且多强调理论性、结构化的现状, 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紧密结合实际, 组织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静.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3).

[2]徐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3).

[3]郭绍生.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