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之音乐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之音乐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有人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音乐也无处不在,音乐和美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音乐,用美学原理的知识去探讨音乐的美的本质。

关键词:美的整一说;结构;根源;“相对美”;关系;心灵

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深深地融入了现代生活中,无论走到哪儿,音乐都如影随形,商场里、小店中,甚至在大学校园中都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音乐,也许是音乐太贴近我们了,越来越多的人会忽视了音乐自身真正含有的美,因此真正了解音乐的本质显得极为重要。

一、亚里士多德 “美的整一说”

要发现一个物体本身所在的美,我们必须足够地了解这个物体,那什么是音乐呢?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1),它是作用于我们听觉的一门艺术,这样的解释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其实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音乐并没有定义中的那么宽泛,它其实是一个实体,就是乐曲,即我们所说的歌曲,而乐曲则是由旋律、节奏和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诸多因素有规律组合而构成的。(1)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内部是有其内部结构性的。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大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美的整一说,“一个完善的整体之中各部分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任何一部分被删去或移动位置,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可以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2)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一个美的事物,即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必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每个部分必须紧密结合。在乐曲的创作中,无论是旋律、节奏、调式,还是曲式、和声、复调, 它们都有自己所占的比例部分,并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便完成了乐曲的创作,然而这里的组合并不是机械地拼凑,而是有机地排列,各个部分的比例和体积因乐曲创作的需要而定,正是这一个个部分最后形成了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因此音乐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具有整体结构的美。

我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原理中体会了音乐的美,其实亚里士多德除了美的整一说,他针对音乐美有着更为具体的看法。他强调音乐的美来自音乐自身的社会作用,亚里斯多德不仅把“净化”的思想运用于悲剧,而且还用以解释音乐,他认为音乐具有净化作用。而这里的“净化”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音乐的净化作用不仅能使宗教狂热的人安静下来,同时使受哀怜、恐惧及其他情绪影响的人平静下来,也就是说音乐的净化作用是广泛的,有力的;二是各种情绪受到净化之后,心里会产生一种,而这种是无害的。(3)由此看来音乐确实能净化我们的心灵,除了净化作用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明确提出音乐能对人的性格给予显著的影响。“当我们在倾听音乐,倾听它的节奏和乐调时,我们的心情就随着它变化。看到摹仿的形象我们就起或痛感,这种习惯可以导致我们在看到现实蓝本时也起同样的或痛感,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雕像,单是为着那形状而感到,等到我们看到那个人本身,也就必然感到。……”(3)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的性格也随之潜移默化地改变。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还就音乐的本质去探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具有生命力,它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而人们倾听音乐时,和谐的音乐与人们心灵中的和谐相契合,心情又随着它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情受到锻炼,就可以在遇到现实类似事物时,能表现出爱憎适当,就是能正确判断,表现高尚的品质和行为。(3)所以当我们欣赏一首乐曲时,心情会随着它的节奏和旋律跌宕起伏,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借着这些情绪表达我们的爱憎,实际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教育。

二、克罗齐“美的根源”

从音乐的净化作用让我想到了音乐与心灵之间微妙的关系,克罗齐曾说过,“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4)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心灵,音乐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融入我们的心灵,我们在倾听它的过程中或喜或悲,或惊或奇,我们的心被它所感染,这也是音乐美感的根本体现。

三、狄德罗 “美是关系”

也许音乐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去欣赏,不去倾听,它仅仅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中简简单单的虚体,但是正因为有了音乐与心灵的这层关系,让它迸发出了美,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4)音乐的确有股强大的力量,它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去体会甚至是反思自我、他人、社会,在我们收听音乐时,我们和音乐之间存在着一个表面的关系,我们是收听者,而音乐是被收听者,但是音乐引发的关系不仅仅是如此,从它的旋律中我们能了解到作曲者的情绪和思想,我们会把这样的情绪带到我们自身当中去思考,有时候甚至让我们联想到社会上的某种现象,狄德罗将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相联系中所产生的关系成为“相对美”。而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就具有相对美,而且随着音乐与其他事物的变化,美也是随着变化的,当我们听到一段乐曲与自我联系起来,它是一种情绪,而与社会联系起来,他们之间所引发的关系带来的又是另一种情绪,在这两种情况中所体现出来的音乐美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对象是同一首乐曲。

四、浅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在我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音乐美的强大的震撼力,在这首交响曲的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有力,仿佛就是命运敲门的声音,命运悄悄袭来,突然敲响了门,我的心被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牵动着,整个乐曲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让我充分领略了整个曲子的斗争主题,其中有很多重复使用的音符和旋律,它们串联起来让整个曲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处处洋溢着结构之美,在倾听的过程中,我完全将自己融入其中,我能体会到贝多芬在作这首曲子时的激动,斗争,愤慨甚至是恐惧、悲壮和无可奈何,他命运多舛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但是我想没听过《命运交响曲》的人不会对他悲惨的命运有那么深切的感受,听到激动或是沉痛的时候,我往往会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甚至有意地将我自己和作曲家相比较,它完全作用于我的心灵,曲中如火如荼的热情感染着我,我会钦佩甚至崇拜曲中所描述的那种与命运抗争的大无畏精神,我将这种精神折射到我所处的这个时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会想起这样的大无畏精神,我不会向困难挫折低头,因为《命运交响曲》教育着我,让我知道在面对困难时应该有的态度,听完了整首曲子,我不禁感叹艺术家的非凡创造力,同时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美的本质所在。

音乐作为一门“以声表情”的艺术,对我们个人、社会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音乐所表达的那种活泼、富有特色的形象,那种生动真实的情感,带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它净化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让我们感到放松,娱乐我们。我想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音乐美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2)亚里士多德.《诗学》第八章.

(3)钟子林.《何乾三音乐美学原稿》.1999年12月第1版.

(4)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