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龙旗下的飞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九龙之名称由来,说法众多,有来自历史典故的,也有风俗的,但个人比较喜欢浪漫的古老传说。据云:半岛上有九支山脉,状如蛟龙,蜿蜒蟠踞其上,故名。
虽然,传说中状如蛟龙的九支山脉一直都未能确认位置,反而因形似俯伏狮子而得其名,蟠踞于九龙城的狮子山,却成为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香港草根阶层勤奋工作糊口为生的地标,并拍成脍炙人口的黑白电连载视剧《狮子山下》。
静伏在狮子山下的九龙城,一直都是见证香港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之地。
一个朝代的弥留
香港及九龙半岛之历史,可远溯至秦汉,唐朝时已有屯兵于九龙城的历史,宋朝时更是全国官营的其中一个盐场。
南宋末年,仍是小孩的宋帝m及宋帝m,由大臣陈宜中及张世杰等保护下曾南逃至九龙城,帝m因病早逝,帝m继位,却被元朝军队追迫至新会的崖山,走投无路下。最后由陆秀夫用白绫把少帝缚在身上,蹈海赴死,少帝此时方八岁,为南宋正式灭亡画上悲壮的句号。相传两位少帝曾经逗留在九龙城的行宫,附近民众遂于行宫所在地之大石山刻上“宋皇台”以作纪念。可惜岁月无情,原本之大石山,在日治时期为扩建启德机场而被分割攫取,现时只余石碑供凭吊。
元朝期间,九龙城的官府盐场地位,已改为官富巡检司,负责沿海的治安,一直沿用至明中叶。满清入主中原,曾把包括香港在内的沿海一带实施《迁海令》,靠海一边的居民必须迁向内陆,而临海一边的房屋全部烧毁铲平,并没重兵防守。在《迁海令》下,人命和经济的损失,可谓惨绝人寰,当时的九龙城官富巡检司也不能例外。其后《迁海令》虽然取消。原住民的数量大为减少,大多数是由外地移入的垦荒农民,见证客籍人士迁入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历史,
清代中叶以后,武备逐渐废弛,海盗张保仔等于广东及香港沿海一带肆虐,清政府重新加强九龙察炮台的武备,并以剿抚兼施的方法,才平定海盗之肆虐为患。不过满清的积弱,已引来欧美列强的环伺。林则徐大力禁烟引起英国商人不满,最后引发鸦片战争爆发。积弱的清廷战败,将港岛割让与英国,自始,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得到小小的港岛当然不会满足,为防范英国的野心,九龙半岛之军事地位,更显重要。为加强防卫,清廷于1843为当时的九龙寨增建坚固的城墙,加设炮台,整个寨城于1847年5月初(道光二十七年农历三月)建成,遂有九龙寨城之称,其内建有衙署,并设有兵房,可屯兵驻守。另外又建成了一座龙津义学,以便教育寨城之居民,巩固寨城的开发。
可惜建城十三年之后,满清与英国在1860年再签订《北京条约》,正式割让九龙半岛南部,以界限街为清朝与英占香港的界线。1898年,英国再以防卫为理由,向清廷提出租借九龙界限街以北及新界,最后清政府以九十九年期为限,租借界限街以北及新界予英国,但保留了九龙寨城的管治权,屯驻官兵,令寨城成为代表满清政府仍是九龙界北部及新界宗主国的象征。
英国于1899年以清廷违反条约为借口,派兵攻占了九龙寨城,将清官员逐走,寨城顿成无政府状态,种下后来成为三不管地带的远因。日治时期,日军为扩建机场,于1943年把寨城的城墙拆掉。将石块用来建筑扩建机场。拆去城墙后,城寨的界线变得更模糊。1945年战争结束后,原来的城寨居民陆续返回;另外又有大批内地难民涌入,密密麻麻的寮屋纷纷堆建在寨城内。至1960年代,城寨人口已跃升至二万多人,由于香港警察对寨城没有执法权,九龙寨城遂成为各种不法活动的温床,直至七十年代后期,在警方积极干预下,才有所收敛。1982年,城砦福利会作了一次人口和户数抽样调查统计,发现当时寨城人口已急升至四万多人,其挤迫之惊人,可见一斑。
九龙寨城的问题,直至中英两国在1984年9月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宣告中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恢复行使对香港的,英国政府将于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才有解决方案。1987年1月14日,港府宣布三年内全面清拆九龙寨城,于原地改建一个公园,而从当日起,香港法律也适用于九龙城寨。同日,中国政府亦发表声明,表示从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出发。对于港府以妥善措施清拆九龙城寨,并在原地上兴建公园的决定,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九龙寨城的迁拆工程于1993年完成,考古发掘随即展开,期间寻获寨城南门门额、部分城墙遗址及部分旧石板街道。公园于1996年底正式开放,园内的原城寨南门遗迹及衙门其后被宣布为法定古迹,这也是香港唯一的历史园林公园。
山鸡身边的凤凰
上世纪二十年代,港府批出九龙塘花园城市计划,这个概念原由英国建筑师艾宾力萨・侯伟德(Ebenezer Howard)所创,把九龙塘建成了一个交通便捷、自给自足的中型富裕住宅区。区内建筑物大都为两至三层的独立花园洋房,设有英式的学校及会所。洋溢着英国的乡村风味,连街道亦取自英国地名,如多实街(Dorset Crescent)、根德道(Kent Road)、剑桥道(Cambridge Road)等。九龙塘这个富裕住宅区,也成为与另一边厢九龙城平民区的一大对比。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和战火洗礼,九龙塘至今仍保持早年的花园洋房风貌,包括比邻的亚皆老街、太子道、嘉林边道、联合道等亦留下一些战前洋房,成为九龙塘的特色建筑。
令人喷啧称奇的,是位处主干道窝打老道东西两面的洋房。西面的洋房早已家道中落,不少变为商业用途,更有部分改成为时钟酒店。但位于东面的洋房,却仍保留低密度的住宅设计,部分仍维持独立洋房的特色。有风水师指此乃风水的效应,信不信由你。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故居,也座落于九龙塘窝打老道西面,业权曾易手,辗转成为情侣时钟别墅,幸好最近由热心的业权拥有人捐赠特区政府,重新修葺并回复旧观,辟为李小龙纪念馆。
九龙塘城市花园的规划及建设,其实大多为富庶家族。一般升斗市民,都是旧式“唐楼”住户。唐楼一般都是三至六层高,建造在宽4至4.5米、长12至13.5米的狭长地段上。大部份唐楼的地下会辟作商店,二楼和三楼是起居室。由于九龙城区位处启德机场附近,发展步伐较慢。直到今天,区内仍留下一些战前唐楼,而其中一项香港古老行业“当铺”,至今仍有部分在战前唐楼营业,可说是香港的一大特色。
“笼民”的幸福徙置地
回顾大半世纪前的中国,可谓战乱频仍,当时香港的殖民地身份,反而成为难民逃避战祸的安乐窝。不少上海豪门大户涌到香港,他们不仅带备财产到港,有些甚至在港开设工厂,或将上海的生意转到香港继续经营。如是者“”遂成为建设香港繁荣的一大动力,基本上可自给自足,入住港岛或九龙的高尚住宅区。但大部份难民仍是草根阶层,几乎是只身来港,生计也成问题,唯有住在山边僭建寮屋。
1953年石硖尾寮屋区大火后。香港政府推出徙置政策,在石硖尾兴建徙置大厦,徙置灾民,自此开展了公共房屋政策,港府亦透过志愿团体如香港房屋协会,以及半独立的香港屋字建设委员会等,兴建不同型式的廉租屋或公屋大厦,让寮屋市民得到善居住的环境。不过当年建屋的速度追不上寮屋居民的数目,要得到徙置俗称“上楼”,往往要轮候多年。
由著名香港鬼才黄填词,歌星罗文主唱的《狮子山下》,可谓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人拼博精神的写照,大家可感受一下: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们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