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年制高职发展之使命、困境与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年制高职发展之使命、困境与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突破困境,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使命;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20-03

一、发展使命: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支撑

现代职教体系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充分贯彻了终身教育理念,强调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与协调发展。

随着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其中,五年制高职教育在没有现成经验和直接模式可以借鉴的艰难情况下,在江苏这块肥沃的教育土壤中应运而生、创新发展。从诞生之日起,江苏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就注重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运行模式,并严格遵循现代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它的出现,开启了江苏高职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从学制上看,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采用的是五年一贯制,在办学主体、专业设置、培养质量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内外部有机衔接、互相协调、多元互通的体系。这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有系统设计的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开展,实现了中高职专业设置的无缝对接,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效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江苏五年制高职无论是在规模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得到了政府、社会、企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成为江苏现代职教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困境突破: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与革新

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亟须开展多个层面的革新。

(一)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政府的制约因素。其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教育部高教司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做了性质上的界定,但其高教属性还没有得到法律层面上的认可,其高教地位实际上处于一种“悬浮”状态,导致在制度设计、发展空间、民众认可度诸方面都与三年制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二,制度配套不足的欠缺。在办学地位上,存在国务院文件的“高位”与具体政策“低位”的矛盾;在费投入上,存在办学成本高与实际投资低的矛盾;在培养模式上,存在产教结合与校企脱离的矛盾。其三,管理体制未能完全理顺。在管理体制上,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就容易形成各自为政、资源难以共享、政策不连贯等体制。其四,长学制教学培养对象“特殊性”的问题。研究表明,五年制高职主要适合于一些需要较长培养时间的专业或者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的专业。然而,上述类型的专业在我省所占的规模相对有限。

其次是学院层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管理模式中责权利不够清晰。江苏五年制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总院与分院之间主要是指导而非领导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总院法人地位的虚化,在人财物管理上难以体现一级管理机构应有的作用,使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化办学这一目标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各分院的特色彰显不够。各分院在管理模式、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还未形成自身的特色。三是进入与退出机制尚未建立。全省各地的分院、办学点共有90多所,其加入、退出机制还没有具体的标准,缺乏质量建设意识。四是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还未建立一套通用的质量标准,没有统一、明确的执行要求。

再次是学校层面的制约因素。第一,目前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观念上过于强调实用,人文关怀缺失,创新精神、科学精神贫乏,批判精神薄弱,自由精神与独立精神更是还未顾及。第二,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现实中鲜有学校建立起有效的章程,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第三,与社会需求不能完全对接。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把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教育内部向职业领域辐射,行业、企业对于高职教育办学的参与度不够,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的对接程度较低。第四,科研水平与理论素养不高。五年制高职教育需要大批“双师型”教师,但目前大多数任职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科研能力不强,理论素养不够高。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控制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规模,优化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结构,政府、学院、学校等应该齐抓共管,协同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道路。

首先是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一是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其在全省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规划目标与科学定位,指导和督促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二是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起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教育经费筹措和投入机制;制订《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体系,实行严格的办学资格审批制度;制订《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指标分配计划》,打破地域界限,实行跨区域招生政策;完善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师资格制度、职务(职称)评聘制度、编制管理制度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教师企业挂职制度。

其次是学院层面的政策建议。其一,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要激发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扩大学校办学自,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与制度建设,不断开展内部治理结构与管理架构改革,不断增强服务性,弱化行政性。还要明确总院和分院的地位,理清分院与总院的关系。其二,试行分院(办学点)准入、淘汰机制,维护好总院的这块“金字招牌”。其三,由学院推动开展“敏捷职业教育”。建立统一的产业界需求反馈机制;改革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将之整合成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通用能力课程;改革专业构成机制,形成体系化的“专业课程+专业学习项目”结构。

再次是学校层面的政策建议。一是以年级管理为抓手改革管理模式。采用年级管理可使得问题解决专业化、有效化,促使教育管理精致化。二是以市场调研为抓手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五年不间断的技能实践操作,使学生培养质量有本质的提高。三是以教师团队为抓手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精心打造“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用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平台。四是以特色为着力点推动改革创新。鉴于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专业重合的问题,五年制高职院校应梳理出学校特别擅长且适于长学制培养的专业、专业群或产业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实现重点突破。

三、未来展望:在顺应社会发展进程中满足学生需求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长期处于以“中低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时期,五年制高职教育需要在顺应社会发展进程中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社会发展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仍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五年制高职教育在特定阶段,在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必须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与先进制造I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市民,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和空间。目前,我省技术工人队伍中拥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者的比例大约占2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达到40%~50%。我省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变化形势,五年制高职教育重点要走内涵发展道路,坚持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赢得发展空间

五年制高职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进入专业教学与训练时间早,有利于形成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五年一贯制不需要在中途选拔淘汰,有利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避免了中职与高职衔接过程中因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等造成的学时损耗,从而增加了有效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益;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五年连续学习,从而有效地延长了职业技能训练时间,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相对复杂的高级技术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综合职业素质。

尽管五年制高职教育由于学制较长等方面的原因增加了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难度,加大了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困难,也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但非常有利于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特别是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五年制高职教育只要发挥优势,找准定位,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就一定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