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论语》伦理思想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论语》伦理思想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论语》作为中国儒家经典著作,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伦理道德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相当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成为封建统治有效施行的思想基础和伦理规范。随着社会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论语》中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论语》;伦理思想;道德建设

一 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暴露出的问题

大学生是个活跃的群体,同时也是教育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对象群体。大学生正是青年一代逐渐走上社会,接触社会和人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就年龄层次而言,也正是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性格中理性与偏激并存的人生转折期。但是,由于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因素不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暴露出很多思想道德问题,成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素质的形成的巨大阻碍。总体来说,各种道德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

1.自我意识较强。

今天的大学生多是90后出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升学考试成为受教育的功利性目的,因此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大学之前的教育中,既缺少主观能动性,又缺少客观强制性。更多的则是依靠家庭的氛围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对他们进行个人道德的教育。这就造成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平衡性和不一致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特点下的多样性。尤其突出的是,在自我意识较强的情况下,对事、对人的情绪化现象比较突出,不考虑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因而缺少相应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集体责任。

2.自我修养较差。

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思想成熟、道德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没有随着学历层次和年龄增长而解决,而是从“无知而做”变成了“明知故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出口伤人,公德心较差等等,这种自我意识统治下的人际交往暴露出的正是个人修养的缺失问题。个人修养的不足让一些大学生在同学相处、师生交流、求职应聘等各个方面,面临重重困难。

二 《论语》中道德思想的启示

《论语》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年,其中“仁”“信”“礼”的思想,为今天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源泉。

1.“仁”的思想是道德建设的核心。

“仁”的思想在《论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其中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思想是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提高的核心内容,比如《论语》中强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仁”的思想可以看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辩证法,更是道德建设提纲挈领的思想,所谓的“仁”是首先对他人,然后作用于自己的辩证,更是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共赢的方法论。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而导致的“自我中心论”,不仅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碰壁,而且在自我修养中出现了缺失,达己先要达人,立己先要立人,最终获益的是自己,和谐的是大家。因此大学生在思想到建设中,应该强调用广阔的胸襟接纳同学,宽厚待人,我为人人;不能妄自揣测他人,而应该尽力帮助他人;冲破束缚自我的狭隘,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与人为善,善于交流,最终才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思想道德。

2.“信”的思想是道德建设的前提。

《论语》中强调:“道千乘之国,敬事而有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只有遵守“信”的规范,才能取信与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融洽人际关系。可以说,诚信是维系人与人友善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大学生涯是学业与社会的大课堂,也是事业与立身的分水岭,看似无关联,实则有脉络。许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偏差,并非因为他们是不善良,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仁爱之心,而是或是因为学业、事业上的竞争,或是因为生活琐事的嫉恨。在学业上的成功,往往会让他们失去朋友;在事业上的成绩,却让他们与同事形同陌路。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任的缺失,是自我失“信”与人的苦果。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人无信不立,是一个高于学业的基础,是一个做人的基础,也是未来走上社会能够立足的基础。就是在复杂的人群关系中,才能体现出“信”的价值,也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有“信”才更凸显出有“德”的意义,反之亦然。

3.“礼”的思想是道德建设的途径。

“礼”的思想在封建社会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但不可抹杀的是其中教化人民的作用。《论语》中强调:“不学礼,无以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甚至说“礼”是“仁”实现的重要途径,“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礼”的思想通过一种外在的表现,而达到精神的追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直接的作用。大学生自我修养的缺失,其外在最突出表现就是“礼”的缺失,由此表现出的内在则是“仁”的缺失。缺乏对他人的尊重,缺乏对集体的特爱,缺乏对父母的尊重,缺乏对社会价值的思想。实质上,就是对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漠视,而专注于自我利益的实现。

知书达礼,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体现,由“礼”才能至“理”。“礼”所体现的内在含义应该是谦虚、善良、规矩、自律、遵纪守法的精神,在人际交往中正是让同学和老师如沐春风的前提,融洽关系,缓和矛盾的法宝,也是自我素质的体现。对人真诚,以礼相待,就是尊重他人,提升自我的表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当避免将庸俗的意气之争替代真正的道德建设,如将谦虚有礼当成自掉身价的做作,而把斤斤计较、对人刻薄当作高人一等的表现。一个高素质的人,首先是一个懂礼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先是一个守礼的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只有从礼开始,从礼做起,才能让素质教育变成大学生自觉能动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大学生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人生的挑战。

《论语》中的思想道德规范,在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道德的思想源泉。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应当更多的从中学习,借鉴,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库,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我。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对大学生教育的作用,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推动作用,随着更多的人学习和研究《论语》思想,必将对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在内的全社会道德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译注:《论语·雍也》,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论语·卫灵公》

[3] 《论语·学而》

[4] 《论语·述而》

[5] 《论语·季氏》

[6] 《论语·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