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素材的合理利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素材的合理利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素材是丰富多样的,它可以来源于课本、生活等多个领域。那么,怎样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呢?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和较高的领悟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经过不断地分析、实践和反思,认为:

一、巧用课堂生成资源,把握数学素材

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和生成的艺术,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独具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教师应该懂得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利用“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让朴实的课堂激情飞扬。

如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六年级上册),我让学生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学生在回答画法时这样描述:先把针尖固定好,再转动圆规,在画的过程中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听了学生的介绍,我如鱼得水,既而顺水推舟,指出:针尖固定的一点叫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之间的这一段就是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学习多了一点自然,少了一点生硬,多了些主动,少了些被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教学中处处有精彩,教师不能再照搬课本或备课稿上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而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课堂资源意识,抓住课堂中这些不期而遇的资源,懂得灵活变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美妙的瞬间而更显精彩。

二、再创造教材,优化数学素材

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具体材料,它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以及各个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不容易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即教科书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完全有权利对教科书作出“剪裁”,重新编排,使之更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给出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4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任意选其中的三根摆三角形,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没有唤醒学生的旧知,即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相关知识,教材却把这一部分内容孤立起来去探究,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而且也增加了学习新知的难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我觉得一节课中把准教学起点至关重要。实际教学中我这这样编排,先创设一个故事情境,然后提问:小熊家以及小熊去小兔家,分别走什么路线最短?在得出a+b>c、a+c>b、b+c>a的基础上观察总结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然后请每一位同学从材料袋中取出一根细吸管,将它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后有的如愿以偿,有的则抓耳挠腮。这时可以征求操作失败的学生的同意,将没有围成的“作品”贡献出来供大家研究,即使没有围成,也有可利用的价值,学生“虽败犹荣”。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由实践得出结论,再由结论指导实践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三、重视生活情境,规范数学素材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力图选取生活味浓、趣味感强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认识背景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素材的目的性、实效性和客观性。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找规律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四年级上册),安排了公路安装路灯(可以安装在路两旁或者路中央的绿化带中)、学校操场四周安置遮阳伞和长椅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因为数学素材来源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所在的校园内,而且囊括了“植树问题”中的不同情况,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还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学习过程,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不乏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纯粹的外在形式而忽视教学实质的现象,这就容易落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后果,得不偿失。

四、利用数学日记,发展数学素材

教学中,鼓励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触摸着“数学”,在童真、童趣的日记中绽放童心,积淀文化。如一位二年级学生数学日记中这样写道:《0和9的对话》有一天,0在做早操,9走过来嘲讽说:“你这是做的什么操,怎么这么难看?”0说:“我这套操是我奶奶为我编的,你还做不来呢。”9说:“那我们来比大小,你敢吗?”0说:“比就比,我才不怕你呢?”9说:“我比你大,我是你的9倍。”0说:“不对!不对!你不是我的9倍,你是1的9倍!”0对1说:“1大哥,你快过来评评理,我说的对不对。”1说:“对!9不是0的9倍,0是没有的意思,你怎么可能是0的9倍呢?”1接着对9说:“你不要太骄傲了,没我1和0,你9也大不起来,你看我们合起来是10,比你大!”9无话可说,听了以后伸出来的舌头再也收不回去了。

叙事、童话、幽默、笑话、儿歌等形式各异的“数学日记”,放飞的是心灵的梦想,收获的是语言的丰盈。

“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紧紧抓住学生语言表达这根主线,激励他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 “言”得有理,“言”得连贯,“言”得完整,进而使学生 “言”出智慧,“言”出精彩。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挖掘和利用学习素材是每个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不断地反思实践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