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维基百科:褪色的网络民主神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维基百科:褪色的网络民主神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网络民主神话正在褪色。

日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百科站点维基百科表示,将告别“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修改”的自由百科全书时代,大约二万个专业编辑将负责把关内容。为了防止在线百科内容被人恶意篡改,网站将限制普通网民增添和删改百科部分条目,只有当有经验的网站管理者审核通过之后,普通网民的修改才会在网页上体现。

维基百科此前一直允许所有用户甚至未注册用户编写百科条目,被认为是Web2.0时代互联网民主化的典范。但限制普通用户的新举措一出台,就开始遭受众多科技博客的指责和质疑。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

“一群编辑夺走了权力,而且他们还要一直保持权力。”著名科技网站Slashdot上的一篇评论指出,维基最近的举动表明,网站已经明确划分出了“资深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上下两个阶层,并赋予上层管理员更多的权力,甚至可能全盘接管维基。

面对指责,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表示,审查只是力求提高内容质量,维基百科仍是一个开放系统,民主化的维基本质没有改变。不过,他也表达了对维基未来发展的一丝疑虑:“也许只要时间够长,人们会像搞砸所有事情那样搞砸维基百科,不过现在还好。”

但问题是,现在真的还好吗?

维基平民化之路

免费和民主,是维基百科成功的两大利器。1999年10月20日,32卷本《大英百科全书》全部上网,供人们免费查询与下载。这则消息经全球1200多家媒体报道后,在一天之内吸引来了1500万的汹涌人流,免费百科全书计划大受欢迎,人们疯狂访问大英百科全书网站,访问量过大甚至导致网站瘫痪了两周。

目睹盛况的34岁网站投资人吉米・威尔斯受到启发,由此萌生了创办在线免费百科全书的新计划。维基百科全书,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维持,用户可以免费查询、删改百科条目。

“免费”之路从未动摇,但新百科全书的“民主”之路却颇费周折。2000年3月,威尔斯找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哲学系博士拉里桑格(Larry Sanger),邀请他作为主编开发免费的在线百科全书Nupedia。和后来的维基百科不同,Nupedia最初选择走精英编纂的道路――全书的条目全部由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和学者编写,计划书罗列了知名学者的花名册,设置了7道编校程序,每个编写者必须传真自己的学位证书验明正身,然后才可以开始词条编写。

新计划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难题:即使有金钱鼓励,依然很少有专家愿意向这个项目积极撰稿。专家们只想自己撰写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主编桑格禁止专家撰写关于他们工作成果的文章,担心这样会影响词条的权威性。专家们没有写作其他任何东西的动机,18个月和25万美元只换来了12个词条,Nupedia计划在挣扎。

现实迫使威尔斯和桑格暂时放弃了“精英”之路,向所有互联网用户,而不只是专家寻求帮助。2001年1月15日,一个名为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新计划诞生了。作为Nupedia的旁系计划,维基百科摒弃了专家撰写的方案,采用了一种人人可编辑的新技术。这种名为“Wiki”的技术,允许任何人点击“编辑本页”就任何话题撰写任何条目。

“Wiki”来源于夏威夷语,意思是“快点快点”。新的维基百科建设速度的确够快,草根网友编写条目的热情远远超过专家。在计划的第一年,热心网友创建了超过2万条英语版条目,平均每月1500条,启动了包括中文在内的13种语言的维基计划,所有指标都远超过原先的专家版Nupedia计划,旁系计划迅速成为了主流计划。 2005年12月5日,曾任罗伯特・肯尼迪行政助理的约翰・西根塔勒在田纳西州维基百科的办公室里。曾经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修改的维基百科,在刊登了一幅西根塔勒虚假牵连到肯尼迪刺杀案的图片之后,开始更改它的提交规则。

针对百科最终应该“精英化”还是“民主化”,两位创始人威尔斯和桑格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出资人威尔斯认为,人人都可以编辑的维基百科,本身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百科计划。主编桑格却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维基百科并不可靠,只能作为Nupedia的前期编辑平台使用,并称威尔斯是一个“死硬的反精英主义者”。

这场争执以桑格辞职,“反精英主义者”获胜而告终。到2003年9月,仅编纂了24个条目的Nupedia计划正式下线,此时维基百科条目数已经超过10万。

“善意推定”崩塌

所有人都可以编辑百科全书条目,甚至没有注册的用户也可以改网页内容,这不会乱套吗?

在维基理念的推广者Mountain看来,维持维基百科整体正常运转的原动力,是每个参与百科编写的网友都相信,其他的网友都是基于善意,在编辑着每个维基百科的词条。这就是维基百科的基础原则之一――“善意推定”(Assume Good Faith)。

“既然我们允许任何人编辑,这必然蕴涵着:我们假定大多数进行编辑的人都是在帮助这个计划,而不是伤害这个计划。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像维基百科这样的计划从一开始就会失败。”根据维基百科介绍页面上的解释,网友们基于善意,互相合作编辑词条,最终的目标都是编制出数量和质量都一流的百科全书。

然而,破坏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2005年,美国一家快递公司经理编造了著名作家和记者约翰・西根塔勒参与暗杀肯尼迪的文章,并将部分内容上传至维基百科。编造信息的快递公司经理后来表示,他当时以为Wikipedia只是个“插科打诨”的网站,所以进行了这个恶作剧。事件被《今日美国》(USA Today)等媒体发现后,引发了第一场关于维基百科信息是否可信的论战。

威尔斯2005年评论这起乌龙事件时,把它定位成偶然的疏失。“我们的控管够不够,还必须持续评估。”但随着维基用户几何级数爆发,恶意修改词条事件层出不穷,控管太少的恶果已经显现。马丁・路德-金日(Martin Luther King Day)的介绍页面上,曾被加入极端种族主义的内容;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被描述成“整天放屁”的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照片被替换成等。

除恶意修改外,因各种利益、观点的不同而引发的“编辑战”使得部分维基词条经常大幅变动。持不同政治观点的伊朗人会争着修改“什叶派”的词条,而神创论者和科学家则在如何解释“进化论”上发生激烈争执,一方加上新的内容,一方立即删除,并加上自己认同的解释,词条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维基百科声望剧增,各种有心无心的错误就更为扎眼,维基开始不断收紧权力。百科首先将一些争议词条保护起来,不让普通用户随意修改。2007年之后,各个语种的维基百科陆续拒绝匿名用户的更改,接着德语版维基开始试行对普通用户的更新实行审核制。直至最近,维基媒体基金会证实,英文版维基也将对在世人物词条的修改进行审核,将来很有可能继续扩大审核范围。

“善意推定的原则已经死了,现在的维基假设每个人都是,都要搞破坏。”科技网站Slashdot的评论指出,大规模的审核或许是维基现在唯一的选择,但这项政策实质上摒弃了维基初创时的开放原则,把每个更改词条的用户都当成是嫌疑犯,善意不再。

一个乌托邦陷落的寓言

进入2009年的维基百科,已经俨然巨无霸。截至2009年10月,维基百科条目数第一的英语维基百科已有300万条条目,远远超过《2005大英百科全书》的6.5万个条目,是目前世界第一百科全书。

研究发现,“巨无霸”维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民主”、“反精英主义”了。维基即将推出另一项默认的新服务,会明白无误地将新人编辑的内容和资深编辑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这项政策的本意是让人们区分可信以及不可信的内容,但这也等于告诉浏览者,新人编辑的内容并不值得相信,只有资深专家写的才可靠――这等于走回了《大英百科全书》精英主义的老路

实际上,为了保证“权威”,英文版维基百科已经被一群精英控制了。“维基之父”威尔斯说,他理想中的维基百科应该遵循“80-20”法则,即20%的用户创造出80%的资源。但他后来坦诚,自己事实上大大低估了头重脚轻的情况:研究机构Palo Aito的调查显示,1%的维基百科用户承担了大约一半的编辑任务。此外,网站上还配置了由一群忠实用户组成的监控机器人程序,来使格式标辟化、防止恶意破坏并及时清除内容。

“这可不是群众的智慧,这是守护者的智慧。”互联网杂志Slate的评论员ChrisWilson说,曾经看重每个网民贡献的维基,现在在运作中已经出现了寡头化的倾向,管理用户遵守规矩而不是鼓励用户创造内容,成了网站最重要的工作。

正如《时代》周刊撰稿人Farhad Manioo最近在评论维基困境的文章中所说:“当一个理想的社区发展得过大时,功能将开始紊乱。如同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一样”

一切,似乎重复了一个乌托邦陷落的寓言。 编辑 晓波 美编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