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B组以及手法复位A组,每组30例。对比2组患者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x线片评价为优的比例为70.00%高于A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保守治疗

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是骨科上最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大约占全身骨折的3.92%。其中旋后外旋型是踝关节骨折最常见的一种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不仅会导致到内、外、后三踝受损,患者常常会伴有下胫腓分离。踝关节骨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对于两种治疗方法在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较少,为了寻找一种让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两种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1)躁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2)Ⅲ~Ⅳ度旋后一外旋型骨折;(3)年龄8~65岁;(4)2周内的骨折患者。排除标准:(1)开放性骨折;(2)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3)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万法

A组:患者取平卧位,由2名助手分别握患肢足前部以及足跟部和对患肢小腿近端向上牵引,2名助手纵向对抗牵引以牵开内踝骨的折块,手术者一手按住胫骨内侧骨折线,另一手按住外踝处,两手用力将患者的内踝骨对向扣挤,从而复合外踝处,纠正下胫腓的移位和分离。复位成功后用石膏托外固定,术后早期给予抗生素和消肿止痛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进行功能锻炼。B组:合并后踝骨折的患者,手术方式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将腓骨长短肌腱向前外侧牵开从而显露腓骨骨折端,在后侧安置防滑钢板,后踝给予可吸收钉进行固定。对于未合并后踝骨折的患者,在外踝外侧安放重建钢板固定,术后早期给予抗生素和消肿止痛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进行功锻炼。

1.3疗效观察

患者出院后12周来院随诊,进行疗效观察。

1.3.1影像学疗效优:x线显示踝关节无侧方移位,距骨与内踝内侧间隙正常,下胫腓联合与对侧相等;可:x线显示内外踝侧方移位小于2mm,后踝向近侧移位在2~5mm左右,下胫腓联合与对侧相比增宽小于2mm;差:x线显示内外深侧方移位大于2mm,后踝向近侧移位大于5mm或距骨后有脱位。

1.3.2踝关节功能及症状采用Mazur课关节评分系统,总分100,其中>92分为优,87~92分为良,65~86分为一般,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z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影像学疗效比较

B组患者x线片评价为优的比例为70.00%高于A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1。

2.2两组踝关节功能及症状比较

B组患者两组踝关节功能及症状评价为优的比例为83.33%高于A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B组3例(10.00%)患者术后出现长时间行走后患肢踝关节酸痛,A组2例(6.67%)治疗后出现长时间行走后患肢踝关节酸痛。此5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随访观察酸痛均消失,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踝关节是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人类在站立行走时踝关节承受身体全部的重量,日常生活中的行走,跑和跳等活动,均依赖踝关节,踝关节在平稳步态下会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1.25倍的重量;而在剧烈活动状态下会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1.25倍的重量,所以踝关节的在人类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踝关节骨折是骨科最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92%左右,其中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是受伤时足处旋后位,导致距骨或者小腿内旋时距骨受到相对外旋的外力导致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骨折后期深关节疼痛、失稳和足部屈背伸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由车祸伤等导致的旋外旋型的踝关节骨折有逐渐增加,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使患者尽快恢复踝关节的功能,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

目前踝关节骨折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优点是不需要手术治疗,不开刀,从而避免破坏患处血运且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了手术的风险。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优点在于可以达到有效的解剖复位内固定,从而可以有效的对骨折进行固定,但是对于两种治疗方案在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较少,为了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恢复一个无痛的和灵活稳定的踝关节,减少并发症,早日让患者恢复正常的治疗方法,为此本研究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30例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进行治疗,结果发现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要优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要比保守治疗优势明显,强调对躁关节骨折应进行手术切口复位,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很多学者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躁关节骨折功能恢复情况后发现,发现两者之间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ederiei等用的保守疗法治疗各种类型的躁关节骨折,结果表明虽然解剖复位率较低,但功能优良率与手术治疗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采用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到保守治疗要求操作者要十分熟悉踝关节的局部解剖结构,以便在复位后过程中纠正距骨脱位,术后要给予石膏等固定骨折部位,手术治疗因为会导致患者经济负担过重,并且因为切口存在感染,皮瓣坏死的风险,因此本研究认为手术治疗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或不稳定性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无明显的差异,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本研究存在样本含量过少的局限性,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大样本含量进行研究,以便确定两种方法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