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秦印的认识及秦印文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秦印的认识及秦印文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秦印很早就进入古印收藏家的视线,但在清末以前,藏家们对秦印的认识还是近乎空白。秦印由于传世较多,近年出土也不在少数,随着秦印收藏、研究的发展,今天对秦印的认识越渐清晰。如过去一大批施田字格的官印,由于没有确切证据,只好放人汉初印中,现在看来,其中绝大部分应是秦印。而故宫博物院藏的一方“濮丘左尉”印,长期被认为是秦官印标准品,然比照新近出土的秦封泥后,则宜归为汉初印。

我国不少博物馆藏有秦印,古铜印谱著录秦印者亦多,它们中除少数出土品外,均是历代收藏家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虽然秦印很早就进入古印收藏家的视线,但学界对秦印的认识过程却是相当漫长的。清中期以前的古铜印谱,从未有人把秦印与其他印章分开,直到清朝末年,大收藏家陈介祺编辑的《十钟山房印举》,才有一名为《周秦印》的栏目,收进一批有别于战国私玺和典型汉私印的印章,陈氏认定它们比古玺晚,比汉印早,虽不敢直接称之为秦私印,然其断代,无疑是古印研究的一大突破。概括秦私印特征的第一人是罗振玉,罗氏在《赫连泉馆古印存》自序中说:“秦人印大小同于周,有半方印,皆白文,刻划以成之,其书体与传世权量铭同。”此说虽只谈及半方印,但其对部分秦私印形态、篆刻手法、文字特征的认知,却是相当准确的。

陈、罗二氏对秦印的认识还仅限于秦私印,多年以后,罗福颐先生才尝试秦汉宫印的断代,并首次区分出部分秦官印。他在《古玺印概论》中说:“据所见之秦官印,皆凿款白文。一般约2~3厘米见方,有的略长一些,也有2厘米见方的,可见当时的官印制度不很严格。秦印文字有自然风趣,整齐而不呆板,有类秦权量、诏版的书法。方印多加田字格,半通印(长方印)多加日字格。”并在该书收录了秦官印7种。20世纪80年代先生在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时从数以千计的秦汉官印中摘选出43方定为秦官印,并在卷首按语中说:“左官印四十三方,从其具有田字格。并多凿印为标识,故定为秦。虽未必全当,殆可得其大半。”在印谱中,把秦官印与汉官印明确区分此是第一次,而罗先生指出秦官印有田字格,刻凿,印文类秦权量文字,风格自然风趣等,在当时是对秦官印特征最全面的概括,对后人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近年,秦官印研究有突破性的发展。1990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王人聪先生《秦官印考述》,文章对传世秦官印实物及印谱中著录的秦官印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以考证的六十五方秦官印为据,对秦官印特征进行了新的更为全面的概括。1995~1996年陕西西安北郊相家巷陆续出土4000余枚秦官印封泥,数量多,所涉及的秦代官署也相当广泛,它的出土及陆续发表,为秦官印提供了一大批绝好的标准品,人们对秦官印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了,过去一大批施田字格的官印,由于没有确切证据,只好放入汉初印中,现在看来,其中绝大部分也应是秦官印。

秦官印多鼻纽,间有环纽,过去认为是汉初印的批印面施田字界格的蛇纽印,实际上也是秦官印(图1)。印体多2~3厘米见方,也有略作长方状。背平,也有略隆的。方印印面多田宇界格,然也有施直线,或不施界格的。印面多四字,个别则有三字或多字。印文有右起直读(图2),右起横读(图3),右起交叉读(图4)、左起交叉读(图5)等,诚如罗福颐先生所言,“当时的官印制度不很严格”。秦官印文字多是很正规的标准秦篆,也有略显随意,如权量文字的。然不论如何变化,其字构,甚至点画,也与其他秦文毫无二至。由于秦代时间很短,所以我们目前认为属秦的官印有个别免不了是战国或汉早期印,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右褐府印”(图6),其府字“人”旁与一般秦字的人旁不类,其“印”字上部爪旁反书,也与秦印的印字不同,这方印的时代可能早至战国秦。再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另一方印“丘左尉”(图7),长期被认为是秦官印标准品,然比照新近出土的秦封泥“废丘”、“废丘丞印“,地名“废丘”没有假作“丘”的,因而可以认定此非秦印。在官印中把地名“废丘”,写作“丘”是汉朝人所为。秦“废丘”,汉高祖三年更名“槐里”。废丘之名在汉仅用了三年,“丘左尉”为汉一至三年印应无疑问。

秦私印传世较多,近年出土也不在少数。印体多样,有方、长方、椭圆,更有圆如秤铊者:印背多有台如坛,习称坛纽。秦私印文字风格多与官印文字相近,李骋(图8)、张隗(图9)、中精外诚(图10),均属相当标准的秦篆;赵相如印(图11)的“如”,“民乐”印(图12)之“民”,“杨独利”印(图13)三字,字构上已多艺术的变化,然此类印文的篆刻,并不是如同某些权量文字一样随意刻凿,而篆刻者经深思熟虑后而为之,故能给人予视觉的享受。秦篆有官方颁布的正体字,这种文字到了民间,就有了风格各异的变化。后者多蕴藏于官私印章、诏版、权量之中,其中秦印文字数量之大,变化之多,又非其他秦文能比。所以,要了解、研习秦篆,绝不可不读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