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年30载那些记忆中的点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年30载那些记忆中的点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的春节貌似都是一样的,其实略有不同,就是这些微弱的不同累积成了30年后今天的迥异。人类活着的目标就是为了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对于精神,这30年变化了太多,从80年代的饕餮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消化不良;而物质的变化是最显而易见的。这30年的变化,我们就从物质的角度来为您细数一下实质的变化。

饺子――长辈们的情怀

日本有一个词汇,叫做“物作”,简单来说就是造东西,但意义深远,有创造的意味,可以等同于英文里神秘的Creation,而不是具象化的Fabrication或Construcion。所谓创造物,就是自然界原本没有,但是由于某种主观行为,经过重新组合后的新生事物出现了。应该说,春节的饺子就是一个例子。

还是1980年的春节,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现在这般热闹,国家前进的道路还不是十分明确。在这一年,老百姓的菜篮子还如同过去的几十年一般稍显单调,刚刚发行的猴年生肖邮票还是引不起重视的东西,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在30年后会顶上一辆超级跑车或者一套豪宅的价格――那个时候,许多事情还都没有发生,如同我们家的饭桌。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春节休假制度,春节不再是普通的一天,就此和消费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然是春节,就要包饺子,要包饺子,就―定要有猪肉,这如同汽车可以没有汽油(电动车),但―定要有轮胎一样。家里要备多少肉,就是咱娘的头等大事。

那个时代的购物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咱姥爷要草拟一个清单,大体是春节这几天的总物资消耗,最大头是年三十晚上丰富的夜宴,因为必定要有客人拜年。而一桌丰富的菜肴和酒,与几个未到而立之年却能挑起大梁的子女,是一个幸福家庭的集中体现。这个晚上的意义非同寻常。由于要在拜年的客人面前把家中所有的壮丁拉出来检阅一通,在物资相对不太丰富的年代,要营造一种物质极大丰富的氛围,确实是需要计划一番的。

包饺子是年三十下午4点整准时开始的,姥姥和姥爷都是东北人,吃东西从来讲究个量,两棵大白菜被剁成了如山的碎末,用擀面杖搅合进猪肉馅后。形成了一盆令人惊悚的杂合菜。还有用大白菜腌制的东北酸菜,那是专门用来烩那些剩余猪肉的。包饺子的具体过程笔者已经遗忘了,只记得在那样的环境中,热闹和说拜年话是最重要的,大人完全不管小孩子的顽皮。直到晚上坐在一起热闹的吃饭时。我才能从残存的记忆中挖掘出调料稀少的纯白菜猪肉馅饺子是多么地难吃。

2010年的春节,老娘已经是近60岁的老人了,面对着工会在退休前发的带鱼发愁。因为那个放置在书房角落里的冰柜实在是装不下东西了。今年的春节在奶奶家度过,饺子的议程几乎是三十当天的中午才获得通过,由笔者提议,姑姑赞成,老爹执行,决定包上6种馅的饺子。理由很简单,如果花样不再多一点根本吃不下去。

我的哥哥――小侄子的爸爸,买了三袋臧姑娘牌水饺,理由是在北京居住的他们这两年连饺子都懒得包了,因为住在通州,而且左邻右舍都是湖北、浙江人,根本就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习惯。这个举动遭到了大家的谴责――全家再不包点饺子,年味从何而来!但要知道想制作6种饺子馅是很吃力的:目录有灌奶油汁芦笋虾仁鲅鱼饺子、韭菜鸡蛋素饺子、猪肉青椒饺子、马齿苋猪肉饺子、蕨菜饺子、牛肉玉米灌汤饺子。第一个拗口的鲅鱼饺子则是从三里屯的洋食堂偷窃来的秘方,最后一个分明就是臧姑娘牌水饺的翻版,好在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并不太在意版权。

包饺子的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灌奶油汁芦笋虾仁鲅鱼饺子是来源于意大利的做法,但意大利人使用的是掺和了鸡蛋的硬面,中国传统的软面饺子会在煮熟之前就被汁水泡成片儿汤。我的解决之道是把雀巢罐装奶油在冰箱里冻成块状,然后在低温下打成碎块,再掺杂别的馅料和一些用来提升味道的百里香、欧芹,成品要蘸着番茄酱来吃。至于面,还是要单独制作,而且一定要掺杂一个鸡蛋,这样一来,鸡蛋蛋清和蛋黄的胶质也成了面粉的黏合剂,原理相当于玻璃纤维一定要用树脂来黏合成型,基本等同于波音787的复合材料技术。事实证明这个洋移植除了上大学的妹妹和在英国留学三年的北京哥哥外,没有一个人说味道好。最糟糕的是煮熟的鸡蛋面如同意大利通心粉一样具有韧性,筷子是无法夹起的,即便是用筷子破开这个饺子,里面奶油味四溢的馅料也足够让吃不惯奶制品的中国人感到恶心。对于这一点倒是丝毫不稀奇,意大利饺子原本就很难吃,这也验证了欧洲此类物产相对贫瘠的事实。

果然如《疯狂的赛车》里所言:没有高风险,哪来的高回报?在饺子这个千年不改其性状的食品中,其实变化每一年都有。根据美食家陆文夫的文稿所言,饺子的地位其实是高于大多数种类菜肴的,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决定了食用者品尝的是饺子原料中最真的一面。贝类、鱼类高蛋白质但味道稍乏味的本色出演往往会以失败收场。人们日益挑剔的舌头不给饺子一个慢慢演变的宽容度,这个和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老食品还是悄然发生着变化。

电视――文化生活的变迁

1980年,电视还是罕见的东西,其普及程度在30年后的今天尚比不上20万元级的轿车,但1980年的中国电视带来的震撼力是标志性的。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处子秀如同茫茫黑夜中刺破无尽黑暗的霹雳闪电,在尚无充分准备的观众面前粉墨登场了。笔者家倒是赶上了这一波意外的潮流,华南理工学院机电专业的老爹用当年价格低廉的国产元器件,攒装了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要购买这么一台电视机,当年除了特殊的供应票据,还要付出520元人民币的代价,这笔钱当年相当于一个30岁工龄12年的年轻人(在技校毕业的情况下)挣上24个月。当年中国的广播电视发射机还是晶体管调制、电子管发射,那玩意的有效发射距离很有限,所以观众也要歪歪扭扭地看着电视图像,忍受着仅有的一个电视频道。

1980年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乃是一家独大,此时新闻联播节目才刚刚播出两年而已,每天还有大量的时间段是无节目时间,妙就妙在那个年代的城市人口还没有来得及适应电视生活――这一典型城市生活方式。由于那个时代中国电视台还没有能和今天媲美的制作能力,因此从海外引进大量的电视剧是80年代的主旋律,《电视译制片》节目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走向世界的速度这么快。不少在g0年代来过中国做外语教学的外国人,十分诧异中国老百姓对外国一些事物的了解程度,更诧异中国人只了解西方社会的正面内容,他们大概没有意料到电视机对于中国人的意义。由于当时中国的文化交流都是限制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内,因此在]979年播出的译制片《巧入敌后》、《红与黑》等作品或者是来自南斯拉夫,或者是来自法国的经典片,还有来自菲律宾的《我们的过去》,现如今这些片子偶尔还能够从网络上找到。

对于孩子来说,对电视机的印象 首先来自适合“自己”的动画片,在动画片之前,就是广告了,《铁臂阿童木》开播于1981年之前,许多十来岁的孩子对于阿童木之外的了解就是卡西欧的广告,比如当年的东方表。其中有一个广告选用了孙悟空,孙悟空用金箍棒“啪”地打了手表一棒子,然后冒了一句台词:“且吃俺老孙一棒。”还有就是那个不停叫喊“痒痒”的动画广告。奇特的是,当年不仅仅是孩子,不少年纪在2。岁上下的年轻人居然也是对广告的兴趣超过了一些电视剧,大概是当年广告制作手段的新奇和易懂使然。

2010年,中国的网络数字电视已经开通,在高速的广域网上,模拟电视信号在被数字化后,能够容纳下更清晰的节目源。家里的电视机从当年的12寸电子管电视,已经变成了52寸夏普液晶电视,就是这样,这台电视也是二流待遇。在上边还有一个卷轴的屏幕,电视机是为它服务的。而电视节目直接来源于隔壁的计算机和连在其上的卫星接收机,如果你打开这台电视,会惊奇地发现节目单里只有五个节目:《中央电视台一台》、《中央电视台二台》、《Discovery HD》、《National Geographic》、《CartoonNetwork》,最后一个节目是给孩子预备的。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再从多到少,背后的现象是人的心态,事实是信息爆炸带给人们的疲劳。

礼品――交往方式的演绎

送礼在上世纪80年代人的心目中是崇高的行为,在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挂历、暖壶、点心、烟酒是最常见的礼物。相比今天的老板们动辄以房地产作为不怀好意的礼物,那个时代的礼物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送礼行为在中国的文化里从基础起就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与合理性。那个年代送礼的主要对象是谁?领导?不,那个年代的领导并没有今天这样全面的人事权。

在1980年的春节,小斌出动了,虽然他叫小斌,但他在今天已经有73岁高龄了,之所以叫他小斌,是因为当年的爷爷就这么称呼他。胖胖乎乎的身材,带着一顶80年代味道浓郁的藏蓝色鸭舌帽,摘下后,能看到顶上已经露出了一些贫瘠的土壤。他1960年当兵,1964年分配到爷爷的工厂本来是个工厂里比较有能力的一般干部,但是因为某些至今未知的事情而一直到1975年才当上工会副主席,因为一些个人的目的,来送礼了。礼品的清单很简单:一条恒大牌香烟,一条永红牌香烟和一大包大白兔奶糖。由于没有两瓶酒,因此还构不成轰炸机之势。80年代送礼的过程中,最具备观赏性的是双方推托的过程,一般来讲收礼的肯定要表现得有气节,绝对不能收!而送的一定要表明只是为了看望老领导,别无它意,最后前者在万般无奈的表情下“暂收”,而送礼的人则满面红光地离去。用个现代的话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与电影中不同的是,那天爷爷是收下了,却把年轻的老爹从南京买来的一个大毛毯送给了小斌,然后又是一通你来我挡,之后,小斌终究是走了。据说当年爷爷的这套“等价交换”,至今让许多人(也都已经退休了)竖大拇指。在那个年代,物质的概念和今天是截然不同的。

在1980年,人们开始大面积地“普及”送礼好办事的方针。也正因为此,在1980年秋天,才有一条重要的法规被通过:《关于禁止在对外活动中送礼、受礼的决定》。但这一切并没有对送礼现象产生任何的遏制,反而是势头猛涨。2010年的春节,礼物这个概念已经从当年有贿赂之嫌的肮脏概念,变成了一种日趋正规化的褒义词。

现在人们的送礼,如果是那种相对单纯一些的交往,一般会掌握几个原则:首先要掌握购买礼物的预算。俗话说,礼轻情义重,送礼最重要的是表达感情。如果礼物太贵会让对方很为难。要是对方是特殊的人,更容易引起误会。其次,要掌握礼物的规格和体积大小,本身体积较小的礼物,容易收藏和携带。还有,掌握送礼的搭配和对方喜好。最后,一定要掌握送礼的包装。包装也是礼品的一部分,礼品的外包装不一定要求很漂亮,但是一定要雅致,要看得出你对对方的尊重,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你的目的。

人们看到最多的是父亲接受儿子的礼物、女孩接受男孩的礼物,价值已经退到第二位。礼品也从庸俗的补品、药水,演化成了血压计、血糖仪、移动电话、花束、购物券……其实送礼这个事情本身,眼下已经从纯粹的实用主义进化到讲求品位和过程的一种行为,这也算是种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