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莲花山“花儿”会采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莲花山“花儿”会采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莲花山地处甘肃省定西、甘南、临夏三州(地)交界处,景色秀丽,青松翠柏,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这里都要举行具有古老传统的“花儿”盛会。届时,三州(地)六县的汉、回、藏、土、保安、东乡等族歌手和群众云集于此,游山观景,吟诗对歌,抒怀。

一 路 欢 歌

当我们的汽车还在远离莲花山的公路上奔驰的时候,从车窗往外望,公路两旁的乡民们扶老携幼,边走边唱:

花儿里为王的是牡丹,

人里头俊不过少年,

富民政策宽又广,

日子们越过是越甜。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着马或毛驴,更多的则是步行。很多人提着录音机放着“花儿”,嘴里头还不停地唱着“花儿”。妇女们打着凉伞,男人们戴着草帽,遮挡着日光的灼晒,一个个喜气洋洋,犹如过年一般。据说参加“花儿”会的人数常达七八万之众。当地文化馆的同志开玩笑说,群众唱起“花儿”来不知道累,不知道饿,晚上唱起来也根本不用睡,“一连山的莲花山,漫开花儿透心甜,十天九夜口不干”正是生动的写照。

行驶在这四周都是“花儿”的公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在距莲花山还有3公里的地方,我们的汽车被一群打着花伞、摇着彩扇、穿着节日盛装的姑娘们扯起的马莲绳(用马莲草编的绳子)拦住了去路,只见一位姑娘正对一个小伙子唱道:

马莲绳,一根弦,

琵琶还要好家弹;

你不唱花儿花不艳,

我不对花儿心不甜。

小伙子手摇草帽唱道:

碗,玛瑙盘,

用绳绳把我拦;

莲花山上浪一浪,

拴住日头唱三年。

歌来情往,热闹异常。按当地风俗,来莲花山的人必须会对歌,否则就会被拦路者用马莲绳捆财鹄础V钡侥愣粤烁杌蛱统鲈は茸急负玫墓献印⑻枪之类的食物送给拦路者后,才会被放行。

轮到我们对歌了,同车的一位友人自告奋勇地对了一首,没想到,车下竟轰堂大笑起来,只见其中的一位姑娘站起来,唱道:

我问方来你答圆,

方圆本情不沾边,

你的花儿不值钱,

还比一碗凉水淡。

好利害的嘴皮子,真可与南方的对歌能手刘三姐媲美了。怪不得一些会唱“花儿”的人不敢轻意唱,怕的就是遇见利害的“串把式”(歌手中的佼佼者),下不来台。

这下大家可着急了,你看我,我看你,没了主意。幸好车上有一位歌手,立即“应战”,以歌开路,为我们打开了拦路的马莲绳。

这一道马莲绳解开了,另一道马莲绳又拦住了,“马莲绳一道又一道,解开一道又一道;唱过一帮又一帮,好像洮河翻波浪。”歌手看人对歌,其中一次拦路的竟是十一二岁的娃娃们,于是歌手唱道:

娃娃要把书念呢,

考上大学才算呢,

马列主义要学呢,

要是不学习咋办呢。

触景生情,有啥唱啥。在一路欢歌笑语中,我们以“花儿”开道,解开了一道道的马莲绳,来到了风光旖旎的莲花山下。

登 山 对 歌

按“花儿”会习俗,六月初一、初二在莲花山麓足古川聚会,初三、初四登山对歌,初五在王家沟门夜歌,初六在紫松山敬酒告别。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要数登山对歌最为热闹。所以在初二的时候,我们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块攀登了林木苍翠的莲花山。

登山的男女老少,个个喜笑颜开,花伞、彩扇和鲜艳的衣着,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悠扬的“花儿”与说笑声会合在一起,奏响了一首首独特的乐章。人们一边游山看景,一边唱着“花儿”,别有情趣。

一歌手触景生情,站在山坡上唱道:

公路修到莲花山,

一路人流一路欢,

男歌女唱情绵绵,

不要月老结良缘。

惹得大家一阵欢笑。的确,借着这古老的风俗,青年男女在这风景秀丽的莲花山上以歌会友,寻找自已的意中人,是再好不过了。

再看那一对,此刻正唱得欢,只见那男的拿着草帽,一边很有节奏地扇着,一边唱道:

阿哥把你缠对了,

就像蜜蜂闻着香味了,

榔头打着不退了。

一阵笑声传来,直把那对唱的女子羞得满脸绯红,可她还是大大方方地一手撑着花凉伞,一手摇着个枇杷叶,唱道:

锅两口,四口锅,

咱多的时候遇不着(zhuo),

遇着人多话难说,

不由我者眼泪多。

像这样的情歌随处可闻,这些花儿属“散花”,比较自由,触景生情,即兴现编,令我奇怪的是这些歌手大多数都是文盲,而他们竟能编出如此巧妙的歌词。更令人费解的是他们自己编的歌词却说不出来,只会唱出来。我想这也许是莲花山群众平时“以歌代言”而形成的遗风吧。

我们不断地攀登,在苍松翠柏中,帐房连着帐房,花伞挨着花伞,一簇簇、一丛丛,五彩缤纷,宛如盛开的月季。各式各样的彩扇上下晃动,恰似飞舞着彩蝶。万千红男绿女摩肩接踵,人如海、歌如潮。只见各族兄弟盈盈盘歌,藏族、土族姐妹身着民族盛装翩翩起舞。东乡的“金唢呐”唱着“东乡令”,撒拉的“歌魁”唱着“撒拉令”,保安的“歌王”唱着“保安令”,头戴白帽的回族歌手也引亢高歌,当然更多的还是莲花山当地的汉族群众。一首首“花儿”,此起彼伏,引得游人目不暇接,闻歌止步。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难爬行,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山顶峰,无限美景尽收眼底,歌手们又触景生情,赞美起莲花山来:

腰两条,一条腰,

莲花山上青松罩,

半山上搭的云彩桥,

九顶还在空中飘,

水帘洞里结冰条,(九顶、水帘洞皆为山

上地名)

一年四季常不消。

王家沟门的篝火

初五的下午,我们提前吃过晚饭,便乘车向距莲花山20里外的王家沟门进发。在行驶的路上,一直给我们服务的司机老马――一位平时很少说话的东乡族穆斯林,这几天似乎也受“花儿”会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唱起 “东乡令”来:

尕妹是肝花(肝子)阿哥是心,

阿哥是心,

心离了肝花是不活。

没想到这早已抱上孙子的老汉,唱的竟是情歌。

上了个高山望平川,

川里头有一朵牡丹,

看上去容易摘起来难,

阿哥我摘不到手里边。

惹得车厢里的众人一阵阵欢笑。

当我们来到王家沟门时,已是傍晚时分。远处一对对情侣打着花伞,手拉着手,在青草坡上对歌,一只只马儿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漫步,清清的河水从草边静静地流过,一个个雪白的帐房扎在草地上,犹如繁星撒在绿色的夜空,一堆堆的篝火处传来众人的欢歌:

粮满囤,油满缸,

家家屋里肉飘香,

农民生活大变样,

蜂蜜里头拌砂糖。

在一堆堆篝火边,我发现既有头戴白帽的穆斯林,也有身穿民族盛装的藏族姑娘,更多的还是当地的汉族群众,一个个兴奋的脸上如同开了花,围着篝火,手拉着手,唱着,跳着,清脆甜美的“花儿”回荡在青青的草地上……

紫松山惜别

如果说莲花山“花儿”会由一串珍珠组成,那紫松山的惜别则是其中别具特色的几粒明珠了。

紫松山位于临洮、康乐两县的交界处,实际上是个很大的土丘,上面较平整。初六的时候,我们也随浩浩荡荡的人流涌到了这里。只见紫松山上是绿油油的青草,一排排白色的帐房到处可见,如一朵朵白花飘在绿色的海洋里。人们赶着马,拉着牛,开着拖拉机,来到山顶,2里长的集市很快在山脊上形成,卖着各种小吃和土特产。山坡上一匹匹各色的马儿在青草地上悠闲地信步,自由自在。望着这足有两三百匹的高头大马,使人仿佛置身于草原的牧场。

山口的对歌开始了,几个男歌手拉着马莲绳,立在山口上,拦住了去路。手里的草帽和着嘴里的节拍摇晃着,唱道:

什么像流水割不断?

什么像海永不干?

什么开花永不败?

什么滋味透心甜?

一群打着花花绿绿的凉伞、手摇彩扇的姑娘们顺着山口走上来,边走边唱:

情丝像流水割不断,

山歌像海永不干,

天生石莲开不败,

口唱花儿透心甜。

唱一句,答一句,男歌手们边唱边退,女歌手们边唱边进,人山人海,直把山口围得水泄不通。

下山时,一位歌手一直把我们送到山下,边走边唱,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我送大哥沙柳坡,

沙柳坡上沙柳多,

抓住了沙柳哭一场,

沙柳的叶儿往下落。

几位女歌手竟然真的哭了起来:

民院的阿哥老远地来,

还我的相思病来。

淳朴的乡情,淳朴的莲花山人,竟对感情如此地珍重,听着这一声声动情的“花儿”,我们岂能不热泪盈眶?

啊,莲花山的景,莲花山的情,莲花山的“花儿”,莲花山的人儿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