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国高校巡讲第二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国高校巡讲第二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06年7月,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摄影、动画专业分别从原传媒影视与传达设计学院中划分出来,创建了“数码传媒学院”。在实践中,学院逐步建立了“著重艺术创新,具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从艺术、技术、创意、策划、制作以及学术研究多方面培养社会急需、市场覆盖面大的影视娱乐、网络媒体等业界精英,具有国际视野和开创精神的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院目前有三个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迅速融入到与国际接轨的、与艺术设计的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参与设计各类大型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展示项目,在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虚拟现实、网络交互等行业从事相关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摄影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以交互、影视、图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和技术设计人员,如:大型展示的数码交互系统的现场效果设计人才;新闻报业的摄影记者、各类杂志、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婚纱和人像影楼的专职摄影师、摄影编辑人员;电视台的摄录像、编辑等专职主创人员和技术骨干;IT行业的相关设计人员,网络公司的相关设计人员;数码冲印制作的专职人才;个人摄影工作室摄影师及其他各种新型传播媒体、数码市场调研等专职人员。

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影视动画创作与制作、影视台成与特效、游戏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及基于交互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创作、教学和科研工作。

选学校也要选老师

有句话说,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作品,这句话用到老师身上,就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4月20日,《大众DV》杂志“全国高校巡展第二站”到达上海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数码传媒学院,接待我们的是摄影专业学科带头人――金锋。

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码传媒学院创建时间不久,即使最早的摄影专业也是今年才有第一批毕业生。

“做学生就没什么不可以!”资深艺术家背景的金锋主抓创作,自称在教学中什么也不教的金老师其实用特殊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模式。金老师的课据说“从来也不讲什么”,但又“什么都讲”。所以他带的学生,剧本可以写成随笔一样的,片子可以尽情展现自己“那点小意识,只要能把你的意思表现出来”。

在学院的观摩中,我们“见识”到了金锋老师的风趣,而“不拘一格”正是复旦老师的一个特色,无论是教授摄影、摄像的吴建新老师,还是教授艺术设计的彭韫老师,可以说每位老师“风格各异”。

小编的话:

金锋老师的点评有点像杂志专栏,辛辣幽默中交代了所有的“概念”,(虽然用他学生的话说“看后吐倒一片”。)金老师负责本专业学生的创作课,据他说“自己什么也不讲”,但在他的课上,学生却什么都学。金珂卿(人称“大金”)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孩子,这股“轻灵”劲带到作品中,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可仔细一看,这人不就在身边吗。而另一部小片《鸟和鱼》已经被金老师用“情歌”阐释全了。

两部不拘一格的短片都继承了数码传媒学院摄影专业“不为框架所累”的风格,尽管是摄影专业的学生,在短片中却显示出“强悍”的用动手能力。

青蛙护法――实验短片《traffic light》 金 锋

一个夏天的无聊光景里,有个女孩旁若无人地在大街上晃悠,她从自己此刻的这一端出发,前往何处?谁知道呢!像个迷你版公路片的开始,可接着就是魔女系列了。她撒开了走着,至少没什么可担心的。热了,她抬头戳一下那烦人的太阳,撤一片云下来遮荫。下雨了,天上掉下把伞来。忽然有点累了,就能坐到一辆车里(有点非洲公主的意思)。

姑娘走到一个废墟前,可以歇歇了,却也不闲着。她无视那些正雄壮地生长着的建筑,她诅咒着这些怪物们,于是它们就轰然崩塌。她身上没什么记号,看着不像超人之流,low的可以。

有个“神物”出现了两次,是它保护着这个自以为是的任性公主'也许是吧。这只青蛙有蓝色的眼睛。

这一年,女同学金珂卿22岁。离孔融让梨那会儿太遥远了。Now,20岁的城市青年,男的那叫青少年哪吒。大学里的那叫高四、高五。金珂卿那年第一次把她随笔似的剧本拿出来。第一次想把她的“梦”拍出来。有不少的段落需要后期合成的技术支持。但如果要求低一点,按宝莱坞的质量都该有些舞蹈特技什么的,幸好,金珂卿同学大三了,她到了看淡一切俗世的时候了。她还未必看得上好莱坞,但她却喜欢老电影,那种掉帧似的画面,总有些神秘的东西在那里。

于是在长达几个月拖欠作业的情况下,找了无数的帮助,赔了多少笑脸,终于,片子火热出炉了。别再提什么公路片了,也别提什么特技了,这就是一个平实的故事,有点奇怪的镜头,当然还有那只更奇怪的青蛙,但这不是青蛙的错。就这么看下来,还真被她撒的那点“野”给打动了,当她骑着那辆童车在拥挤的上海小弄堂里经过的时候,当童车的小主人用很奇怪的表情目送我们时,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在她散文似的剧本里写着这样的结束语:整个夏天。竟是只青蛙。

整个夏天?

记得北野武的影片题目叫: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

姑娘的家园――动画作品《鸟与鱼》点评

金 锋

看姑娘的动画,是2007年的事,作为三年级短片课程的作业。现在再看,有点不同,像是在土豆网上看音乐MV。从那次拿到片子,我就觉得音乐太强了,还以为是coldplay(酷玩儿)的,只是居然没听过。这次再问,说是英国的不那么“电子”的电子乐队“电影交响乐队”(The cinematic orchestra)2007年的单曲“建设家园”(To build a home)。突然觉得很顺了。捏在一块儿,这就是一个音乐MV。

与其说它是动画还不如说它是皮影之类的现场秀更说明问题。没有太多景别的变化,没有蒙太奇的镜头剪辑,只是淡入淡出地交代转场。只是叙述,叙述,慢慢地叙述,就好像有人在讲故事,随着声音走,不必做什么更多的,自然就会到某个地方。

姑娘用很拙的风格,只一把剪刀,一台相机,几个朋友。某一天傍晚,就到影棚里去,在一个柔光箱下开始,一直呆到天亮。

……歌词很动人:

TO build a home

There is a house built out of stone

Wooden floors, walls and window sills...

Tables and chairs worn by all of the dust...

This is a place where I don't feel alone

This is a place where I feel at home...

Cause, I built a home

for you

for me

Until it disappeared

from me

from you

And now, it's time to leave and turn to dust...

最后一句:……直到它从你我这里消失

现在,是离开并化作尘土的时候了……

姑娘的故事也好;一只鸟和它的“鱼”,还有它们的家 …

是一个关于家园,友情的伤感故事。最后是一个“好”结局,“鱼”骨埋在地里,长出了满山的大树。

一个童话故事,还是一个寓言?

歌曲间奏部分在钢琴和弦乐的流动中忧伤地潜行。画面晃晃悠悠的似乎有风的气息。

听到一首好歌,有了想做的愿望,这就有了动力。我喜欢电台司令(radio head)这样的乐队,他们的歌很多是动画的MV。一个伤感的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故事和一首伤感的歌就是这样结合的,这样来玩逐帧动画挺好。

姑娘来自舟山,那是一个有鸟和鱼的地方。

她叫:韩佳延

小编的话:

刘蘅老师说她关于拍片只有一丁点经验,这人一谦虚啊,说的话都要琢磨琢磨。去年刘老师的《回到达县》在草场地放映时广受好评,一直跟人打听大家嘴里那个“刘蘅”何在。未果。

今年已经变身做老师的刘蘅不但带着新作来到草场地,同行还带来了她的两位学生――一如当年的新面孔,也一如当年一样带来新完成的纪录片。

人就是这么长大的。

纪录片课程教学的一点儿经验

刘 蘅

纪录片课程在电影学院并不是新鲜课程,但是在其他艺术院校却是最近几年才开设的。我在学生时代通过吴文光老师的课程接触到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并且因此得到机缘完成自己的作品。其实纪录片对于我或者我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世界,在考虑如何准备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希望也能把纪录片最迷人的地方带给同学们。

如同画画一样,当一个孩子想要第一次拿水彩笔开始创作的时候,你同他讲美术史,讲绘画理论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当然也不是说纪录片课就没有理论好讲,但我觉得纪录片最重要是,它实际上是反映了导演是如何观察这个世界的。我希望同学们在观看一些好作品的时候,能够被这些图像打动。可能理解力和经历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不是漠然的。我也知道在习惯了专门用来讨好观众的美式大片以后,两、三个小时的纪录片对于20来岁的同学们来说,是需要忍耐才能看完的。虽然尽量找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有意思点的片子给他们,但大家还是常常睡着。看是一部分,但讨论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时候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或者想法经过语言的组织,会逐渐明朗起来,对单个影片或者是整个纪录片的认识也能由此得到推进。

这次的课程有4周时间,每周有两天我们聚在一起看片、讨论。在第一周的课程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小作业,2分钟左右,题目是《自画像》或者《公共空间》。这个也是借用的吴文光老师上课时留给我们的练习题。我曾经想要另外找一个题目,但是最后发现这两个的确非常合适,《自画像》是对内的观察和思考,《公共空间》则是对外的。两个题目基本上涵盖了纪录片的两种观察方式,因为在逻辑上来说,只可能是非此即彼的。并且在这个小作业完成后,大家再详细讨论相互的作品,可以避免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机器不稳,观察不够细致,泛泛而谈,等等。做过这个小练习以后,除了继续看片子讨论,就是准备10分钟的大作业。我出的题目是拍摄一个非常熟悉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拍摄亲人最大的优势是,对象不会在镜头前感到太紧张,更接近常态。而且同学们在端起摄像机以后,往往被从未留心的事情感动。我们班王亮同学就是个例子,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轧钢厂是如何工作的,也不知道他们午饭只有一道菜汤而已。片子里王亮的声音问了好几次:你们中午就这一个菜呀?他自己也说,从来都不知道妈妈原来这么辛苦。这也是同学们在展示影片的时候最常提到的一句话。我想最美妙的事情不是说你完成了一个作业,参加了一个展览。而是你从最普通的生活中得到了感动,让我们不至于被琐碎的生活麻痹。

大家经常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人归类,(比如“80后”、“90后”)并且在归类之后点评他们的“统一问题”,我自己也不能避免。我曾经觉得这些孩子缺乏人文关怀,懒惰而且自我中心,但最后,王亮、蔡梦月和魏文涓同学的作品做出了非常像样的作品。虽然对生活一知半解,但我们谁对生活又不是一知半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