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扶贫惠民 责任如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扶贫惠民 责任如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大局,紧贴贵州山区实际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创造了独具贵州特色“小集中、大串联”的“珍珠项链式”建设模式、“公司+合作社+职业烟农”产业化经营模式和“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生产组织模式,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名列全国前茅,探索出一条烟叶生产现代化、生态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化和农民脱贫增收有保障的发展新路。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累计投入83.5亿元在烟区开展烟水工程、机耕路、农机具、土地整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烟农年种烟总收入从51.3亿元增加到79.9亿元,户均收入从3.6万元增加到5.9万元。

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

8月23日,立秋后的遵义市依然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记者来到播州区鸭枫合作社的烟田里,成片的烤烟长势喜人。

“前些年我们不懂烟叶怎么种,也不知道种烟能够这么快实现脱贫致富。”遵义市播州区鸭枫合作社烟农乔万烈说,过去他家种玉米和其他传统农作物,一年下来只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家里仅有2个劳动力,孩子们都还在读书,生活压力很大。自从种了烤烟,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今年种的烟叶施用了有机肥,产量高、品质好,预计纯收入能达到3万元。

2014年,为了提高烟叶品质,打造绿色无污染的优质生态烟,在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指导下,遵义播州区7家烤烟种植合作社共同出资242.57万元,贷款300万元,政府补贴30万元,合计572.57万元,建立了年产3万吨的紫星有机肥工场。烟草部门依托国家烟草农机具政策,补贴146万元为有机肥工场购置了有机翻堆、粉碎、包装等相关机具。

紫星有机肥工场场长蒋弟生介绍,今年7家合作社共生产供应有机肥8900吨,亩均施用有机肥89公斤。农场出售给合作社烟农的有机肥价格为每吨700元,远低于每吨1000元的市场价,仅此一项,就为7家合作社的烟农节约肥料成本267万元以上。

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丁伟告诉记者,目前遵义正在积极探索绿色生态烟草种植的良性循环经济,“将烟田里的废地膜回收利用,是良性生态烟草农业的重要一环。”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用于烟苗保温的塑料薄膜被随地丢弃,无法降解,形成白色污染,成为烟耕地的一大危害。经过实地调研,遵义烟区积极探索利用回收农膜每亩补贴烟农50元的办法,采取烟农清理―客户经理验收―烟农按片区送交―烤烟合作社收集―打包送加工厂加工育苗托盘兑现补贴的流程对废地膜进行回收,大大增加了烟农对废地膜清理的积极性,解决了烟地污染的大问题。

丁伟介绍,目前遵义市已经规划建设了7个废旧薄膜加工厂,设置了241个回收点,基本实现了对全市烟田的全覆盖。“除了生产有机肥,我们对新能源烤房,生物病虫害防治以及烤房综合利用也作了积极探索,目前已初见成效。”

遵义市副市长田刚说,遵义市的烟草产业堪称遵义农业现代化的一大典范,废旧农地膜的回收利用、有机肥的广泛施用,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及农药施用。烟叶烘烤方面,采用太阳能、天然气、电能等多种环保烘烤技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凸显,是丢不起,丢不得的大产业。

秸秆、酒糟自制有机肥,废旧农膜造育苗托盘,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遵义市正在按照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

“金叶子”变“金票子”

织金县龙场镇偏坡村烟农张秀珠今年种植烤烟40亩,加上养殖挣的钱,预计年纯收入将突破12万元。说起种烤烟,张秀珠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7年前张秀珠和丈夫外出务工,生活成本高,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种烤烟既省心,又省力。” 张秀珠告诉记者,从耕地、烟苗移栽、打孔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收割、运输分拣等各个环节均有烟草站和合作社工作人员全程帮扶和把关,甚至还帮助他们购买保险,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导致歉收、绝收,保险公司还会根据合同条款赔偿烟农的经济损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秀珠家原来只有几间平房,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启动扶贫新村建设后,免费帮她加盖了100平方米的住房。

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经理翟欣介绍,为了精准帮扶烟农脱贫,公司先后选派28名业务骨干深入重点帮扶村,除了对种植大户进行点对点的技术指导,还对烟农的生活条件进行全方位改善,提高烟农的种植积极性。

据统计,“十二五”期g,毕节市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3.79亿元,建成烟水配套设施工程56.28万亩,建成密集烤房32248座、育苗设施136万平方米;建成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7个,烟农户均种烟面积较“十一五”增加2.39亩。

多种经营助农“多头增收”

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长田村烟农黄在学去年种植烤烟108亩,纯收入达20万元。今年种植烤烟112亩,预计纯收入将达到25万元,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种烟致富能手。

“要是没有烟草站和合作社的支持帮助,我根本不可能住小楼、开轿车。”黄在学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家里兄妹多,读书少,日子过得很艰难。在烟草站和合作社的帮助下,他不仅学会了种烟技术,还学会了运用烘烤房和大棚种植蘑菇、西瓜等,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龙丽琴介绍,在抓好烟草助农增收的同时,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利用烟叶烘烤房和大棚种植香菇瓜果,为烟农增收拓宽渠道。

开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邓兆权告诉记者,全县2016年在轮作烟地上种植芹菜、白菜、高粱等作物56亩,平均每亩为烟农创收1850元。同时在烤烟大棚闲置季节种植葡萄、豇豆、辣椒、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作物,大棚利用成效显著。

龙丽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非育苗期一个烤烟大棚内可种植葡萄24株,每株产葡萄50公斤,可实现收入8500元;在葡萄架下种植辣椒、南瓜等作物,一个大棚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40元;采用水培方式种植精品西瓜,一季可创收9600元;种植豇豆、西红柿、黄瓜等作物,分别可创收4500元、3800元、4180元。

在充分利用烤烟大棚闲置季节增加烟农收入的同时,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指导合作社应用绿色生物防控,向市场供应烟蚜茧蜂种源,每亩地每年可创收2100元;在烤房闲置季节种植虫草花、食用菌等,每间烤房种植虫草花可创收2850元,种植食用菌可创收830元。多种经营模式有效帮助合作社和农户实现“多头增收”。(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