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创新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是门跨文理的综合学科,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的系统,其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地理知识的广泛性使地理学科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对它的学习研究使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了完整的认识,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地理教学的着重点,不但是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增长能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努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学会”为“会学”,再到“创造地学”。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习方法、不会钻研问题的人。可见自学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对青少年来说,更具战略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他们带着问题去研读教材,去讨论、分析、研究,教师只作“巡视”,作学习方法的指导,点拨其深入思考,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最后感到“学有所得”。
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因此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激发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以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大陆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解决我国南北方向繁忙的运输?”等问题,十分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三、塑造学生创新品质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要素的动作。地理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大胆质疑、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塑造创造性思维人格,创造的大敌是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创造就是出新,出新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走这条路的前提则是对前人创造中不合理成分的怀疑和否定。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尊重知识、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学风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改变将教室作为唯一教学场所的传统方式,将地理教学的“课堂”扩大化。根据教材或者课题的需要,校园、野外、社会、家庭、网络都可以作为地理教学的课堂,甚至可以带领同学走进自然,了解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从而更深切去感受目前的环境问题,如城市中大气、水体、噪声、垃圾等污染问题,区域性的酸雨、臭氧层空洞问题,乃至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异常、因人口迅速增长而带来的粮食短缺、资源贫乏、空间紧张等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亲身体验、深入调查、细致讨论分析,促使同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观,萌发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信念。在扩大了的课堂里,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塑造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但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还在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实行多元化教学、民主化教学、开放式教育,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新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