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人文管理中的“仁、忍、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激烈竞争的时代,每个人身上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无视这一情况的存在,单纯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用“管、卡、压”等生硬的手段来管理,无疑会因雪上加霜而造成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给管理工作带来障碍。因此,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倡导柔性的“人文”管理,就是要依靠领导者的行为示范,依靠人的关系和谐,依靠人们的情感交流等这些非权力影响力来实施管理。我们教育界也是一样,新课改和校本教研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给每位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到教师角色意识的转换再到教学行为的改变,无一不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管理工作的人,要做好服务工作,与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创建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
“人文化”管理,是我这些年一直在探索的管理路线。我认为:为官首先要遵循为人之道,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仁”、“忍”、“让”这三个字,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一、以“仁”凝聚人心,走和谐发展之路
“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仁爱”之心,以人为善,宽以待人。记得有一个《孔子借伞》的故事:一天,孔子出行,遭遇大雨,身边却没带伞。一个学生说:此处有个姓卜的商人,我们可以去借伞。孔子说:“卜商为人,对财物很吝啬。与人交往,要着意显示别人的长处,避免暴露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关系才能长久。”孔子最终没向卜商借伞,以免暴露卜商为人的弱点。孔子做人,可以说做到家了。我们这些现代社会的管理者,要在工作中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没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往往就会激化矛盾。我曾是一个直性子人,喜欢有什么就说什么,尤其对待那些在工作中故意隐瞒过失,推卸责任的人更是不留情面。有时候,我的方式太直接,像一把没有弹性的剑可以战胜对方,但也会伤了对方的自尊。慢慢地,我开始认识到宽容的可贵,它往往比训斥、责罚更有力量,更能让人心悦诚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了问题和错误,我首先要做自我检讨,而不是去责怪具体的工作人员。之所以这样做,我就是想通过我的宽容理解和主动承担责任,去感染、激发其他人的责任心,引导、促进他们认真地对待日后的工作。事实上,也确实形成了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由于我的带动,使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沈抚新城实验学校(简称我校,下文同)的副校长、中层干部、广大教职工形成了敢于承担责任,出了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工作作风,这也许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非权力影响力之所在吧,而这一影响力的获得往往是建立在“仁”字基础上的。
二、以“忍”积攒力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忍”就是要有耐性,耐得住“浮躁”。中国有句古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尤其对待教育这一特殊的行业,更需要我们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教育不是用来给别人看的“景”,它的职责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要低下头来,不为名、不为利、扎扎实实地去工作,从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去设计教育行为。作为一所窗口学校的校长,我深知这一点的重要,因此把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追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走内涵发展之路,克服由于展示活动过于频繁,教师的工作压力过于繁重,而限制他们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错误倾向,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建立发展机制上。
随着新课改和校本教研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正在经历探索的“高原期”,普遍存在学习提高与繁重的工作之间的冲突。为此,我提出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做到“两保证”——保证教师有充足的学习资料;保证教师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强调工作有张有弛、轻重缓急,让教师的身体和心智能得到休养生息。同时要求学校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积极为一线教师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出一流的优质服务。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校逐渐形成了“协同作战、服务先行、伙伴互助、合力攻关”的工作模式,从而营造了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搭建起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而这一成果得益于我们能远离虚荣,有勇气过寂寞而宁静的生活,用以休养生息、练就内功、积攒后劲。这对于听惯了掌声与喝彩声的窗口学校,确实付出了更大的勇气和代价。
拥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去从容地面对工作中的得与失、成与败,是我在“忍”字上遵循的另一个准则。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工作上能有所创新,做出一些成绩,而这个结果的源头往往是问题的发现。如:在我到育才中学不久,督学到我校检查普九控辍工作,这些前辈们工作十分认真,也确实查出了我校在控辍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对此,我不会找各种客观原因加以回避,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堪,相反,我倒觉得这些问题很有价值,为我们下一步扎扎实实地做好整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有时我们对待失败,确实应心胸开阔一点,把失败看成是成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也确实是成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而要承受这一过程,我们就要拿出卧薪尝胆的气魄,在“忍”字上下功夫。
三、以“让”调动参与意识,走民主发展之路
“让”,第一层意思应该指谦让,“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也就是说,自己想建功立业,则先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想兴旺发达,则先让别人兴旺发达,诚心待人,虚心处世。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排挤和妒忌心理,营造精诚团结,合作共进的工作氛围。“让”的另一层含义是指要“让贤”。在职权范围内不揽权、不专制、不独断专行。记得西方一位著名企业家曾说过:“现代社会的领导应是一位推动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几年来,这句话让我铭刻在心,作为校长,我非常重视发挥副手及中层干部的作用,把权力下放给他们,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我理解一所学校的校长、中层干部乃至老师好像太阳系的星球,必须要“自转”,只有“自转”才能进行“公转”,而思想共识是核心的光源,也就是说,校长、中层、教师这三者是在共同的办学思想照耀下各发各的光,而不是校长一人独占天空,犹如太阳一般夺走了他人的光辉。因此,我在管理中,遵循了“以人为本,民主治校,广泛参与,自主管理”的模式。倡导被管理者参与管理,注重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自我发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潜力。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上学期我校评选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校十年奉献奖教师这两件事上,我们都完全采纳了教师们的意见。刚开始,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教师们的意见也不一定公正,有可能出现私底下靠关系拉选票的现象。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班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凡事都有利弊,只要利大于弊,我们就可以去做。况且,如果一个人能拉来绝大多数的选票,他也不可能单纯靠拉关系。最后,这两件事完全由老师们的选票来决定了。这使广大教师看到了我们领导的决定,他们也变得想说话、敢说话、想做主,敢做主了。
以上是我这些年探索“人文”管理的一些感悟。这里所提到的“仁爱”“忍让”决不是为了一团和气,而一味地迁就、纵容。我所追求的是那种“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的管理境界:对待下属及群众讲和气,不霸气,多理解、宽容、善待、激励他们。出了问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多承担责任,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而不是一味地训斥、惩罚,学会把力量变成迂回的力量,把坚持原则的强硬变成无形的强硬,内心有理想、有原则、有不可更改的标准,但外表不张扬,不是挥舞着你的强硬和标准,让同事感到压力,感到害怕。当然我知道要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从为人之道出发,练就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