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生活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借助教具、学具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构一种具有主体性、生活性、情意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社会、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教学情境与生活接合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又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师可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媒体辅助手段,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究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统计》这节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魔术盒:里面会是什么呢?在轻音乐的伴奏下,里面“飞”出了苹果、桔子、香蕉各有若干个,教师追问:里面是什么呀?它们各有几个呢?由于学生被魔术盒里的物品所吸引,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水果各有几个,教师的提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由此引出学生对如何统计它们个数的思考。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所以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应更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索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
二、教学活动与生活联合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让他们直接获得结论要有价值得多。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不过这部分知识生活气息很浓,如果能恰当的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在丰富的生活表象中进行建构,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1立方厘米这个知识点时的课堂教学片断如下:
师:(老师出示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小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1立方厘米。请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量一量它的棱长。学生动手测量,汇报测量结果。
师:闭目想一想1立方厘米有多大?在你见过的物体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生1:一粒“旺仔小馒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生2:我们玩的魔方上的一个小方块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生3:我们手的小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生4:一粒“清嘴小麻子”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在我的生活中根本不知道“清嘴小麻子”是什么,课后我特地见识了一下。这就是儿童真实的生活。在再现学生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数学标准物(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教具)与生活中的“物”发生了联系,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说出所见过的1立方厘米的实物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这样不仅稳固地建立了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更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数学训练与生活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复习》时,教师可利用课件演示: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牧羊人,饲养了很多的羊,已经增加到100只了,望着狭小的羊圈,他说:我想把旧羊圈改建成长40米、宽15米的长方形。同学们,我这个设想合适吗?想请大家帮帮忙!学生计算后回答,课件演示:羊圈的周长是110米,面积是600平方米,平均每只羊的活动面积是6平方米。这个牧羊人觉得非常满意。正打算动工时,他突然发现:“哎呀!现在的材料只够围100米长的篱笆,我还能保证羊圈的面积不缩小吗?”这时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意见并提出建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案最好,最后得到结论: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比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大。这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体验到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又因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学中,我们要有一颗智慧的心,从学生需要出发,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背景中去感受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和创造数学,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价值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