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今天,海上搜救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荩山东省海上搜救区域特点

1、海岸线长,往来船只多,搜救区域广

山东全省海岸线总长3121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六分之一;辖区进出港主要航路有35条,“十一五”以来,进出港船舶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48.2万艘次,其中万吨以上船舶达2.1万余艘次;仅成山头和长山水道年均通过船舶达19万余艘次,是我国第二大海上航行密集区,为国内外商船进出渤海的咽喉,被称为中国的“好望角”。庞大的船舶流量增加了船舶碰撞风险;山东沿海地跨黄渤海,东邻日韩,海域广阔,所辖海域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山东省的陆域面积。广阔的海域无疑大大增加了搜寻难度。

2、沿海气象海况恶劣

大寒潮、大风、大浪、大雾、大潮位、大冰冻、大雪、大雨等恶劣天气多发。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受东北季风影响,等级以上大风天气近100天;东营、潍坊和滨州海域9月至次年4月间易受突风袭击,与烟台、威海同是我国北方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沿海夏季和冬春季节经常受到大雾侵扰,成山头水域是我国著名雾区,年均雾日达130天左右。十年来,辖区险情起数年均增长8%,搜救任务量约占全国的1/10,占北方海区的1/2。恶劣的气象海况增加了险情发生的概率,我中心的海上搜救任务一直十分艰巨!

3、海上旅客、危险品运输量大

辖区客运船舶(含渡船、旅游船)202艘,有中韩日国际客运航线8条,平均每天5个航班;国内主要客运航线7条,平均每天1100余航班。辽―鲁客滚运输航线,依然是全国最繁忙的水上客运航线之一,单船载客最多达1600人。2009年完成旅客运输3533万人次,日均约10万人次,车运量日均约5000辆次。青岛港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运输中转港之一,每月仅进出青岛港的30万吨级油轮就有20多艘次,日照港也是北方主要的散装化学品集散地。2009年辖区危险货物运输量达8799万吨(约占全国的1/10、环渤海三省一市的三分之一强),经过成山头水域的船舶载运危险品量接近2亿吨。“十一五”以来辖区发生10吨以上的船舶污染事故6起,约占全国的1/5。

4、渔场众多

南有海州湾渔场,北有莱州湾渔场,烟威渔场、连青石渔场横贯其中,辖区共有渔场11处,总面积6.1万平方海里,北方几省的渔船经常聚集在此捕鱼,其中我省从事渔业生产的渔工渔民达102.8万人,各类渔业船舶10.3万余艘。渔船与其它船只频繁交汇,导致船舶碰撞事故频发,近年来每年涉及渔船的险情事故约占全部的65%-70%之间。

广阔的海域,恶劣的气象海况,密集的海上交通,繁忙的渔业生产,直接导致我省辖区海上险情的多发。这些特点决定了山东省海上搜救工作任务的繁重。

?荩加强海上搜救工作建议

1、加强“一案三制”建设

各市县级搜救中心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早建立健全海上搜救指挥预案,尽快制订与应急预案相衔接、相配套的具体工作方案以及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保障措施等,增强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需能为搜救协调人员有效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做到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处置及时。其次要充分发挥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指挥作用,进一步完善与海事、救捞、公安边防等搜救中心成员单位海上搜救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军事力量在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军地海上搜救合作的新机制。

2、加快海上搜救能力建设,适应发展需求

加强培训,提高科学决策、正确应对处置险情的能力。省海上搜救中心要积极探索搜救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针对不同时期搜救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根据搜救工作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搜救培训,不断提高搜救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要考虑逐步加深搜救培训层次,增强搜救协调员自身应对险情的处理能力,搜救协调员决不是“传话筒”,必须成为具有实战能力的搜救指挥员,提高险情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修改完善省搜救中心与各市搜救中心办公室的职责、值班制度和工作程序等,完善搜救值班系统,理顺关系,各司其职,使信息传递及时,上级指令贯彻迅速,下情反馈快捷,做到情况明、决策准、行动快。

争取更多资金支持。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搜救工作造福一方,理应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关键是应及时让他们了解搜救工作面临的困难。为此应加强海上搜救工作宣传,让搜救工作走出专业领域,走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增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互动,加强沟通,加深了解。同时可以考虑探索建立社会赞助搜救资金体系,让一些有能力又热爱海上搜救事业的企业有机会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建立救助志愿者队伍。一是建立搜救志愿船队伍。当发生海上险情时,在专业救助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由志愿船出海搜救。这样可以暂时部分解决专业救助力量不足的难题,但是省海上搜救中心应为海上搜救志愿船配备必要的专业救助装备,提高救助志愿船救助技能。二是建立救助志愿者队伍。当发生海上突发事件时,如急需远程医疗、堵漏、灭火、危险品泄漏处置指导等等专业性强的问题时,往往超出搜救协调人员专业范畴,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指导,以提高救助效果。建议在省海上搜救中心层面招募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作为海上搜救志愿者,以便能够全面有效处理海上突发事件。

3、加强与渔业部门的工作对接

我辖区有11处渔场,北方大量渔船来此捕鱼,同时又处于海上交通要道,渔船与其它船只频繁交汇,导致船舶碰撞事故频发,近年来每年涉及渔船的险情事故约占全部的65%-70%之间。渔船险情所占比重如此之大,这与渔业从业人员普遍安全意识淡薄,航行值守业务素质低下有着很大关系。改变这一现状,各级搜救中心必须进一步加强与沿海各渔业部门的工作衔接,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电视播放公益广告等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帮助提高渔民安全意识,掌握避碰规则,提升航行业务技能。另外应及早把渔船纳入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同时协调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努力实现扭转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渔业公司及船主应增强海上风险意识,把渔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加大渔船安全、应急设备的投入,加强渔船船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渔船抵御海上风险的能力。

4、加强海上搜救险情分析和搜救后评估工作

一是要组织开展针对险情原因的调查工作,特别是对非事故险情,要查明导致险情发生的原因,便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工作。我中心经过努力,对过去十年所发生的险情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掌握事故易发位置、易发船舶、易发险情、易发季节时段等等,从而为预警预防工作指出重点。今后搜救中心应继续坚持并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谋划如何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认真进行险情产生原因的调查以及对违章造成险情的处理。

二是要认真做好搜救行动的后评估。通过开展搜救行动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搜救指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不断总结提高搜救指挥能力和水平,增加救助成功率。

5、加快推动山东省海上搜救立法进程

继续深入研究有关海上搜救的国内外法律、法规,继续修改完善《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办法》,积极加强与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法工委的联系,进一步推进《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办法》的尽快出台,争取早日实现我省海上搜救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6、加强搜救演练,提高搜救能力

搜救培训和演练是提高搜救能力的有效方式。增加搜救演练是对搜救指挥人员的有效培训,可以提高搜救决策和指挥协调能力;可以加强对险情信息的报送和管理,统一海上险情信息的,建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意识。组织开展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搜救演习、演练,通过实战提高搜救协调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各级搜救协调人员、各专业搜救人员训练有素,实战有力。

7、积极推动北方搜救区域联动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现有合作机制作用,加深区域搜救中心间交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渠道,促进海上搜救工作的有效衔接。北方搜救区域联动合作机制对环渤海的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和天津四省一市搜救行动的统一协调,是我莱州湾、潍坊、东营、滨州一带海上搜救工作的后备力量;辽鲁搜救合作机制是我区渤海海峡烟大(烟台-大连)航线、威大(威海-大连)航线另一个保护神,她为跨渤海海峡的旅客运输增加了安全系数。莱州湾、渤海海峡海域海上活动频繁,是我区的险情多发区,我们应充分发挥两个机制作用,为辖区海上安全提供更加坚强的安全屏障。

8、加强对外交流与搜救宣传

一是在上级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加强省海上搜救中心与临近国家区域搜救中心的合作,缔结海上搜救合作备忘录,继续开展跨国家、跨地区间的海上搜救通信演练,完善地区间海上搜救协调联动机制,为我国在外海作业的海上人员提供及时救助行动。

二是开展跨国间海上搜救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跟踪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工作的进展与动态,深入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工作开展方式与管理模式。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典型海上搜救案例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认知度,提高搜救成效。表彰和大力宣传一批海上搜救先进人物,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搜救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一作者单位:山东海事局;第二作者单位:青岛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