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攻击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对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20-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生的吵架、打架、破坏物品的行为及虐待他人或动物等行为层出不穷,而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攻击行为或侵犯行为。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之外,对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学生的攻击行为?怎样对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本文除了对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外,还将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出建议。
二、问题的分析
攻击行为常被视作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不良的表现。对它的产生原因有不同的解释,如:现代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本能趋力,该趋力具有适应性,可协助自我满足基本的需要,也可提升生命而不是自我毁灭;习性学理论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基本的攻击本能,所有的本能(包括攻击)都是进化的产物,目的是保证个体与物种的生存与繁衍;攻击/挫折理论认为,挫折总是会产生某种攻击,或攻击通常是由挫折所引起;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社会信息加工包括五个步骤:编码、解释、反应搜索、反应评估和抉择、反应执行,如果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某个环节出现偏差或缺陷,都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并使其进入恶性循环中,人对挫折、生气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更多依赖于个人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和解释方式,而不是出现在某一情境中的社会线索。
影响攻击的因素的确有很多,本文将针对学生的攻击行为,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导致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这些因素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
(一)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
1.认知因素。研究显示,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其存在认知缺陷有关,这些认知缺陷主要表现在:①对敌意线索表现出有偏向的注意;②对他人行为解释存在归因偏见;③对反应的搜索和问题解决策略存在缺陷;④对攻击行为后果乐观地预期。
2.性格类型。A型性格的人指的是说话与行动节奏快、性子急,缺乏泰然自若的态度,争强好胜,容易发火,常常充满失落感与懊丧情绪,总是迫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的那些人。B型性格与此相对。研究表明,A型性格的人常常有意无意地攻击他人,以此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喜欢竞争,缺乏性格弹性,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产生攻击行为。
3.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力差异来源于遗传和后天磨练。在对4岁儿童的情境性试验中,个体的自我控制力就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自控不足的人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而长期过分压抑控制的个体,也会发生较为猛烈的攻击行为。可见,能否进行合理控制是问题的关键。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背景因素
1.家庭背景。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所处的不同家庭背景。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的综合氛围,都会对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学生所处的家庭中,言语或身体的攻击常被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后果,强化了学生的错误观念,攻击行为被作为解决矛盾的可行方法。此外,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行为放任不管,也会导致孩子的攻击行为高频率发生。更有家长认为,要是不想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中吃亏,那么就一定要“以暴制暴”,从小对孩子进行反面教育,这种家庭环境下培养的孩子道德观念薄弱,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自我中心,为所欲为。
2.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不可否认,娱乐媒体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电视、电影中不断增加的暴力、犯罪情节,80%都具有暴力性质的网络游戏,无一不在给学生提供“学习”攻击行为的机会。各种研究也证实,大众媒体中的暴力情节,更多地助长了本来就有强烈攻击倾向的人的攻击行为。而与没有接触过大众媒体中暴力或攻击情节的被试相比,接触到暴力节目或攻击情节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攻击行为。1999年制造了美国科隆比纳高中校园枪杀案的两名开枪学生事前都非常沉溺于玩血腥的“死亡游戏”。
3.同伴背景。对于青少年,同伴的作用不可忽视,部分学生就是从喜欢惹事、爱打架的同伴那里认同、学会了攻击行为。尤其是学生一旦加入了特征同伴群体,攻击行为更时时发生。
而学生在同伴群体中的交往地位也影响了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在社会交往中,儿童对他人的意图线索的识别技能与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交地位密切相关,受欢迎的和一般的儿童比被拒绝的和被忽视的儿童对意图线索的识别更准确,后者常误以为他人的意图是敌意的,而采取相应的攻击或退缩行为。
三、问题的解决
(一)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认知调整
①合理归因。倾向于把事件的发生归结于他人身上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因而帮助学生认识产生愤怒的真正来源十分关键。
② 合理预期。企图用攻击行为来获得满足的学生,往往具有不能延迟满足的特征,他们认为攻击能带来满足,并且是即时的。也就是他们把对攻击的预期乐观化、美化了,因而用他们自身的教训和身边生动的事例来帮助他们合理预期是十分关键的。
2.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能力。生活技能在促进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广义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发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具体而言,建立支持系统 、控制情绪、权衡利弊、有效交流、共情等生活技能,都有助于减少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促进其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
3.适度惩罚。惩罚是发生不良行为之后施与令人厌恶的刺激,是对攻击行为的负强化,是控制攻击行为的最常见的手段。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惩罚要及时,要在发生攻击行为之后较快地执行。
(2)惩罚要适度。过轻的惩罚起不到惩戒作用,而过重的惩罚会适得其反,可能引致学生的自暴自弃也可能把公开的攻击转变为隐蔽的攻击。
(3)注意受罚者的个性。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不能责之过严。
(4)不能滥用惩罚。惩罚不能代替其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4.创造良好环境。教师决定不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却能为学生提供非攻击的榜样,不对学生使用言语攻击和体罚、变相体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不对学生使用“你怎么那么笨,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样的指责性批评,换一种方式,采用“我觉得你还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建设性批评。另外,创造和谐、民主、文明的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也有助于减少暴力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二)几种典型攻击行为的分析与干预
1.感觉寻求型。这一类学生的攻击行为常表现在对物体的攻击上,比如说破坏公物。学生在做出这类行为时并没有明确的意图和想法,心理学上称之为“感觉寻求”。对于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予关注,也就是让其真正地寻求到“感觉”。此外,也有可能这样的行为是出于对某种不良情绪的发泄,那么,我们就需要“追根溯源”,帮助其合理归因、合理宣泄。
2.自我效能感过高型。自我效能感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凭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认识。有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能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与同伴保持良好关系。而自我效能感过高的学生,对同伴激惹往往采取攻击性反应,往往确信攻击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这种解决方式的不利之处和后果,学会采用支持系统。同时,可以让他了解同伴、同学对他的评价,帮助他合理定位,培养正确的“自我同一性”,使其兼顾他人与自我。
3.敌对型。有敌对倾向的学生,他们常把别人善意的举动当成恶意,常在班级中捣乱、恶作剧,攻击老师和同学。这种行为要么源自家庭教育的失当方式,长期的“棍棒教育”,使孩子由屈从暴力转向信奉暴力;另外一种极可能的因素就是某些教师对某些学生抱有偏见,一贯的训斥和不公正待遇,使得学生的自尊、自信丧失殆尽,从而转向敌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突变期,容易产生偏激、反抗。因而教师要真诚地尊重、关心、信任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待,善意引导,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
4.跟从型。在群体性攻击事件中,常会有跟从而去的“无关人员”。这类学生往往有这样的想法,不只是一人参与的事件,责任就分散了,也就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况且自己只是跟着去的。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方面要树立其坚定的是非观念,另一方面要改变其对责任分散的错误认识和乐观预期。(稿件编号:090225006)
参考文献:
[1]李维,张诗忠主编. 心理健康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