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播电视大学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角色行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的基本价值取向。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很多,经济不发达是根本原因,利用电大系统优势,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电大;资源共享;作用
教育公平自古有之。教育公平的最高境界就是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基本教育理念,孔子堪称主张并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人。教育公平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也写进了十报告中。近几年的两会就一直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的热点之一,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原因在于教育公平的进程一直在推进,教育不公平的趋势却不断在扩大。那么,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大学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所独具的特性,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教育不公平的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很多,但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及地区间、学校间教育有效供给的极大差距,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占世界前列,但我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所占比例就很少,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比较低,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不够发达,经济实力的不足使得加大教育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1993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4%就被写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希望在上世纪末完成。然而,十几年过去,教育投入一直不曾达标,成为政府与社会之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2012年12月20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获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但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教育资金总量投入差距还是很大的。
二、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一)城乡、地区之间教育的差别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很大的比例,即使目前我国教育经费与以往相比有所增加,而且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教育从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但相比于城市,农村的教育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无论是教育机会、教育投入还是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条件都与城市有很大差距。由于教育经费是有限的,投入到城市,就不能投入到农村。尤其是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城乡差别更大。
我国的教育发展不但城乡之间有差别,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发展差距很大,东部发达,西部落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要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因为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地方。在一些落后的农村以及不发达的地区,还有很多失学儿童。在师资上,资源配置不合理,许多优秀的老师更喜欢到发达的地区,条件待遇比较好的地区任教,这就造成了人才流失及人才配置失衡。导致发达地区教师过剩,落后地区及农村,缺少优秀教师,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恶性循环。
(二)弱势群体、贫困人口教育差距大
现代社会可以有弱势群体,但不可以有教育弱势群体。近年来,我国的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弱势群体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人:贫困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和由于先天因素而具有身体缺陷的人。
1985 年颁布的《户口管理条例》将城市与农村居民划分为两个在权利、义务与社会福利保障等等方面不相对等的社会集团,造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民阶层在竞争和发展上受到更多的限制与制约。广大农民阶层仍将继续处于弱势的边缘状态,甚至边缘的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剧。
我国教育的弱势群体数量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教育不公平。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必须要坚持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补偿。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加大对弱势群体教育资源的优先配置,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在经费投入和师资调配上向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和弱势学校倾斜。
作为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来支撑,其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国家的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保障这些群体的受教育的机会,维护他们受教育的平等权利,防止他们成为新世纪的文盲。让弱势群体接受公平教育,才可以说是真正实现教育平等。
三、广播电视大学在促进教育公平中发挥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如何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就明确指出这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在这一方面,广播电视大学,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发挥广播电视大学资源优势
系统办学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突出优势,2007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所;省级广44所省级电大(含计划单列市);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956所,其中电大分校78所、工作站176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1875所。可以说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办学网络。
中央电大面向全国开设10大学科统设专业,开设本800余门课程,建有大量的文字教材、视听教、IP课件和网络课程。并且聘请的大批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编写教材,并成为主讲教师,一大批多种媒体教材获奖,对全社会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提供音像教材800余小时。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电大拥有不同层次的各类资源近300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群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直接面向社会各个地方及社会全体成员,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最大限度地适应我国经济现实,即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能够共享现有的教育资源,这将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2003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如今,许多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己结束,农村中西部地区的许多中小学已具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和教学播发设备。可以说电大的优质资源,可以直接在边远地区落地生根,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向农村延伸,服务三农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利用自己的办学经验和优势,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计划的实施 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能够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计划,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还开设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这一网站,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专家的指导,使他们获得农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成为科技致富和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另外,还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重点面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开展教师培训。要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主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等。
(三)远程教育可以满足各阶层的学习,有利于教育公平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的收入差距加大,出现了低收入群体与中上层收入群体,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育方面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而远程教育在“教”和“学”上实行分离,使得远程教育脱离了种种限制,无论是提供的师资环境还是学生接受的学习信息和各种待遇上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的经济能力有差别待遇,这就增加了弱势群体进行远程学习的可能性,进而为弱势群体学习需求。教学行为的时空分离特性,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也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学习机会。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面向社会全体人员,适合我国各地区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学习者受教育的需要,使社会随时有学习之机,人人有学习之所。
现代远程教育既具有教育技术所具有的优良品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特性。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是社会成员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在促进教育公平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有,刘仁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与教育公平[J].现代远程教育,2007(5).
[2]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严冰.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办学与资源共享[J].现代远程教育,2006(5).
作者简介:
于湘琳(196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