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PDCA体系下情境式教学与教学机智的有机结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情境式教学,就是在由教师创设的符合教材、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实际的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以保证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整实现,它是一种有计划性的教学预设。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包含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和现场控制力,是一种“即兴创作”。通过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欲,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根据教学实际,借助情境的表现形式,配以教学机智,由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体系进行教学质量保证,为课堂理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增强学生素质和能力,这一直是教育者所不懈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其最大的变化在于从以往单纯的传授式教学“就是什么”变为不断发现“可能会是”的启发性教学实践,而这一启发性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在预设情境下(即情境式教学)的即兴创作(即教学机智)。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发问题,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启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积极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学生一旦由教育的“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就会逐渐形成主动接纳、主动想象、主动探究知识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拓展教育空间,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尤其重要。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方案
课堂教学总是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学习内容预设。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既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拓展。前期工作越充分,就越能激发出灵感,越能与学生在互动中成功实现教学目标。
(一)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是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的,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必须先认真学习、分析、弄清教材内容。现实中很多教师没有认真去钻研教材、去理解教学目标,自然就很难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现状、生活实际、蕴含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显然,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材内容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教材进行取舍和重组。
(二)了解学生认识水平,收集合适情境素材。
教学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和学习,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现状及社会生活实际。好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学生所熟悉的、能接受、肯参与的,是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能够找到或可以理解的东西。要创设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就必须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熟悉学生的生活现状。同时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找寻、筛选并积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能自由参与的各种有用素材和信息。
(三)设计教学情境和方案。
当我们准备设计教学情境和方案时,必须处理好五个问题:一是实践性,即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便于学生利用自身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来进行实践;二是开放性,即情境的设计要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的空间;三是激发性,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情境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四是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五是生成性,即有利于学生通过情境教学,从而生成自己理解并掌握的知识。整个设计过程是一个教学再创造、再提炼的过程,注重的是教材实用、活用和有用。
二、融合在教学情境中的教学机智
如上所述,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方案设计是必要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机智能促进教学设计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有利于课堂生成?德国存在主义大师、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凡是个人出于自由意愿而做的事,都不在计划之内”,但同时他又指出,“对于不可计划之事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计划,那就是创造一个让它得以自由实现的空间”。[1]在这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两种计划的含义是不同的,前一种计划是指一种按部就班、不可融通的计划,而后一种计划则是指一种具有高弹性、适应性、可变动的因素,这也就是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它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包含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和现场控制力,是一种“即兴创作”。
教育机智是“即兴创作”绝非临机一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教育机智与所谓临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2]在教学实践中,一个经验丰富的好教师并不会呆板地执行教学设计,也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他能够根据课堂实际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思维逻辑来调控课堂教学围绕主题走下去。因而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学机智的关键一环,在教学机智里,我们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对学生成长的责任感。所以,情境式教学与教学机智的有机结合,教学情境的展开,充分预备好了为学生而“变”,即根据学生的反应推进和修改教学设计。
在教案设计时应充分做好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如老师自身的教学失误,或是学生言行失当,或是教学意外等问题,给课堂处理留出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凭借老师丰富的经验和借题发挥、顺水推舟、机智幽默等教学技艺调控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预设显露勃勃生机,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PDCA全面质量循环体系
如何使这一种预设的情境式教学在随着师生互动而充满变化发展的教学实践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这固然需要老师们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对课堂发展加以引导。同时,溶合全面质量管理“PDCA”质量保证循环体系,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质量。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PDCA循环(如图所示)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P(Plan)――计划即教学预设,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和情境方案的制定;D(DO)――执行即教学预设的运作和教学机智的发挥,以实现教学目标;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教学预设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行动(或完善),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
通过这四个环节的相互推进,往复循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教学工作,以推动教学实践登上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台阶。
四、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PDCA体系下情境式教学与教学机智有机结合这一教学方法效果是明显的。当然现代教学方法有很多,只有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个人自身经验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与创造。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4.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1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